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三季人」問題

作者: 方靜
在奧妙無窮的大自然、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之前,我們都只是「三季人」。(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74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網路上,看到以「三季人」回應酸民的影片。於是,找資料重溫這個典故……

早晨,子貢在大院門口打掃。有人來到,問子貢:「你是孔子的學生嗎?」子貢答:「是的。有何見教?」來者說:「聽說孔子是名師,你一定也是高徒吧?」子貢回應:「慚愧。」來者又道:「那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不知可否?」子貢很爽快地答應了!

來者問:「其實,我的問題很簡單。就是你說說一年有幾季?」子貢笑答:「四季。」那人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子貢理直氣壯的再道:「四季!」。來者毫不示弱,依然堅持己見。

很長時間,兩人爭論不止。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出來,子貢上前說明原委,請孔子評定。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來者見此,大笑而去。待那人走後,子貢忙問老師:「這一年應是幾季?」孔子答:「四季。」子貢不解。

孔子說道:「這時和剛剛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分明是田間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過春、夏、秋三季,哪裡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裡根本就沒有『冬季』的概念。你跟這樣的人,就是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說完,子貢立刻明白了。

讀過故事後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也是愚迷中的一員!以往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總會義憤填膺;如今明白那是「三季人」,就比較容易釋懷了。同理,對任何狀況,當我們憤憤不平時,想想那是「三季人」,很快的就能夠平靜下來了。

其實,世上「三季人」不少,認識一些皮毛,便誇誇其談、自鳴得意。既然「三季人」不知道四季存在,那麼,何必與他計較呢?「夏蟲不可以語冰」、「道不同不相為謀」,與人相處,要先看清對象,以免浪費時間和精力去爭辯不休。而這樣的應對進退,是深具智慧的表現。

另外,也許更多的思考點,應該著眼於自己是否也是「三季人」?實際上,我們都只憑自己的感官與認知來判斷一切,從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然後,將其奉為圭臬,以此來論定周遭的人事物。但是,很可能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因為,世界之寬廣、宇宙之浩瀚,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那麼,要如何避免成為「三季人」而不自知?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渺小與局限;還要不時的反思、省察;進一步去修正和改進;如此一來,方足以遠離偏見的誤導。更重要的是切記~在奧妙無窮的大自然、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之前,我們都只是「三季人」。@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百川灌河勢徑流, 一望秋水共長天。 順流東行至北海, 望洋興嘆水無端。
  • 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啊?」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孔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甚麼奇怪的問題吧?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錯了,四季!」「三季!」
  • 孟子反、予琴張他們不是塵世間的人啊!他們超脫萬物,同我們不一樣。像這樣的人,哪裡知道死生的區別呢?
  • 如果一個人,既沒有可以炫耀的祖先,又沒有值得一提的宗族姓氏,而最終卻能夠名播四方,並且傳之後世,不也是做學問的結果嗎?所以,君子是不能夠不學習的!
  • 有啊!有個地方,高高的,鼓鼓的,去了就找不到別人,到那種地方,你就可以閉上雙眼,好好地休息了。
  • 桑樹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桑樹的果實——桑葚則是酸酸甜甜的滋味,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拿來做果醬,而「滄海桑田」是與桑樹有關的著名成語。
  • 有時會想起〈秋水篇〉的這句話來:「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然後就會讚歎起莊子的形容真是貼切。
  • 中國文化中玉石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我們印象中,中國古代女子都是珠翠滿頭的,那麼玉石是如何裝扮女子之美呢?今天我們主要談三個方面:髮飾、耳飾、手飾。
  • 結婚對每個人來說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了,但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傳統婚禮有哪些形式了,所以作為中國人,很多人穿著白紗結婚,或者在婚禮中有很多創新的形式。那麼中國傳統婚禮承載哪些文化呢,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談一談。
  • 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最受天神重視。不孝婦勒死婆婆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結果她如何受到懲罰呢?有一苦苦找尋父親屍骨的孝子又如何得天佑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