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物製造倡議為何令北京焦慮 專家析因

人氣 4899

【大紀元2022年09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岑心採訪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早前簽署一道總統行政命令,啟動推進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計劃,行政令與細節內容隻字未提及中國,卻引起北京方面密切關注。

MedTrend醫趨勢官方號發布文章表示,美國這項倡議如果進展順利,勢必影響中國醫藥外包(CXO)產業的營收。該文分析,中國上市醫藥外包公司包括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凱萊英等,海外營收占比超過五成,藥明康德的海外營收甚至超過八成,其中很大部分來自美國。

受此消息打擊,多家在中國與香港兩地上市的醫藥公司近一週股價暴跌,其中,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康龍化成A股13日分別收報跌停、跌7.57%、跌13.95%,截至16日,三家生技公司過去5天的跌幅達13.25%、8.81%、12.27%。

生物戰疑雲與供應鏈斷鏈危機 涉國安層級

這項行政命令簽署前,多家美國傳媒包括彭博社引述白宮消息人士的話說,雖然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生物技術產業,但一些高科技生產已經轉移到國外。美國國家安全和情報官員特別關注美國對中國先進生物製造基礎設施的依賴。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台灣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9月15日告訴大紀元,美國之所以將生物製造與芯片製造一樣,提升到國安層級,其背後的原因確實與中國有關係。

他說,主要是COVID-19爆發後,中共是否通過功能性研究發展生物戰劑,或實驗室洩漏,迄今仍然受到外界質疑。此外,疫情爆發後,美國發現了供應鏈斷鏈的危機,最明顯的就是汽車芯片。

「疫情過去二年半,中共仍在大面積封城,外界擔憂,一旦原料藥供應鏈斷鏈,造成抗生素、止血藥品短缺的風險,美國將此視為國安的一部分,所以才有國家生物技術與生物製造計劃的行政命令,講白了就是芯片法案的後續。」涂醒哲說。

中共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推動發展生物經濟發展。圖為2022年9月4日,中國國藥集團的展位。 (CFOTO/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美國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前美國副助理防長布魯克斯(Peter Brookes)近期撰文提到,「有充分的理由擔心中國在生物技術方面的工作,可能會在危機或衝突中被用來對付我們和我們的盟友。」

而美國國務院今年4月向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北京繼續從事具有雙重用途(軍用/民用)的活動,這引起了對其是否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第一條的關注。

美國投入20億推展生物技術領域

拜登12日正式簽署推進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創新行政令,用以實現可持續、安全和可靠的美國生物經濟。白宮14日舉行一場生物技術與生物製造峰會,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主持。會中宣布,美國政府將投入超過20億美元的資金,用以推展行政令。

根據白宮網站發布的情況說明書,美國政府向多部門投入資金,其中,衛生和公共服務部將投資4000萬美元,用於加強活性藥物成分(API)、抗生素和應對疫情所需的關鍵原材料等方面的生物製造;國防部將在5年內投資10億美元,用於生物工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等。

涂醒哲認為,這項行政命令條列了多項重點,雖然沒有明講是要擺脫對中國依賴,「但對中國而言,這一次的行政命令會不會影響它在生物科技的研發和製造,它們是感到焦慮的。」

他表示,值得關注的是,行政令中多次提到「公平、道德、安全、安保」「道德和負責任」「美國原則和價值觀」等字眼,內容雖然沒有直接點名中共,但用意非常明顯,「為什麼要回流美國製造,就是中國(中共)不大符合這些原則或美國價值觀,意思隱含在行政令中」。

美擺脫對中國依賴 尋找價值觀相近盟友

這項倡議出台後,衝擊大陸醫藥外包產業。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宏廣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的新政令是一個「風向標」,它預示著美國對中國的技術限制已經從芯片、能源,擴大到生物領域。如果此次新政令沒有達到美方的預期效果,有可能像在芯片領域一樣,繼續尋求對中國的精準打擊。

今年5月,中共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這是中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稱將「打造生物技術戰略科技力量」,實現自立自強。

韓國業者也擔心受到影響。韓媒報導,此舉可能迫使南韓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業者赴美建立生產基地,而且如果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減少採用中國大陸原料的指引,南韓業者可能也須分散原料供應來源。

對此,涂醒哲持不同看法。他表示,若細看行政令最後一條要點強調國際合作,指出在符合美國原則和價值觀實踐方式下,促使國際合作開發,與合作夥伴、盟友建立繁榮、安全的全球生物經濟等。「有人看到,以為慘了,要是都回流美國製造,那台灣、韓國都沒有機會了,不是,這剛好相反,是誰符合道德、符合了公平原則,符合了美國價值觀,機會將會大為增加。」

台灣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9月15日接受大紀元訪談。(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提供)

在此指引下,未必不是台灣生技業者的機會。涂醒哲說,台灣在COVID-19疫情下,展現出的防疫能量和經濟韌性,再加上半導體、ICT產業優勢,應有機會在美中生物科技戰火延燒下謀求發展。◇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美議員籲政府把中共生物技術公司列入黑名單
拜登簽令促生物技術發展 確保美國領先地位
白宮公布20億美元生物技術支出計劃
周星馳擔任發起人 將首次製作綜藝節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