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市民的親歷:貴陽疫情防控管理有多亂

整理:千百度

人氣 421

【大紀元2022年09月24日訊】「作為一個母親,我雖然非常氣憤,但我儘量理性客觀的將我的遭遇和大家分享,讓大家更清楚地看到貴陽疫情防控管理的糟糕、混亂和不負責任。」這是知乎網友王豔9月20日的帖子。

王豔說,她家大女兒今年4歲,在9月13日核酸檢查後未出結果,9月14日混檢正常,9月15日早上接到電話得知她13日核酸異常需要單采覆核,雲岩疾控人員於15日早上8.40上門採樣,中午便有未知部門電話通知要將小孩送往方艙,王豔表示覆核結果未出不同意轉運,下午8點核酸結果出來為陰性後,她進一步拒絕轉運要求,在要求他們和疾控中心核實後,得以讓孩子居家觀察。15日晚10點半左右雲岩疾控通知當日會安排工作人員再次上門採樣,他們等待一晚,無人上門,16日上午,他們主動聯繫相關部門詢問何時核酸復檢,被告知耐心等待即可,但下午又有雲岩衛健委工作人員致電表示要將孩子轉運方艙,王豔以兩日陰性為由不同意,並讓她們和疾控核實,核實後告知他們不用轉運,這個過程已足以見得管控之混亂,如非王豔的堅持,她家小孩已被轉至方艙。16日下午7點疾控人員再次上門採樣。採樣後不久,她家樓上樓下各五戶共十戶鄰居被警察上門通知需要轉運隔離,王豔馬上再次和雲岩疾控聯繫問她家小孩是否確診,被告知未確診,詢問她家是否需要轉運,被告知不需要。他們隨即詢問警察能否告知轉運指令是什麼部門下達,警察表示只是執行任務,並不知道指令來自何處,問能否等核酸結果出來再轉運,被告知不能。就這樣王豔的鄰居們就被連夜莫名其妙的轉移到了務川(王豔家此時未被轉運),全程近10小時不開空調不能上廁所。17號凌晨3點,王豔家核酸結果出來依然陰性,17日早上王豔聯繫疾控人員詢問她小孩14、15、16日三次核酸為陰是否可以排除陽性,對方表示不清楚,問何時再采核酸,回答耐心等待即可。中午12點他們就耐心等來了需要轉運到酒店隔離的通知,王豔本想再次拒絕並要求其出示手續,但想著鄰居們都已被轉運,自己家不走損害鄰裡關係,所以在詢問疾控中心得知他們並未發出轉運她家的指令後依然配合公安機關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進行轉運隔離。

「但最讓人氣憤的事情是:在轉運過程中,我們居然是和陽性人員同車轉運,同處一車長達兩個半小時!!」王豔說。

具體情形是這樣的:王豔一家六口(其中:2歲和4歲小孩各1名、65歲老人2名)從未來方舟最先上車,所以挑選了靠前的座位。陽性患者彭XX在黑馬市場(半邊街、省電信公司附近)上車,她上車後不久,就告知工作人員她發燒很難受,需要服用退燒藥,需要醫生幫助。王豔老公聽到後迅速給她發微信,他們全家趕緊坐到車輛後排,轉運過程中,大人全程佩戴口罩,但由於車內悶熱未開空調,小孩子受不了,吵鬧啼哭中脫下過幾次口罩,整個過程他們戰戰兢兢。來到隔離點後,隔離點建了一個《入住客人聯絡溝通群》,彭XX將她的「貴州健康碼」截屏圖片發出來,大家才知道她9月16日的核酸檢測結果已為陽性,而且她在群內表示她當日已數次聯繫要求轉移醫治,並早就明確告訴過相關人員她是陽性,工作人員依然將她與大家同車轉運,她和大家一樣根本不知道會被運往何處。當晚她身體極為不適,在群裡求助轉移到醫療點,並自行撥打了120。王豔說:「我們對她的遭遇很是同情,我老公協助她報警,半夜三點她才得以轉移。我們同行的11人,除了我家有老人小孩,還有一名孕婦,一名糖尿病患者。到隔離點當日9月17日我們全家核酸結果也為全陰。」

接下來,王豔質問道:

1.請問貴陽市的陽性確診標準是什麼,異常數據到底需要多少次覆核才能排除異常?是否符合衛健委指南兩次覆核陰性即排除疑似的要求?

2.在她家未確診的情況下,把我她家鄰居按密接程序轉移隔離是基於什麼依據?

3.轉移相關人員時警察是否需要出示相關政策文件?民警表示不知轉移指令來自何處是否屬實?不出示任何文件就強行轉移是否違法?

4.核酸結果陽性且有明顯症狀患者為何會和普通轉運人員同車轉運?

4.陽性病患為何在數次請求轉運治療後沒得到及時處理反而運到了隔離點?

5.如果我她家的老人小孩在轉運中被感染,那該由哪些部門承擔責任?

王豔要求當地政府給她一個「合理的回答」。

最後,她強調說:「在寫此文過程中驚聞有27個和我們同一天同樣被轉運的市民由於車輛失事不幸遇難,我極其難過悲憤,除了感同身受,更是哀嘆我們的自由與生命可能不過就取決於別人一個草率的決定。我家的這點遭遇在這27個同胞面前不值一提,但我仍然要寫,讓更多人看到2022年9月貴陽疫情防控可悲的混亂,讓我的小孩長大後能知道這歷史上的一筆。」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地震救災先做核酸激民憤:中共治下遍地是災
【一線採訪】貴陽市民:不怕病毒 怕封控
貴陽轉運大巴翻車27死20傷 傳當地持續轉運
千百度:動態清零才是貴陽大巴事件的罪魁禍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