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關鍵產業本土供應鏈建設持續推進

人氣 654

【大紀元2023年01月21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張宛綜合報導)持續三年的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推動了多國另建排除中共的更安全可靠供應鏈的努力。在美國引入台積電,彌補了本土先進芯片產業的重要一環之後,歐洲的先進半導體、關鍵礦物及電動車電池的本土供應鏈的建設也在持續推進中。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TSMC)的首席執行官(CEO)魏哲家在今年1月12日向媒體透露,該公司正計劃在日本建設第二家工廠;並考慮在歐洲建設一家工廠。

魏哲家表示,在歐洲的建廠計劃正在討論中,尚未最後確定。魏哲家沒有透露新工廠可能的選址,但德國薩克森州(Saxony)首府德累斯頓(Dresden)被視為有力的候選地。

德累斯頓聚集了歐洲最大的半導體工廠群,英飛凌(Infineon)、博世(Bosch)等公司都在此設廠。預計德國經濟部將為台積電建廠提供補貼。

此外,德國也是大眾(Volkswagen)、寶馬(BMW)、奔馳(Mercedes-Benz)、保時捷(Porsche)、奧迪(Audi)等著名車廠的聚集地。如果新廠最終選擇設在德國,也方便就近向眾多汽車製造商提供車用芯片。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去年2月8日推出《歐洲芯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時表示,歐洲擁有世界領先的研究機構和優秀的大學;在運營大型芯片製造廠所需材料和設備方面也處於有利地位。不過,歐洲在全球半導體製造市場的份額僅占10%,並且嚴重依賴第三方供應商。

該委員會擔心,一旦全球供應鏈遭到嚴重破壞,歐洲的汽車、醫療保健設備等工業部門的芯片儲備可能在幾週內耗盡,從而使大量的歐洲工廠陷入停頓。

去年12月1日,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發布了更新版的《芯片法案》(Chips Act)。法案表示,將致力加強歐洲的半導體生態系統,希望在2030年之前將歐洲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份額翻一番,達到20%,以減少歐洲對亞洲以及美國供應鏈的依賴,確保歐洲在未來的技術主權。

該法案計劃投入超過430億歐元(約464億美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資,扶持本土的先進芯片供應鏈的建立。

台積電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商,當前,全球10納米以下的最先進半導體產能中,九成以上都來自台積電。領先世界的工藝水平使得台積電成為歐盟首批邀請前往建廠的對象。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在去年12月份發布的報告中預計,從2021年到2023年,全球半導體行業計劃投資5000億美元、建設84座大規模芯片製造工廠。其中,歐洲將有17座工廠開工建設。

除了台積電之外,另外兩家芯片製造巨頭三星和英特爾也在去年宣布,將在歐洲多個國家建設半導體工廠。

去年10月份,韓國媒體援引三星官員的話表示,該公司希望加強車用半導體業務,為了對客戶提供供應保障,「三星需要在歐洲建廠,那裡有許多汽車製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

去年3月份,英特爾對外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歐洲投資超過330億歐元(約356億美元),在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波蘭和西班牙建立世界級的跨國半導體生態系統,來推動當地的芯片製造業發展。

根據投資計劃,英特爾將投資170億歐元在德國馬格德地區新建兩家半導體工廠。新工廠計劃採用英特爾最先進的芯片製造技術,將在2023年上半年開始動工,於2027年底投產。

同時,英特爾將在愛爾蘭投入120億歐元(約130億美元)以提升現有工廠的產能和服務能力。新的投資將現有製造空間擴大一倍,並將引入英特爾4代工藝技術。

英特爾的其它計劃還包括:在意大利投資45億歐元(約48.6億美元)建設一座最先進的半導體封裝工廠;在法國建立新的研發中心,使法國成為英特爾的高性能計算(HPC)與人工智能(AI)設計的歐洲總部;擴大在波蘭的實驗室,重點開發深度神經網絡、音頻、圖形、數據中心和雲計算領域的解決方案;並進一步加強與西班牙巴塞羅那超級計算中心的合作。

發現大型稀土礦 有望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除了歐洲半導體本土製造計劃迎來好消息外,新年剛開始,一個大型稀土礦床在歐洲被發現。

今年1月12日,瑞典礦業公司LKAB宣布,在基律納地區發現了歐洲最大的稀土金屬礦床。該礦床含有超過100萬噸的稀土氧化物。雖然LKAB補充說,至少需要10至15年才能開始開採該礦床並供應市場,但新稀土礦的發現為歐洲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開闢了道路。

稀土元素是製造電動車以及風力渦輪發電機必不可少的礦物。根據2020年的一份報告,歐盟99%的稀土元素都來自中國,而稀土供應多元化已成為歐盟實現安全供應鏈的一個關鍵目標。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2022年的歐盟國情咨文中表示,鋰和稀土元素將很快變得比石油和天然氣更重要,到2030年,歐盟對稀土的需求將增加5倍。馮德萊恩說:「我們正在經歷一場關鍵原材料供應和回收的全球競賽。」

馮德萊恩並表示,電池原材料的供應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地緣政治。歐洲在2010年就看到了這一點。當時,中共為脅迫東京釋放一名中國漁船船主,切斷了針對日本的稀土出口,並削減了對全球的稀土供應。

另外,加拿大的尼奧高性能材料公司(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在去年8月份以350萬美元獲得了格陵蘭島一個稀土礦的探礦權,礦石將運往位於東歐的愛沙尼亞進行加工生產。尼奧公司是目前歐洲供應鏈中唯一有能力分離磁鐵用稀土材料的公司。

車用電池產業鏈擴大中

作為電動車的重要市場,歐洲也在加快引入車用電池產業鏈,以便車企能就近獲取電池。

今年1月12日,印度塔塔汽車集團(Tata Motors)表示,該公司正考慮在歐洲建立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工廠。

塔塔汽車首席財務官P‧B‧巴拉吉(PB Balaji)在印度汽車展覽會上對媒體表示,塔塔集團旗下子公司捷豹路虎將成為新工廠的主要客戶。

去年上半年,荷蘭先進冶金集團的子公司AMG鋰業(AMG Lithium GmbH)及利維斯塔能源公司(Livista Energy)分別計劃在德國和英國建立一家鋰精煉廠,以供應電動車製造商。

另外,澳大利亞鋰礦商瓦肯能源公司(Vulcan Energy)也於去年在德國西南部獲取了1000多公里土地的許可。該公司計劃採取一種新技術生產鋰,這種技術可以直接利用地熱抽取富鋰鹵水、並提取鋰。

瓦肯公司已經與德國大眾、荷蘭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和法國雷諾(Renault)等汽車製造商,以及全球領先的材料回收技術公司優美科(Umicore)和LG Energy訂了5至6年內總量高達28.2萬噸的氫氧化鋰供應合同。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2022年十大國際及香港財經事件回顧
美經濟學家:中共若入侵台灣 將付巨大代價
台積電考慮在日本建第二廠 評估歐洲擴張計劃
2023全球經濟3大焦點 能源、晶片、台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