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良醫救人 仁心仁術得福報

文/劉曉
古代良醫醫術高超且具備醫德,仁心仁術。(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0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古人重德行,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如醫生要講醫德,商人要講商德,官員要講官德等。東漢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圍繞「醫乃仁術」進行了精闢的闡述。

唐朝神醫孫思邈亦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明確提出了「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並在《大醫習業》、《大醫精誠》中強調醫生要以救人疾苦為己任。

縱觀二十四史以及歷代筆記、地方誌等典籍,記載了不少醫術高超且具備醫德的醫生。

奉賢名醫何澄救人拒色 上天予以嘉獎

從元末至明清,莊家行(今上海奉賢縣西莊行鎮)的何氏是遠近聞名的名醫世家,均醫術高超,在地方誌中所記載的何氏名醫有十多人。何氏第一代名醫叫何天祥,是鎮江名醫何彥猷第七代傳人。他治好了許多疑難雜症,而且醫德高尚,對於家庭有困難的患者,只收很少的藥費,有的甚至不取分文。清光緒《重修奉賢縣誌》中說他是「以刀圭濟世」。

而何天祥的從孫何澄,是明代名醫。他同樣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他從來不接受家境貧寒患者的酬金,反而在遇到揭不開鍋的窮人時,會拿出富裕患者的酬金來接濟。患者無論住在遠近,只要前來相請,都會上門診治。

與何澄住在同一個鎮子的孫勉之長期患病臥床,請了許多醫生治療都未見效,後來他的家人請來何澄為他治療。何澄多次登門,仔細了解病情,對症下藥,孫勉之服藥不久就有了起色。一天,在何澄上門複診時,孫妻將他引入內室,對他說:「因為妾的夫君久病,家中東西早已經盡數典當,如今付不起您的診費。為了感謝您,妾身願為酬勞。」何澄正色拒絕道:「夫人千萬不要如此,您的丈夫只需安心調養,必然痊癒。此舉不僅讓在下會成為小人,而且夫人也不再是賢婦啊。」不得已而為之的孫妻羞慚而退。不久後,孫勉之痊癒。

就在何澄拒色的當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中有神人對他說;「汝醫藥有力,而不以此亂良人婦,上帝嘉汝,命賜錢三千貫,官一資。」意思是說其醫術高明救人不說,還不攜此行亂,反而拒色,上帝對此予以嘉獎,賜錢三千貫,還封贈官職。不久,當朝太子得了重病,太醫院太醫找不到病根,束手無策。皇帝就下詔書向民間召集良醫為太子治病。何澄應詔赴京,並治好了太子的病。因此,皇帝賜他為震府良醫正,拿二品俸祿,賞錢三千貫,其賞錢果然與夢中神言一樣。

臨安良醫張彥明得神護

明代臨安(今杭州)有一位名醫,名叫張彥明。他也是一位醫術高超,心懷仁心的醫者。遇到貧窮的患者看病時,他不但不收診費,還用自己的錢周濟。無論晝夜寒暑,遠近親疏,富貴貧賤,只要患者需要,他都馬上前往。

一天深夜,正下著大雪,有病患的家人來相請。張彥明的家人看天氣十分糟糕,就勸他不要前往。張彥明說道:「病人生死就在呼吸間,如果不是很急,怎麼會在這樣的天氣上門呢?」遂穿上衣服跟隨前往。

後來的一天,城中起大火,張家住宅所在的區域也在火勢範圍,但令人驚詫的是,張家四周的房子都被燒毀了,唯獨張家的房子毫髮無損。這不是冥冥中有神在護佑嗎?應該是張彥明積了大德,他的後世子孫也出了不少顯貴的人物。

可以說,醫術高超的仁醫歷朝歷代都有不少,他們的所做所為很好的詮釋了「醫乃仁術」,而當下的醫生還有多少明白的呢?

參考資料:

《重修奉賢縣誌》
《江蘇歷代醫人志》
《寰球名人德育寶鑑》@*#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您聽說誰家剛剛誕生了一個「千金」,當即知道這家的新生嬰兒是個女孩。說起千金的話題,這裏邊還有不少趣聞,不僅指貨幣,也曾指男孩,那什麽時候專稱發生了改變?
  • 春秋時函谷關的關令尹喜,一日,望見紫氣東來,用占風術得知將有神仙經過;孔子東遊時,遇見兩個兒童爭辯太陽的遠近。
  • 北宋時的沈義倫擁有清高的節操;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展現寬大敦厚的風範。
  • 劉聰有個兒子叫劉約,一天昏死了過去,但手指一直是溫熱的,沒有僵硬,所以一直沒有殯葬。過了幾天,劉約竟又活了過來。劉約講述了他昏迷時,元神離體所經歷的奇聞。
  •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的養子,33歲的趙昚,面對十個美貌的宮娥,守住了禮節,經住了考驗,得到了太子之位。
  • 中藥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質。(Shutterstock)
    和凝和狄仁傑都是古時德才兼備的宰相,能重視人才,提拔後進。和凝以范質繼承自己衣缽,可見和凝能賞識賢才,有提拔後起之秀的雅量。狄仁傑以元行沖作為規勸自己過失的一味藥材,可見狄仁傑能珍惜賢才,並有接納諫言的雅量。
  • 李靖雖為名將,但人間將相也只是龍族之奴,世上名利轉眼即逝,有沒有都無妨。而人們必須順天行事,照規矩辦事,否則好心反而會害了人。做人應盡孝道,王崇孝感天地,因而遇難呈祥。然而人世有其因緣,凡事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當世緣已盡也是天意,不如就隨其自然、節哀順變吧!
  • 荀巨伯長途跋涉到遠方探望生重病的朋友,正值戰亂,荀巨伯沒有捨棄朋友而去,並且願意犧牲自己保全友人。敵軍被感動,於是率軍撤回,他的義舉使得全郡城的財物和人命得以保全。許叔微家境貧苦,自知無力施捨救助他人,便刻苦學醫,以醫術救人。建炎初年,瘟疫流行,許叔微以精湛的醫術活人無數。
  • 明武宗命令泗州進獻幾十名善長歌舞的美女,汪應軫智慧應對,於是明武宗下詔泗州暫停進獻美女。
  • 西晉的蔡子尼是陳留郡的的名士,北宋的劉少逸被稱為神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