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梁英年談市選:要在充分了解的情況下選擇

圖為梁英年。(受訪者提供)
人氣: 20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2年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欣文加拿大溫哥華採訪報導)四年一次的卑詩省市選已經進入倒計時,各種競選宣傳牌子在住宅區隨處可見。以往選民普遍對與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市選關注度很低。爲什麽?市級政府有什麽職能、可以幫你解決什麽問題?華人就應該選華人嗎?時政評論員梁英年樂意跟大家分享他對這一系列問題的看法。

加拿大代議政制 三級政府分級管理

於新移民來說,借市選的機會了解一下加拿大的政治生態,對日後的發展會有幫助。

1. 代議政制

梁英年表示:「因爲加拿大是一個民主國家,所有的政府(官員)、議員是在一個叫做代議政制當中,代表人民去行駛一些的權力。所以無論對哪一級政府來説,他們(當選人)被選出來之後,都是為人民服務,因爲是人民授權給他。那這次選舉,我們又可以再行使一次權力了。」

2. 三級政府分級管理

加拿大由三級政府分工管理,那麽不同級別的政府在權限上有什麽不同呢?

梁英年解釋:簡單地對說,加拿大就是由省份合作組成,所以加拿大是聯邦制,叫做聯邦政府;然後就有省政府;而市政府是由省政府授權讓它成立、去管理一個城市的,所以市政府的權力在三級政府來説是最小的,因爲它不可以獨立作爲一個政府。

不過,因爲溫哥華有一個《溫哥華憲章》,由省政府給了它一個比其他城市更大的自主權。由於市政府的權力是由省政府給予的,所以基本上它是無權徵稅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要交的商業稅、或者入息稅,會分開有省的部分、有聯邦的部分,但就沒有市的部分。這就是第一個區別,就是稅交給了誰。

3. 服務範圍不同

關於三級政府的服務範圍,梁英年作了簡單的介紹:

聯邦政府(國家):因爲聯邦是屬於整個國家,有些事情需要整個國家來做的。比如國防、外交,這些就是最主要的工作。

省級政府(省或地區):比如説環境、教育,是省管的。但在服務範圍上,省和聯邦又有一些重疊。至於醫療,基本上是省的服務範圍。但是由於加拿大是一個聯邦國家,不可以每一個省提供的服務相差太遠,所以爲了使全國有個一致性的標準,聯邦政府也會用一些行政、財政的手段,去迫使每一個省提供的服務都差不多。

市級政府(鄉,鎮或城市):市政選舉就和我們平時的生活息息相關了。比如説我們出門使用的道路交通、清潔、環境、住房、街道、出入安全、警察、消防等,這些統統都屬於市政府的服務。

所以總的來説,貼身生活的一些需要是市政府提供的;醫療、教育這些都是屬於省政府範疇的;國家層面的就是國防、外交等等。

管理範疇出現重疊 比較複雜

談到制定法例方面,事情就變得比較複雜了。

1. 三級政府在管理上存在重疊性

梁英年表示,管理上的複雜性是因爲有些法例是聯邦的,有些法例是省的,而他們的服務範圍會出現一些重疊。他擧具體例子進行了解釋:

交通:「作爲一個卑詩省的省民,無論是走人行道還是開車,我們每次出門,你走的那些街道就已經很複雜。因爲有些道路是屬於市的,有些是屬於省,有一些則是屬於聯邦的。

「比如説橫跨加拿大的一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是屬於聯邦政府管理;但是有一些道路,比如説大家很熟悉的西喜事定街(West Hastings Street)、百老匯街,甚至一些橋梁又屬於省政府管理的;但是有一些小一點的內街,就是屬於市政府管理的。這個是屬於三級政府互相合作。

「還有一些大一點的交通,我們出入要乘搭的公交車、天車、渡輪,這些都是屬於省政府負責的服務。… … 但是因爲渡輪是在海上的,渡輪一離開碼頭,那個海又屬於聯邦政府管理的。那麽就變成有時有些事情就不是單單哪一級政府可以處理的。

「說天車要延伸到其他沒有這個服務的城鎮,由於它需要耗費的資金非常龐大,單靠一級政府是沒辦法支持的。所以過去大家看到,每逢做一個大型的基建項目,一定是說需要三級政府都撥款才能做成的。所以到最後市政府也牽扯到其中,因爲市政府對土地的使用權最大。所以無論是道路,或者是一些公共交通的基礎建設,一牽扯到土地,市政府就要參與在內。… … 要去更改土地用途,由一個本來不是行車的地方改成行車的地方,或者由一塊泥地變成一個天車站,這些市政府都是要去參與、負責的。」

教育:有些華人家長覺得,現在這麽小的小朋友就要接受性教育,他們很不贊成,那麽應該找哪一級政府去説呢?

梁英年表示:「這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 從最初一直演變到今天,其實三級政府都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他進一步分析:「首先是聯邦政府更改了加拿大關於性別的一些法例。

「加拿大第15任總理,就是我們現任總理特魯多的爸爸曾經説過,加拿大人在睡房裡面發生的事情他不想管,也不需要管。但是有關於這個婚姻的定義,是聯邦政府卻是負責的。

「由於聯邦政府更改了婚姻定義,將一男一女的婚姻變成了只要兩個人就可以叫做婚姻。那麽改變了之後,加拿大很多法例都因爲這件事情的改變而需要改變。比如加拿大的稅務法、入息(個人收入)法,都需要根據這個改變了的定義而去更改。那麽由於根據性別認同做下去,變成在教育上面也需要改變。

「第二,教育是屬於省政府的權力。大部分課程是由省政府去決定的。所以省府要在教育方面加入這個元素去教育下一代,從幼兒園就開始。

「第三,本地市政選舉的時候,學校局選出來的學務委員,就是負責去跟進學校和課程發展是否符合當地的需要。不過本地可以更改的,最多也就只有百分之十幾。」

2. 市政府的影響和作用

由於在三級政府中,市政府能夠做出的決定、能發揮的作用很有限,所以梁英年坦言,就算你們都贏了,你能夠影響到的範圍都是很有限的。

但是他表示,這也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爲如果能夠在地方層面,能夠在學校局的層面上反應出當地的意見。一個地方是這樣,兩個地方是這樣,越來越多人將這個問題從不同的方向提出來,就會帶了一個大的改變,因爲社會風氣是可以改變的。

投票率低的原因

一直以來都有這樣一個情況,就是選民對聯邦大選或者省選都會興趣大一點,對市選沒什麽興趣。

關於投票率低的原因,梁英年認爲:「 在三級選舉裡面,聯邦大選的投票比例是比省選高的,省選的比例是高過市選的。這個是過去的現實。爲什麽投票的人會這樣選擇呢?可能他們覺得,聯邦、國家,國家大事,我肯定要參與。省也很重要,醫療、教育、衛生那些都是省政府的,所以我也要參與。但是到了市選的層面他們就覺得,市就是一些道路交通啊、供水,污水、垃圾那些東西,你選誰出來都差不多。這種想法可能存在投票人心目中。所以市選的投票率是很低的。在大溫地區,三成、四成,就是市選的投票率。」

但是梁英年指出:「反過來你可以看一下,在加拿大的政黨政治裡面呢,一些比較叫做草根階層所支持的人,也有些人說在加拿大比較左派的一些政黨,他們大多數的出身都是在市政的層面開始參與。市政府像一個訓練基地,從那裡一直訓練他們,一層層政府往上走的。」

「那麽再回頭看看呢,作爲一個選民,最先是要關心自己身邊的事情,所謂的家事、國事、天下事。如果你連離自己最近的事都不參與的時候,一些距離比較遠一點的,其實你所認識到的,你能了解到的,就會少一些。」

華人一定要選華人嗎?

呼籲「華人選華人」、甚至明示要選代表原居國聲音的候選人的信息,從市選開始就已經出現在一些社交媒體,或者一些私人的通訊群組裡,接近投票日就更加明顯。這個現象在去年聯邦大選的時候就曾經出現,並引起過各方的關注。

1. 當選華人一定能夠保障華人的權益嗎?

梁英年認爲這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他指出:

 第一,什麼叫做華人利益呢?這個很難講。因為華人利益難道不等於你所在的城市、省份、國家的利益嗎?如果你覺得華人利益與你身處的、你入籍的國家的利益相反的話,那我覺得這種心態就很有問題。在一些極權國家這種想法叫叛國,至少會受到懲罰的。… … 為什麼有些特定的華人利益不是加拿大國家利益、省的利益、市的利益呢?這要考慮一下你所說的內容是什麽。

「第二方面,有很多時候,華人社區有很多新來的、來自四方八面不同的華人,他們可能真是有些特殊的需要,其他的加拿大人不是很理解的。」

梁英年以自己過去的經驗進行了分析:比如在加拿大,幾十年前是沒有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是美加等英語系國家針對母語為非英語的國際學生開設的專業英語語言課程。這種教育的。新來的移民不會先去教育局做一個評估,看看你孩子是否需要先讀ESL班,一來到直接就讓你去讀正常的班級去升學。因為政府之前不知道有這種需要。「就要有了解這種需求的人,代表你進到政府的架構裡,把你的聲音講出來,令政府在制定政策、提供服務時,會顧及更多加拿大人(的不同需要)。」後來政府知道了有這種需要,就帶來了一些改變,他認為這是好事。

2.「華人選華人」是種族歧視嗎?

梁英年認為「華人選華人」這種說法也可以叫做「反式歧視」。他反問:為什麼華人一定選華人呢?我想我們其實是要選一個了解你的需要、代表你的聲音的人。華人如果根本都不了解華人的需要,華人選華人那不就更加不能代表你?尤其是有些人出來參選,他過去一直沒有服務社區的記錄,或者他能夠代表些什麼你都不知道的,只是選舉的時侯才看到那些人出來見人、講話,講一些很『高大威猛』的話。」

3. 選誰關鍵看什麽?

梁英年的看法是,作為選民要去了解清楚,究竟那個聲音是否可以真正代表你?而那個聲音進入到議會裡,是否有影響力能夠改變政府的一些服務或者政策,令加拿大政府的服務有所改進?這才是關鍵,才都是選民要去了解的,而不是用華人是否一定要選華人來作為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所以華人未必一定要選華人,而是要選一些了解華人特別需要的人,去代表你發出聲音。

做出對自己和下一代負責的選擇

對於華人選民、特別是新移民來説,可能平時對本地的情況了解不多,在選舉問題上就比較容易出現從衆的心理。梁英年覺得:「這是要看雙方面的。」

梁英年認爲: 一個新移民要成為加拿大人,首先要了解加拿大這個國家和你身處的社區,要與這個地方有一些關係,要了解那個運作,以及發展的方向是否符合你的需要。不可以只是爲了謀生埋頭苦幹。如果你希望日後在加拿大有一些影響,那麽每次投票的時候,就要做出自己的決定,這第一步是要去做的。

他指出:「 如果身為一個加拿大人的心是沒有想在加拿大長久居住下去的,不去認識加拿大,就不斷地只是去接收一些來自外國的信息,或者那個外國是你的原居國,而當那個原居國發出的信息的目的是為了批評、打擊、影響加拿大的,那你不就成為了一個外國政權的幫手,來影響你選擇居住的加拿大這個國家?這就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你既然自己選擇了來做一個加拿大人,就要先了解加拿大。就算你要作出批評,都是你了解了之後,向加拿大、或者是你居住的地方提出批評,希望他改善,而不是去引用一些你並不怎麽了解的外國的聲音,去影響你居住的地方。可能那個後果是適得其反的,令你在這裡的生活更加困難。」

梁英年強調:「更大的問題是,因為下一代是在這裡接受加拿大的教育、接受著加拿大的價值觀的洗禮,如果父母這代仍然只是聽原居地的聲音,完全擁抱原居地告訴你的價值取向,而下一代所接收的信息、與他們的成長,是與父母親的價值取向是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話,不但對你自己沒有好處,對你與下一代的相處、和你最初移民是為了下一代的目的,可能是恰恰相反的。」

當選人對國家與人民忠誠是道德

梁英年注意到,在市選之前就有新聞報道指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的人員同一些城市的市長見過面,特別是溫哥華的市長更表示情報局官員提醒他要留意外國政府的影響。他覺得這些事情不算什麼特別新奇。因為一個外國希望影響他國,使其所定的政策符合自己的利益,是不足為奇的。所謂外交想必也是想影響外國政府的一些政策。

不過他指出:「問題就是當政的人。因為在加拿大出來做一個人民的代表,去為國家服務,你首先是要對自己的國家忠誠,對人民負責。這個是被選出來的人本身的道德。

梁英年認爲,在選民方面,如果有留意新聞、時事, 都會知道這些問題有時會出現。所以大家去抉擇、去投票的時候,可以先研究一下那個候選人是代表什麼的?他平時是否會為本地的人服務?是否為外國政府發聲多於為本地的人發聲?有關候選人的資料其實是不難拿到的。 

對選民的建議

梁英年發覺,每次市選臨近的時候,就會有越來越多人出來參選。 一些平時沒有去真正做一些事情影響政府、或者是參與一些團體去為人民爭取一些他們所需要的東西,這時就會跑出來說:「你選我吧,選上我了,你就會又有錢又有樓,什麼都會有了。」

他認爲,「我們是一個民主的制度,交幾十塊錢、找幾十個人簽名就可以做候選人了。這些人明知道自己不會被選、也不會被選上,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這些事,或者只是為了在自己的履歷裡多一個叫做政府選舉候選人這樣一個銜頭吧。」

梁英年相信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覺得傳媒可以更多、更廣泛地去報導,讓選民知道這些情況。這些不是抹黑、也不是一些政治取向,而只是將一些事實、資料擺出來讓選民知道,以便選民作出選擇。

責任編輯:林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