非營利組織被曝將美墨邊境無證移民送到紐約

人氣 390

【大紀元2022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杜國輝紐約報導)日前,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呼籲拜登政府支援紐約市,因為已經有三千多名來自美墨邊境的無證移民進入紐約市,令紐約市已經超負荷運轉的遊民服務機構雪上加霜。亞當斯還表示,要查出這些移民是如何來到紐約的。

週四(7月21日)紐約市長指責南部邊境的德州和亞利桑那州州長是「懦夫」,不敢承擔責任。但兩位州長表示,自己只給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送去過無證移民。紐約本地媒體調查發現,來到紐約市的無證移民很多是非營利組織送來的。

亞當斯:南部邊境的兩位州長是懦夫

《紐約郵報》報導,亞當斯週四批評德州州長和亞利桑那州長沒有說實話,而且不幫助求助的人。

「我們的國家是追求自由者的家園,勇敢者的土地。」亞當斯說,「我們絕不像個懦夫一樣把求助的人送走。」

德州州長雅博特(Greg Abbott)和亞利桑那州長杜希(Doug Ducey)很早就宣布,為應對拜登總統的開放邊境政策,他們將把跨過美墨邊境的無證移民送到華盛頓特區。週二(7月19日)他們回應說,沒有送移民到紐約。

「你們會相信他們?⋯⋯事實就是,人們來我們國家尋求庇護,他們卻把人家送走。」亞當斯說,「他們(兩位州長)想用自己的小聰明把這個事圓過來:我們送他們去的是華盛頓,他們(移民)可以轉車去紐約。」

「他們錯了,他們結果到了紐約,因為他們在那裡沒得到幫助。」亞當斯說。

但雅博特州長的發言人回應說,並不是德州把移民送到紐約的,極有可能是拜登政府送的,「亞當斯市長應該問問拜登總統,是不是他的政府在把移民丟到紐約市,就像他們在德州做的一樣。」

紐約本地媒體:移民是非營利機構送來的

紐約本地網絡新聞「城市範圍」(City Limits)報導說,經長期調查發現,來自美南邊境的無證移民是一些非營利機構送來的。

委內瑞拉婦女格倫尼斯(Glenis,化名)和丈夫帶著兩個女兒5月中旬從家裡出發,途經哥倫比亞、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和墨西哥,6月底抵達美墨邊境。

「在進入美國境內前3個小時的時候,紐約市沒在我們考慮之內,我們不知道要去哪兒。」格倫尼斯說,在墨西哥奇瓦瓦州(Chihuahua)的沙漠中,他們決定目的地是紐約市。

她丈夫的兄弟一家也跟格倫尼斯家、格倫尼斯的兄弟和兩個朋友一起離開了委內瑞拉。在路上碰到的人告訴他們,他們可以在紐約市的遊民接待服務系統內找地方住下。格倫尼斯的親戚告訴她,他們可以先到布朗士的遊民接待中心,從那兒,他們可以分配到長期的庇護所,然後他們可以開始找工作、考慮下一步行動。

到達德州後,他們被邊境巡邏機構安排在居留中心。7月1日,有非營利機構給他們買了飛機票,給了他們布朗士遊民接待中心的地址,他們就一路飛到紐約,並在紐約的移民法庭預約了出庭日期。

紐約市的官員、非營利組織和無證移民說,數百個來自美墨邊境的無證移民家庭和個人,以這種方式來到紐約。該媒體說,在過去的兩週中,他們詢問了至少7個這類家庭,所有人都說是以這種方式,從邊境附近的城市飛抵紐約。

據「城市範圍」的數據,紐約市遊民服務機構管理的庇護所居住人數,已經從年初的46,591人增加到目前的超過5萬人。法庭要求紐約市政府為經歷無家可歸狀態的人提供短期庇護所,但從紐約以外的地區來的人優先權較低。

2017年至2021年的庇護所數據顯示,93%至96%的庇護所居民的前一個住址是在紐約市區以內。其餘的人提供的住址或者在紐約市外,或者無法核實。

據非營利組織「里程捐移民」(Miles4Migrants)介紹,他們利用熱心人士捐獻出來的飛行里程,在2022年前半年裡,為4,500名無證移民提供了機票。截止到7月15日,他們已經送1,269人到達紐約地區。在過去的幾週裡,他們經歷了最繁忙時期。

一個三口的移民家庭從休士頓飛抵紐約,他們說7月11日到接待中心後被轉到曼哈頓的一個旅館改建的遊民所,他們在那裡住了兩天。

「有人告訴我們說,我們要在這裡住大約10天。」這家的一名男士弗朗西斯科(Francisco)告訴記者。他還說,不便透露姓氏,因為移民及邊境執法局在通過一部給他們的手機監控他們,作為一種另類的拘留方式。

來美不到一個月的格倫尼斯和她的全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從遊民中心搬出來,搬到一個公寓裡。7月9日,他們在一個衣物捐獻場所再次見到格倫尼斯的兄弟一家。兩個男人已經找到工作,工資每小時12美元。

格倫尼斯也表示不會在遊民中心長住,他們會儘快了解美國這邊的規矩,否則會有人要占他們便宜。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下週四場州議會初選參選人論壇
森林小丘謀殺案凶手或為非法移民
訪亞美醫師會 紐約市移民辦主任:65歲及以上無證客可享白卡
無證移民健保NYC Care 紐約取消居住時間限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