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防疫亂象:民眾不信政府 網上亂求醫

人氣 1436
標籤: ,

【大紀元2023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中共在防疫中反覆無常,無論是殘酷的清零政策,還是不負責的無計劃解封,中共都沒有考慮人民的生命安全,導致中國人對政府和衛生官員失去信任,開始在網上亂求醫,通過社交媒體尋求治療COVID-19病毒(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的所謂「偏方」。

去年年底,中共倉促取消清零政策,在短短幾週內引發疫情海嘯,導致感染人數迅速激增。病毒迄今仍在中國城鄉傳播,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藥物匱乏,特別是抗病毒藥短缺,火葬場不堪重負。隨著中共官員躺平,人們越來越多地向社交媒體尋求治療方法,導致錯誤信息甚至危險建議相應增加。

有關治療常見COVID疾病的查詢,從XBB亞變體是否會導致腹瀉到如何最好地治療肺炎,在中國互聯網上引發大量回應:如採用純素飲食、服用多種抗體,甚至從網紅那裡購買不確定的藥物等。

民眾對中共政府和官員的做法強烈反對

彭博社報導,中國人此舉是伴隨著對中共政府的強烈反對。

中共衛生官員關於新冠建議的新聞報導和社交媒體帖子經常受到質疑其可信度的抨擊,此前許多中共衛生專家警告新冠的危險,在短短幾週內中共取消清零政策後,這些官員立即改變立場,開始淡化新冠的嚴重性。

2021年12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舉行的科學論壇上為清零辯護,他說,奧密克戎(Omicron)讓世界慢慢意識到中國(中共)的做法是正確的。

中共在去年12月7日宣布取消清零政策,鍾在12月15日一次大學演講中說,奧密克戎的致死率僅為0.1%,與季節性流感相似,因此新冠可以簡單地稱為「感冒」。

中共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在2020年3月30日接受中共央視採訪時說,無症狀者「非常危險」,因為他們「一般不去做核酸檢測」。在去年12月9日,李蘭娟改口說,「雖然無症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但他們不是病人,所以沒有必要恐慌。」

民眾對中共官員一夜之間改口的方式的方案變得如此強烈,以至於今年1月早些時候,「我們建議專家停止提供建議」的口號成為微博上的熱門話題之一。

中國問題專家章家敦(Gordon Chang)說,中共面臨最危險的是信心危機。兩年來中共政權一直通過宣傳誇大病毒的威力,而現在又突然試圖說服民眾相信病毒就像流感一樣溫和。

「它怎麼能變化得這麼快?」北京居民Echo Ding對CNN說,「給我的感覺是,我們就像傻瓜一樣。」

健康信息不易獲取 導致悲劇

在對中共政府和官員極度不相信的前提下,一些中國人開始在網上尋找如何治療或不感染病毒的建議。在微博上搜索「預防新冠病毒」時,人們會看到鼻腔沖洗和「安宮牛黃丸」——通常用於治療中風的中藥。

缺乏準確、易於獲取的健康信息已經導致了悲劇。

在疫情席捲全中國後,由於中共沒有任何計劃和籌備,導致布洛芬等退燒藥普遍短缺。由於找不到此類藥物,內蒙古一個四口之家於去年12月中旬服用獸藥治療新冠病毒。他們的兩個孩子最終都遭受了嚴重肝損傷。

2022年2月,中共批准了Paxlovid使用許可,使其成為第一個進入大陸市場的外國新冠藥物。但中共國家醫療保障局1月8日宣布,不會將Paxlovid納入醫保,原因是輝瑞「報價過高」。

四川一家縣級醫院的醫生告訴《金融時報》,醫院無法獲得新冠藥物來治療不斷湧入的病人。直到上週,醫療人員只依靠發燒藥來照顧COVID患者。

康奈爾大學勞資關係學院(Cornell ILR School)講師埃利‧弗里德曼(Eli Friedman)此前對《金融時報》說,他們(中共)多年來進行封鎖和無休止的測試,但卻不願花錢讓人們普遍獲得有效治療。

民眾互助 很難重拾對中共衛生官員的信心

上海33歲的公關經理劉海蒂(Hetty Liu)在微信上與有醫學背景的朋友一起創建了幾個群組,以核實事實並發布準確的健康建議。

劉在約4,000名成員的聊天室中解決了常見的誤解,包括植物性飲食可以降低感染新冠的風險,以及所謂的「病毒拒之門外」掛繩的有效性,其中可能含有會導致呼吸問題的殺蟲劑。這些掛繩在拼多多上的銷量已達數萬件。

對劉來說,她的一些家庭成員也是在網上亂求醫的成員之一。「我無法阻止他們相信他們想要的東西。」她對彭博社說,「現在人們更容易受到感染,因為每個人都對新冠病毒感到非常焦慮。一切都很可怕,一切都是未知的。」

南洋理工大學通信與在線信息副教授Alton Chua談到中國人對中共政府建議的強烈反對時表示,「如果(中共)公共專家的信譽在未來備受矚目事件中一再受到損害,那麼我認為很難重拾信心。」他說。◇

責任編輯:葉紫微 #

相關新聞
疫情洶湧政府躺平 民眾互助 不再信任中共
武漢人:三親人染疫去世 領骨灰盒場面混亂
校友因參加白紙運動被抓 美大學發聲明表關切
中國多波移民潮 業內人士:習連任成最大因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