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鑰】古人常說早慧不壽 原來是重返仙班

作者﹕泰源整理
優曇婆羅花是仙界奇花。(全景林/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3015
【字號】    
   標籤: tags:

從前有位翰林戴公奉命往西秦督察學政,科舉考試時打開試院大門,按名冊唱點考生名字。有一個七歲童子叫章節,髻上纏著紅絲,臉白淨光潔如玉,提著筆袋登上台階來接考卷。戴公藐視他幼小,說:「咄!試院是比賽文章的地方,並非孩童跳蕩玩樂的場所。你來此幹什麼?」章節作揖對答道:「童子無知,有志見見世面。」戴公說:「你能作文麼?如果交上白卷,將要打板子懲罰你。」章節說:「雖然不敢說穩奪錦標,但也未必就受懲罰。」

戴公以為他在說大話,詢問學宮先生,先生答道:「此兒素有神童的美譽。他的父親名九如,久困童子試而未成秀才。」戴公懷疑是九如攜來,考試時將用餘力替兒子代筆。為了杜絕弊端,戴公招呼隨從把章節與其他考生分開,送交內庭各位老幕僚看管。

等到再點名時,在魚貫的考生中果然有個章九如,年過四十,樸野頹唐,是個平庸的村學究而已。戴公問:「章節是你兒子麼?」九如答:「是的。」戴公又問:「如此幼齡,強要他來此做什麼?如果你代兒子作弊被戳穿,法律不會寬容你。」九如答應「是是」而退去。

試院大門關閉後,戴公高坐在公堂上,過了中午,返回內庭察看。剛跨過門檻,就聽見孩童喧鬧笑聲,還有諸老先生辯論聲,而那七齡童章節脫了帽子露出頭,就在床上翻筋斗取樂。

戴公進屋呵斥,章節恐懼敬畏,慢慢起身端整了衣帽,侍立著聽取教訓。戴公笑道:「我本來就知道你是不會寫文章的。大陽已經移過八磚,你不在構思而在喧鬧,此地難道是三家村(註:指人很少的農村,因為人少所以肯定有知識有學問的人更少)的村學堂嗎?」章節說:「沒有接到試卷,從何寫起?」戴公頓時醒悟,自己也不禁捧腹而笑。詢問幕僚道:「這童兒本領怎麼樣?」大家都說:「聰敏得很,只是頑皮不聽指揮。可是書讀得很熟,百次提都不會答錯一次。」

戴公於是給他題紙,給他小桌椅,讓他坐下,還給他準備果品糕點給他吃。章節見題後略略皺了皺眉頭,就飛筆不停地寫起來,像預先構思好似的,洋洋灑灑,寫得行行出色。寫完後跪著呈交上考卷,說:「童子章節,慚愧沒有如椽大筆,姑且寫成急就文章。實在由於時間已近黃昏,不過為了免於交白卷罷了。」戴公接過閱讀,多次拍手稱好。

正巧牆上黏貼著王羲之《蘭亭集序》的墨帖本,戴公拈出其中「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句,叫章節對對子。章節立刻搬用《西廂記》中句子說:「怕你不雕蟲篆刻,斷簡殘編。」諸老先生聽了,無不叫絕。戴公佯裝怒容說:「孩童也讀《西廂記》麼?」於是就以此為句,出上聯道:「童子讀《西廂》」,章節隨口對出下聯道:「大人應東井(註:東井是古代天宮二十八星宿之一)」。戴公聽了怒氣全消,又指著庭院中樹說「老樹千年」,章節對道「香曇一現」,戴公聽後擔心這句話是不祥之兆,可是心裡非常欣賞他的敏慧。正在這時,左右的人點上蠟燭,章節將離開,戴公撫著他的背說:「好自為之,一領秀才青衫對你來説太容易了。」

章節忽然面色悽慘悲戚,跪倒在地淚如雨下,叩頭叩得崩崩響,極力推辭戴公讓他考取秀才的盛情。戴公大為驚訝,問:「你既然志向高尚不把秀才放在眼裡,那又何必辛辛苦苦來此一趟?」章節哭泣道:「童子有苦衷不敢說,說了定會被怪罪。」戴公說:「你只管說,不必害怕。」章節說,「我父親被童子試所困已很多年了,這次我之所以來參加考試,原打算替父親代筆。不料被隔離,而且先獲得成功。而我父親此科當然就沒有希望了,那麼下科又怎能有什麼作為呢?請求大人錄取我父親,除我的名,轉移的恩德,終生不忘。」

戴公吩咐把九如的考卷取來,卻是荒率之作,與章節的文章相比較真有天壤之別。因而把九如文章給章節看,說:「你父親的文章這麼差,我有什麼辦法?」章節只是不停地叩頭。

戴公嘉許他的志向,憐憫他的孝心,讚賞他的才華,就答應了他的請求,說:「我鑑別文章優劣自信很高明,這次為你而暫受委屈。然而你下科考試必然報捷,鴻飛青雲為時不遠了。」章節歡呼跳躍再拜而出。

第二天清晨張榜揭曉,第一名是章節還,也是個俊才;九如則勉強附在末尾。戴公督學完畢,將啟程回京,秀才都前來送行,九如也帶兒子章節拜倒在戴公車下。戴公對九如說:「你被錄取,是你兒子贈送的。烏鴉巢裡出鳳凰,難道說是天生的貴種嗎?」又詢問章節道:「這次考試的頭名章節還是你的同宗嗎?」章節答道:「是同宗。」戴公說:「我走了,何不送我一副對子,上聯是:章節,章節還。」章節應聲對下聯道:「呂蒙,呂蒙正。」戴公看著學宮諸位先生說:「能不把這孩子當作無價寶嗎?」接著解下衣襟下的珮玉送給章節,說:「你只要自己珍重,明年的現在當把秀才還給你,這塊珮玉就是今後的憑據。」章節感激涕零,鳴咽惆悵,直看到戴公車影遙遠,才跟隨父親回家。

半年過去了,戴公忽然夢見章節手持曇花飄飄悠悠前來道謝,口裡吟誦一首絕句道:
我身本是曇婆羅[1],
托根種植在瑤島。
來到人世償宿債,
歸來曇花依舊好。
(原詩:身本優缽羅,托身植瑤島。入世償宿逋,曇花依舊好。)

等到戴公重新來到西秦,急於想見章節,卻蹤跡全無。驚問學宮先生,先生叫章九如自己說。九如雙淚湧流,抽咽著答道:「章節兒自從受您指教後,歸家不久卻因出痘而悲慘夭殤。彌留時緊緊抱住您賜與的玉珮,後來就用玉珮殉葬。」戴公驚訝惋惜無比。九如又說:「孩子降生時,他母親夢見一個老和尚親手贈送曇花,醒來就生了他,也是命中注定不長壽啊。」戴公一下子明白過來,才悟到昔日的對聯下句「香曇一現」是個預兆,後來的夢是他離開塵世重返仙班了。

註釋[1] :曇婆羅,也就是優缽羅、優曇缽,音譯又作烏曇婆羅、優曇婆羅、烏曇蘿,或稱優曇、烏曇。一譯青蓮花,是佛國聖花,仙界奇花。@*

資料來源:《夜雨秋燈錄》

─點閱【人生之鑰】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 在《列子‧湯問》中有一則奇技的記載,說在西域之國有一個巧工匠偃師造出了一個「俳優」送給周穆王。這個「假人俳優」能動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麼看就是個「真人」!後來它的一個動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處置它不可。這個「假人俳優」有什麼奇特之處?
  • 張居正解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天下之事,必須謹之於初,而後可善其後。如與人以言語相約,本是要踐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於義理之宜,將來行不將去,則必至爽約失信矣!故起初與人相約之時,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與義相近,則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見之於行,而自不至於失信矣。所以說言可復也。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