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雲遊】蘇東坡的輪迴轉生 來生幸與前世接緣

作者:允嘉徽
修行千山路,古人一世修不成,來世如何再續前緣?蘇東坡的元神輪迴轉生,給我們打開了啟悟生命真諦之門。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335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北宋名士蘇東坡的人生故事豐富多彩,他的輪迴轉生故事也非常精彩。愛民如己的朝官、曠達的文豪東坡轉生後是怎樣的面貌?如果他能選擇來生,他要再當文豪,或是政治家,還是僧人?他的元神輪迴轉生的故事,給我們打開了啟悟生命真諦之門。

輪迴追尋之旅

北宋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蘇東坡在湖州靈峰山寶陀寺壁上留下了一首七言絶句:

靈峰山上寶陀寺,白髮東坡又到來,前世德雲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臺。

回顧彼時,他的人生來到了生命的臨界點。東坡一生以文章名世,愛情與婚姻兩全,與相愛的人結為連理,一生官運跌宕但也以愛民的赤誠造出一番功業,而他生命中最關切的又是什麼呢?

那是東坡逝世的前一年,從題壁詩中可聽得他生命主樂章的弦音,「前世德雲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臺」,金山寺[1]妙高臺牽引他元神深處的記憶。

金山寺妙高臺。(Shutterstock)

時光往前推十五年,東坡有一首《金山妙高臺》詩云:

我欲乘飛車,東訪赤松子,
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
不如金山去,清風半帆耳,
中有妙高臺,雪峰自孤起,
……
何須尋德雲,即此比丘是。
長生未暇學,請學長不死。

此詩清楚顯示他求道的一片赤子真心。相隔十五年的兩首詩都明示他跟金山寺、妙高臺的深厚因緣。佛印是金山寺的住持,東坡和佛印是學佛求道路上的志士摯友,彼此觸動機鋒的對答,互相激盪,提升了各自的悟性。

蘇東坡與金山寺僧佛印。明 崔子忠《蘇軾留帶圖》。(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金山寺展現的學佛求道之心,並沒有隨著東坡肉身的寂滅而抹去,而是隨著東坡的轉生刻記在他元神的記憶深處,到了來生的一個時刻裡,從記憶深處甦醒過來!

愛民如己的朝官、曠達的文豪東坡轉生後是怎樣的面貌?如果他能選擇來生,他要再當文豪,或是政治家,還是僧人?

四百多年後的轉生

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西元1545年), 南京全椒縣蔡彥高家生了一個男孩,這個孩子來得很特別,佛緣很深。在他出生前,蔡彥高的妻子洪氏在夢中見到觀音大士攜帶一童子到他家,洪氏大喜,接過孩子來抱住,不久就懷孕了。兒子生下來時包著重重白衣誕生,幫他沐浴時,香氣繚繞。

這嬰孩一歲時就發作了風症(麻痺症),幾乎死掉。洪氏對著虔誠信仰的觀音大士祈禱,若兒子能痊癒,將來就讓他入佛門。後來嬰孩真的痊癒了,家人就喚他小名叫「和尚」,並將他寄籍在城中的長壽寺。

「和尚」從小就很愛靜。在祖父眼中,三歲的孫子不喜歡玩,喜歡獨坐,簡直就像根木樁。母親洪氏信奉觀音大士,她每次燒香禮拜時,「和尚」必定跟隨在左右。「和尚」九歲時學會了誦觀音大士經,誦給母親聽,聲音儼然就像來自老和尚。

「和尚」十二歲時,父親要為他定親,他立刻阻止了婚事。當時,他聽說應天(南京)報恩寺老和尚——西林和尚有大德,他就一心想前往跟從學佛。雖然父親不允,但在母親極力贊成下,「和尚」如願成了報恩寺的居士。

西林和尚覺得眼前的這孩子骨氣非凡,如果只是作一個俗僧就可惜了。當時適逢禮部尚書趙大洲在場,高興地說,這個孩兒當為人天師。趙摸著他的頭問道:「你愛做官還是作佛?」「和尚」立即應聲說「作佛!」

西林和尚用心栽培他,找了寺中孫字輩有學行的和尚教授他佛經,他很快就把當時流通的各種經文熟背下來了。於是西林和尚又請名師教他。在他十七歲時請先生開始教他舉子課,有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學說,左傳、史記,以及古文詩詞賦等等。他學習成績很好,作賦作詩很上手,但當時常生病.他就想放棄學這些應試當官的東西。

在他十八歲那年除日,西林和尚說自己不久於世,把住持之職隔代交付給未成年的他,並且叮囑諸弟子說:「是(指他)雖年幼.有老成之見。我死後.房門大小事.皆聽決之.勿以小而易之也。 」

他十九歲時,有些寺中學子在科舉場中舉,有人鼓舞他去走做官的路。雲谷大師得知後,不想讓他這個有慧根的人,誤入迷途,就給他講了高僧傳等等的故事,並指點他去看書。他從藏書閣找了一本《中峰廣錄》,並認真讀了起來。還沒讀完,便欣喜歎道:「這真能讓我心喜悅啊!」於是立志堅決修行成佛。他恭請西林和尚為他剃度,真正成了出家弟子;同時燒掉自己以前所學的經書、文學作品等等,一心入佛道修行。

他就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西元1546─1623年),字澄印,號憨山,法號德清,在七十八歲坐化,謚弘覺禪師,留下肉身佛像。

憨山的前世 東坡的今生

今之金山寺。宋代時佛印將伽藍後方的妙高峰鑿平成為妙高臺。(Shutterstock)

憨山大師在《夢遊集》著作中提到,有一次遊海門,登上金山寺妙高峰(妙高臺)。鎮江金山寺延革記載:宋代元祐時僧人佛印鑿平妙高峰成為妙高臺,一稱晒經臺。臺高逾十丈,在伽藍的後方,臺上造有佛閣。

憨山大師在楞伽室中進入高度入靜放空的境界,腦中出現了這些景象:

老年的東坡正代張方平[2] 手書楞伽經……東坡與佛印禪師留作金山寺常住禪師。

這時憨山感到全身毛孔非常舒暢,充滿愉悅的活力,有如春天茂生百草一般,自己也不知道所以然。後來他從佛法中得到印證,原來這是自己前世所積累而來的精神特徵所致。

從此憨山感覺自己行脚在雲水間,海濶天空,溶溶一片虛明昭曠的境界,時時如一面大圓鏡,懸在他眉睫之間。那一年的戊戌秋日,他與鏡心上人,過訪東坡堂,讀悟前身(東坡)詩,又恍然進入了前世舊遊的境界。

前世今生   生命真諦

誰是我?我是誰?憨山大師,或說東坡居士,在輾轉輪迴的前世今生中悟得:「天地一幻具,萬法一幻叢,出沒一幻蹟,死生一幻場,江山一幻境,鱗甲羽毛一幻物,聖凡一幻眾,爾我一幻遇耳。」

不僅是當下現實的這一生如夢如幻,生命一生一世的輪迴,來去都是走過場,在生的瞬間與你我交會的天地、萬法、國家、萬物、凡聖眾生,都不是常駐的。連當下這一生也是瞬間的遭遇罷了。從宇宙的存在時空來看,人的生命不過是一瞬之生、一瞬之死!那麼上天給人瞬間生死的生命又是為了什麼目的呢?

清朝 黃慎《東坡屐笠圖》。(公有領域)

輪迴轉生  接續前生法緣

蘇東坡的母親程氏剛懷孕時,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僧人到她家來要求借宿,這個僧人長得英挺俊秀,但卻有一隻眼睛失明。蘇東坡自己也說,常常夢見自己是個僧人,往來於陜右(今陜西)地區。

東坡的弟弟子由(蘇轍)和好友都有過同樣奇妙的夢,夢解東坡的前生。

東坡四十九歲那年的端午,他到筠州去找弟弟子由。端午節前,子由和雲庵和尚、聰禪師聯牀共宿,三人都夢見一起去迎接師戒禪師的到來。端午節那天他們三人一起迎來了東坡。師戒禪師在陜右五祖山寺修行,晚年時去了筠州。蘇東坡在他圓寂後出生。

東坡曾自述「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說自己道根與白居易相似,生命之根深植於修行之土。東坡題壁詩云「前世德雲今我是」,德雲是誰?《華嚴經‧入法界品》說「善財童子問法於德雲比丘」。「德雲」是在妙高臺修行的僧人,給予善財童子修行的點悟 。東坡的《金山妙高臺》詩又說:「何須尋德雲,即此比丘是。」推解來看,東坡說的「德雲」可能是他隱約的記憶中某一世的前身,是個高德和尚。

從師戒禪師到東坡這一世,又到憨山大師,幾百年的輪迴!依稀記得更早之前還有德雲和尚那一世,他的元神都一直在返本歸真的求道途中追尋著。生命中經歷的出身家庭、父母兄弟朋友妻兒、家國江山、旅途上的林林總總改變了,唯一不變的是一顆堅定求道、立志得道返回生命來處——天國世界的心。

憨山大師有一偈:「靜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欲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說人生一切彷彿一夢,但是作夢不是我們生命的目的,而是要來觀世間來了悟,識破夢的無常,找到恆常的真境善境,那是生命的原鄉。一生又一生的輪迴,人的生命多往下墮落了,人的純真多被蒙蔽了,佛法一直在提醒人,識破人生的夢幻泡影,不要忘記生命為何來此追尋。

【後語】

憨山大師肉身坐化,端坐三日.面色白皙而唇紅.手足綿軟.有如入禪定的狀態,保持金剛不壞之身。 三百年後,有人來到憨山大師肉身座像前認了自己的前身。

那是民國時期,西元1934年,一位高德望重的和尚重整曹溪祖庭南華寺。他在憨山大師肉身像前拈香,留下一偈語:「今德清,古德清,今古相逢換了形。佛法興衰聽時節,入林入草不曾停。」這位僧人的法號和憨山大師相同,都是德清,這是他說「今德清,古德清」反映的意思。這位僧人是清末民初高僧虛雲和尚。

輪迴中,一去一來換了形,而不變的元神懷著那真摯的修行一念,堅絕而不移。他們的輪迴讓我們認識到修行回佛國是多麼的不容易!如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千年一開的仙界奇花——優曇婆羅花已在人間綻放,傳出了慈悲法力無邊的轉輪聖王已經在人間轉輪的消息。《西遊記》說:「人身難得,中土難生,正法難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此際正是代代修行人世世輪迴所等待的萬古機緣!

註釋
[1]
:金山寺:在江蘇省鎮江金山上,梁武帝天監四年二月十五日,始於此寺設水陸會,至宋改號龍游寺,因為佛印禪師了元,嘗住此與蘇軾問答而著稱。
[2]: 張方平是北宋大臣,號樂全居士,諡文定。方平有轉世奇蹟,這一世發現了前世抄寫了一半的《楞伽經》,於是繼續未完成的志願,托給好友東坡,請他幫助刊刻傳予後世。

參考資料:
《憨山老人夢遊集》
《憨山老人年譜自敘實錄》
《宋史‧列傳第九十七 蘇軾》
《蘇東坡全集》
《大藏經‧居士傳》
《大藏經‧人天寶鑑》
@*#

─點閱【人間雲遊】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絲桃的這個花語浮現眼前的是這樣的畫面:一邊毫無保留綻放煙花般的絢麗光華,一邊發出防禦的警訊威懾──非誠勿擾!邪祟勿近!別看我如此纖柔嬌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將承受我報復的後果。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 與其它文明相比,中華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對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鮮明的體現——曾子說:「敬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祭歷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會歸於淳厚了。」在親情中,人心有了依歸,人生有了溫暖,社會道德由此奠基,社會秩序由此擴展(古代中國是家國同構),所以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 天燈, 放天燈, 天燈節, 台灣, 平溪
    黃曆正月十五夜稱「元宵」,又稱「上元」「元夕」「燈節」。這一天裡,人們鬧元宵,吃元宵、猜燈謎、結伴賞花燈,古代詞人也把賞燈會情景寫進詩詞。寫元宵燈會的詞,不計其數,而南宋辛棄疾的一闋《青玉案‧元夕》,則千古長在人心。詞中有元宵的勝景,詞中對燈節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許多龍的故事;對現代人來說,有人認為「龍」只是一個概念,也有人認為龍的故事只是一種神話傳說。有意思的是,為何自古以來每個民族都離不開神話故事呢?歲逢甲辰龍年,我們也來回味一些龍的故事。
  • 「不重則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則就沒有尊嚴、威嚴。這裡的「重」,始自內心, 「正心誠意」,修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現出來了,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相反,如果一個人不自重,言行輕佻,勢必招來侮辱,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