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上篇(1)

【蔣公講義】明德親民 止於至善

文/章閣 整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也就是大學之道的第一要則,修身養德。(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4428
【字號】    
   標籤: tags: , , ,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九月十一日,蔣中正在廬山為軍官團特別講解儒家經典《禮記》名篇《大學》。此後,他又在多個不同場合向軍中將士講解儒家思想。本系列擷取蔣公在《科學的學庸》中演講片段。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

明朝王陽明認為這三句話構成了大學之道的整個體系。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三者在內容上是上下貫穿的關係,而非並列。蔣介石認為王陽明的觀點比朱熹的合理,而且容易理解。他將這三句話視為是大學之道的三個要則。「這要則,就是天生蒸(眾也)民,有物有則之則,乃是人與生俱來的理則。」

講「明德」意義 存天理 去人慾

朱熹認為:「人之氣質,有剛有柔,有高明,有沉潛,倘任其偏向發達,不加修省,必至影響及於本體」,「一切聲色貨利、功名權位之外欲,亦足以掩蔽本性,使之馳騁迷途而忘返」。

人的秉性氣質都不一樣,不注意修身自省,必然會影響到本身的行為。任由名利色氣、功名權勢等這些外在的慾望,任由驕奢淫逸,失德敗壞的行為主宰,久而久之就會掩蓋人的本性,使人沉湎在迷途中,而難以返回本性。蔣公認為修明「明德」,就是為了存天理,去人慾,保持純潔靈明的天性,不被後天的習氣、後天的物慾所遮蔽。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也就是大學之道的第一要則,修身養德。「明明德」,第一個「明」字,蔣公解讀為:就是實現,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真理,實現道德。「天地父母生了我們下來,就有一種天賦靈明的德性。這就是『明德』,但是他有時不免為氣質所拘,為物慾所蔽,漸漸失其靈明以至於泯滅,而一切驕奢淫佚、失德敗行的生活和惡習,乃從之而生。大學之道,第一就是要修明『明德』,以去人慾而存天理。亦可以說是要存天性而除物慾,要使此『明德』——『天性』保持其本體之純潔靈明,不為氣質所移,不為物慾所蔽,不為利害所誘,日益發揚光大,充實完善,此即謂之明其明德,這是修己工夫的第一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乃是構成大學之道的第一要則和程序,亦就是朱子所謂第一綱領。」

「在親民」的含義

「在親民」,對親的理解,歷代學者也有不同,有的解釋為「新」,有的解讀為親近民眾。蔣公說:「『親』這個字,有兩種解釋,程子釋『親者,新也』,故朱子在大學章句中,以『在親民』作『在新民』,解所謂『新民』者,即是使民眾能日新又新、進步不已的意思。所以本書第二章的釋義作為新民釋。而王陽明則照大學古本『在親民』的『親』字的原文意義,釋『親民』為親近民眾,乃本其一體之仁心,以感化民眾、革新國家與社會的意思。」

學習明德修身之後,就要進行推廣,以使更多的人受益。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化民成俗」,除卻腐舊的不良習氣、生活方式,以便形成新思想,新的生活。

新民必然是從親民開始,如果不親近民眾,即便有好的思想、好的美德,也無從傳授給百姓,更無從感化眾人。王陽明依照大學古本原文「親民」,釋義為親近民眾,「所謂『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親吾之兄,以及人之兄』,此乃根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解說,亦有其深遠的意義,且有其古本原文充分的根據。」

「我們認為親民與新民二者之意,並無重大差異,不必多所爭辯,因為我們親近民眾,必須要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漸磨之以仁義,教之引之,鼓之舞之,使能滌除一切污,使其智能、德性、精神、體魄、生活、行動,都能追上時代,日新又新的道理,乃是決無錯誤的。」

「止於至善」的含義

何為「止於至善」?蔣中正這樣釋義:「在本書(大學)第三章所說的就是『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是說做人要有所止,而且要知其所止,不能善惡不分、左右兩可、無所適從的意思。」

對於這句話,蔣中正以為可做兩種解釋:「一種是『精益求精』『以求至乎其極』的意思;一種是『擇善固執』『止其所止』的意思。」

「我們一個人明德(修己)親民(治人)皆應當向理想的至善之境,不斷進取;必求達到至善至美之境,而毫無欠缺的地步,亦就是要做到於理已無所不窮,於事已無所不盡,萬物皆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到這時候方得為止。」

一個人學習大學之道,明德在於修己,而親民在於治理民心,都應當朝著至善的境界,不斷進取,「必求達到至善至美之境,而毫無欠缺的地步,亦就是要做到於理已無所不窮,於事已無所不盡,萬物皆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到這時候方得為止。」

王陽明對於「至善」的解釋說:「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者也。」

蔣公註解:「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此其說明『至善』就是『真理』。亦即吾心之『良知』,而『良知』即『真理』之所在,乃在吾心之內,而不假外求的。我們為人、處世、作事、立業如能把握住此至善之道,而固執不變,信守不移,就不會馳騁妄想、見異思遷了。」

「所以『止於至善』,不只是為學、處事、開物、成務、做人的第三要則(綱領),而實是總括以上『明德』與『親民』兩大要則(綱領)實踐篤行的準則,而為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者的總綱領。」

(點閱【蔣公講義】系列文章。)

參閱資料:《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六《科學的學庸》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服裝不僅僅是用來遮寒蔽體,還有更深的內涵,中國曾被稱為「衣冠上國」,中國的服飾也曾經深遠地影響著朝鮮、日本、越南等,曾經的絲綢之路,更將中國的服飾文化遠輸歐洲。韓服和漢服非常地相像,很多人也不能夠區分,為什麼傳統的韓服會和漢服這麼像呢,我們從文化方面來探討一下。
  • 過來人知道,人一生要經歷諸多溝坎。如遇事情不順心時,會迷惘,會痛苦……不知該如何面對。當捧起他的詩詞慢慢品賞時,你會發覺那顆被蒙塵的心,一點點變得清淨,他的詩詞如一泓甘泉滋潤著心田。
  • 現代社會裡,對於婚姻,很多女子有種種的煩惱,或是對另一方的失望,或是家庭的爭吵,甚至夫妻反目成仇,走上離婚的境地。面對這些痛苦,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看看中國文化裡這位女子,如何使自己在婚姻中讓身心得到安頓。
  • 蔣中正認為,「『身者,心之器』。一個人的思想行為,皆以心為主,故必存養省察,慎獨存誠,使此心常湛然清明,公正無偏,不為物慾所蔽,不為感情所勝,不然,如其一有忿怒恐懼或好惡便辟之心存著,則此心就不得其正了,如此最後便難免流為貪戾迷妄,甚至放僻邪侈,一切的錯誤罪惡,都要由此而生了,所以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工夫,亦就是『心正而後身修』的道理。」
  • 現代社會裡很多傳統都消失了,這也讓很多人在婚戀問題上陷入諸多痛苦當中,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傳統的婚禮當中蘊含了哪些智慧,給人帶來身心的安頓。
  • 蔣公認為要想治理好一國(或一個省,或一個縣),就要先從家庭做起,「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先使一家的人,能夠明明德,再推而廣之,才可使社會上家家戶戶都能齊一平均,則社會進步,國家亦未有不達於治理的。」
  • 要如何做到明德親民以止於至善?蔣中正釋義曰:「大學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就是講止於至善的程序和功效,乃是正心修身的法則,亦是格物致知為學治事的工夫最重要的一段。」
  • 結婚對每個人來說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了,但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傳統婚禮有哪些形式了,所以作為中國人,很多人穿著白紗結婚,或者在婚禮中有很多創新的形式。那麼中國傳統婚禮承載哪些文化呢,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談一談。
  • 蔣公認為,在當今世界上立國,一定要注重武力,但是真正算得上雄厚、強大的武力,其先決條件「就是一定要有武德,有武力而沒有武德,便不能發揮他的正當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