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員提法案 終止中共永久自由貿易地位

人氣 3494

【大紀元2023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戴芙若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泰德‧巴德(Ted Budd)、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和J‧D‧萬斯(J.D. Vance)週四(1月26日)提出了《中國貿易關係法》(China Trade Relations Act),旨在終止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地位。

2000年,在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推動下,經國會批准,中國獲得了美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2001年,在小布什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

由於批准了美國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從2001年到2018年,近400萬個美國工作崗位從美國經濟中消失,其中包括近300萬個國內製造業工作崗位,因為跨國公司很容易將工作崗位轉移到海外而沒有受到政府的處罰。

同一時期,至少有五萬家美國製造廠倒閉。

來自阿肯色州的國會參議員科頓的《中國貿易關係法》,將結束中國的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

根據傑克遜-瓦尼克修正案(Jackson-Vanik Amendment)的要求,這項立法將要求中國每年都必須通過總統批准,方能獲得最惠國待遇(MFN)。同時,該法案還將人權記錄和貿易濫用,作為取消最惠國待遇資格的因素。

「二十年來,共產主義中國一直享有永久最惠國待遇,這加劇了美國製造業工作崗位的流失。中國(中共)從一開始就不配獲得這種特權,今天的中國當然也不配得到。是時候保護美國的就業機會,讓中國共產黨對其強迫勞改營和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負責。」科頓說。

「中共關心一件事:破壞美國。美國沒有理由通過優惠待遇和『最惠國待遇』來幫助共產黨政府的貿易運作。」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參議員斯科特說,「現在是時候把美國的利益(而不是中共的)放在首位,並推翻這項過時的法律了。」

「中國共產黨不是美國的朋友,也不是世界上一股向善的力量。從侵犯人權到盜竊美國的工作崗位和知識產權,中共必須承擔責任。反擊中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頒布科頓參議員的法案,以終止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參議員巴德說。

「在俄亥俄州,自二十年前國會犯下給予中國特殊貿易特權的災難性錯誤以來,我們已經失去了超過13萬個工作崗位。我親眼目睹了這次失業帶來的破壞性影響,我知道我們早該採取行動來扭轉這種趨勢。這項立法是捍衛美國就業和振興我們國內製造能力的有力一步。」來自俄亥俄州、2022年11月新當選參議員的萬斯說。

背景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兩國就中國入世達成雙邊貿易協議。中共同意廣泛地開放農業、電信等一系列國內市場作為前提條件。美國國會則必須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保證協議的順利執行。因為(關稅和貿易協定)規定「成員之問應相互結予對方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否則,有關權利和義務互不適用」。

2000年3月8日,柯林頓政府向國會提出了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的《2000年美中關係法》(U.S.–China Relations Act of 2000)。

2000年3月25日,美國眾議院在經過長選7個多小時的激烈辯論之後,以237票對197票的表決結果,通過了對華PNTR法案。9月19日,該法案在參議院以83票對15票通過。10月10日,柯林頓總統簽字生效。

根據這項法案,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美國將終止按1974年貿易法中有關條款,對中國最惠國待遇進行年度審議的做法,與中國建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

給予中國這一貿易地位促成了「中國貿易衝擊」,在2001年後摧毀了200萬美國就業機會。它還導致對中國的商業投資激增,使中共變得更加強大和危險。

《中國貿易關係法》

《中國貿易關係法》將取消中國的永久最惠國待遇並恢復到2001年之前的狀態,即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必須每年由總統決定更新。國會可以通過一項不贊成的聯合決議,推翻總統延長最惠國待遇的決定。

該法案還將擴大傑克遜-瓦尼克修正案中侵犯人權和貿易的清單,如果沒有總統豁免,該修正案將取消中國獲得最惠國待遇的資格。在沒有總統豁免的情況下,將使中國沒有資格獲得最惠國待遇的濫用行為如下:

  • 使用或提供使用奴隸勞工;
  • 經營「職業培訓和教育中心」或其它違背人們意願的集中營;
  • 執行或以其它方式命令強制流產或絕育程序;
  • 未經同意摘取囚犯的器官;
  • 阻礙宗教自由;
  • 恐嚇或騷擾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中國公民;或者
  • 從事針對美國的系統性經濟間諜活動,包括盜竊美國人的知識產權。◇

責任編輯:李寰宇#

相關新聞
美議員擬提法案 阻國防承包商使用中國稀土
美參院通過中國競爭法案 提振半導體產業
美通過降通脹法案 要車企結束依賴中國電池
克魯茲提法案 終止美向中國出售戰略石油儲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