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看不見的地方

作者:方靜
秧苗要長期歷經風吹日曬、冷雨寒霜淬鍊,才得以豐盈飽滿、結實纍纍。(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02
【字號】    
   標籤: tags: , ,

去年中秋過後種的十株長紅木,已經來來回回抽新芽很多遍了!這種彩葉植物,色葉很快的由鮮紅轉為暗紅再轉為綠色,朝氣蓬勃、生趣盎然的景象,好看極了!

然而,唯有一株幾個月來毫無動靜,而且部份葉尖還有些枯黃、乾癟。任憑其他的「夥伴們」如火如荼、熱鬧非凡的滋長、茁壯,「它」卻無聲無息、寂然不動,彷彿周遭的一切都不相干似的,這個狀況,著實令人納悶。

同樣的時間、地點,如常的灌溉、施肥,為何兩者的結果大異其趣?我決定一探究竟,鬆土、挖掘深入根部,發現此處有一團爛泥,所以導致排水不良、長年潮濕,故而妨礙了成長。原來,在看不見的地方,竟然有這麼多蹊蹺。

此時,突然想到,長期以來一巷相隔、數米之外堂姊的菜園內,她所栽種的瓜果和作物無不枝繁葉茂、鬱鬱蔥蔥;而我們這邊卻總是難以開花、結果,原因是它的基底是早年堆放柴薪之所,在看不見的地方有很多腐植土,為莊稼提供很多養分。

在繁忙、匆促中,人們大多以眼見為憑,很容易忽視看不見的地方;然而,這往往是關鍵所在。這個關鍵,可能是失敗的癥結,找出癥結才能夠對症下藥,徹底解決問題;這個關鍵,也可能是成功的要素,具備要素方足以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揠苗助長的宋國農夫,費盡心思希望能早早有收成,他每天下田辛勤工作,甚至「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結果「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其中,他輕忽了一個看不見的地方──秧苗要長期歷經風吹日曬、冷雨寒霜淬鍊,才得以豐盈飽滿、結實纍纍。

品茗者都知道,高山茶清新甘醇、餘韻綿長,因為它生長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茶園,是我們平常看不見的地方。那裡早晚雲霧繚繞、日夜溫差很大,茶樹長年在此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因此葉片柔軟厚實、膠質濃郁,有淡淡的果香和清香,讓人回味無窮。

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換土、整理後的長紅木,葉尖已長出幾點淺紅色新芽,相信只要假以時日,一定能夠大顯風姿!@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裡要和大家談的「孟子的氣」,其中的氣字,不是指生氣的氣,而是指一種精神修養上的「浩然之氣」。
  • 從小莫扎特的家庭充著滿音樂氣氛,父親雷歐波德.莫扎特在薩爾茲堡大主教的宮廷內擔任管弦樂的副隊長,也是一位音樂教育者,他的著作《基礎小提琴演奏法》至今還佔有一席之地。雖然,後世對莫扎特的父親揠苗助長的栽培方式有所責難,但是不可否認的,如果沒有這位父親的慧眼和用心,莫扎特也不一定能成為莫扎特。
  • 天氣日漸寒冷,晝夜溫差大,過敏性體質的小朋友很容易出現鼻塞、鼻炎,甚至引發至氣喘,以致出現夜間睡不好覺,白天沒精神、易疲倦、胃口差等症狀。這讓很多家長焦慮不安,看醫生、吃西藥只能暫時緩解症狀,天氣一變,症狀反反復復不能徹底解決。
  • 宇宙浩瀚無垠,像地球這樣的星球都只是其中的一顆小小塵埃。科學家最近發現一道由星系組成的巨牆,橫跨10億光年,其質量至少為銀河系的1萬倍,這是人類迄今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結構。
  • 天下父母心,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優秀,但是如何才能走進孩子的心裡,並在適當的時機提供孩子們幫助卻是不少父母的難題。今天要分享的是一名父親如何透過幾個簡單的問題,來關心女兒並拉近彼此間的相處方式,希望能對身為父母的你有所幫助。
  • 最後丁母開了口:「久聞賢姪名望,就欲聯姻,未得其便;不意賢姪今日降臨寒舍,實乃彩絲繫足,美滿良緣。又知賢姪並無親眷,又請誰來相看,必要推諉;故此將小女激誘出來比劍,彼此一會。」話說得明白,展昭也認是姻緣,便拜了丁母,又與兆蘭兆蕙互拜,將巨闕湛盧二劍作為定禮彼此換了。俗話說緣訂三生,成就此生眷屬實在不易,俠義配賢淑終成佳話。
  • 眼見為憑一定準確嗎?在某些情況下,眼睛所接收到的物理訊息與大腦解讀的結果不同,就容易使人產生視錯覺。日本明治大學工程學教授杉原厚吉(Kokichi Sugihara)設計了一個看似簡單的旋轉箭頭,但無論它怎麼旋轉,箭頭看起來都指向右方,讓人不禁懷疑自己的眼睛。
  • 反面思考, 正面思考, 孫子兵法
    時間有時候是短利長害,有時候是短害長利,如果只侷限在眼前看利害,不從發展的角度看,就會錯看,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對我們人生規劃很重要,對投資人也是一樣,投資市場常有短空長多,或是短多長空的現象,不能參透這個時間因素,就會掌握不到發展的方向,就很難獲利。
  • 人類發展到今天,環境已遭受到嚴重的的破壞,科學的進步改造了世界,也陷入了自己創造的危險中。首先遭殃的,是人人需要的飲食問題,嚴重者,各類重金屬、化學藥劑等殘留物侵入動植物,再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
  • 元代四大醫學大家之一李杲的醫術高明,尤其在治療傷寒、癬疽和眼疾等方面功效突出。他不以醫為生,而以醫人為重,他為何總是能看入別家看不到的病症癥結,屢立奇功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