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好雨知時節 雨水潤物細無聲

作者:允嘉徽
杜甫說「春花不愁不爛漫」,杏花爛熳開山城,是二十四節氣雨水時節的代表花。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628
【字號】    
   標籤: tags: , ,

雨水節氣跟在立春之後而來,是黃曆一月的中氣,也是初春的第二個節氣。杜甫《春夜喜雨》詩吟:「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雨帶給生命生機的,大功希聲,潤物細無聲!

《逸周書‧時訓解》傳述雨水時節在中原的天地人間景象:「雨水之日,獺祭魚,又五日,鴻雁來,又五日,草木萌動。」天地違和,人間多亂象:「獺不祭魚,國多盜賊,鴻雁不來,遠人不服,草木不萌動,果疏不熟。」

「雨水之日,獺祭魚」,表示可以捕到魚了。

水獺是喜愛吃魚的動物。春風解凍,雨水節氣魚上冰,水獺開始捕魚了,它們將捕到的魚陳列岸邊,井井有條如同陳列祭祀的供品,像是「獺祭魚」一般。

古代掌山澤之官就把獺祭魚當作入澤捕魚的信號。(《禮記·王制》記載:「獺祭魚,然後虞人(掌山澤之官)入澤梁。」)
天地間萬物有靈,古人認為「獺祭魚」是向天地表達謝意,人更不能忘恩,《後漢書·祭祀上》就說:「豺獺知祭祀,而況人乎!」

「獺祭魚」給人深刻的印象,就用到了文人身上。傳說唐代有名的詩人李商隱作詩為文時,常常檢閱很多的書史,資料鱗次堆積在書案左右,當時人就以「獺祭魚」來形容。後來「獺祭魚」就成了一則典故了。(宋‧吳炯《五總志》)

雨水後五日,鴻雁來。

春氣暖鴻雁先知,鴻雁飛到溫帶大地。從彼地到此地,鴻雁傳書留下感人的故事。漢昭帝初年,匈奴與漢和親,漢請匈奴釋放被扣押十九年的蘇武,匈奴謊稱蘇武已死。漢使告訴單于,說漢天子在上林中射獵得鴻雁,雁足繫著帛書,寫著蘇武等在某澤中。匈奴不得已只好釋放蘇武。(見《漢書‧卷五四‧蘇建傳》)

《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鴻雁哀鳴,比喻小民(老百姓)之失所。」提到「鴻雁哀鳴」,就讓人聯想到災民嗷嗷待哺的慘狀。在當下的疫情中,鐵幕更比大疫無情,「鴻雁哀鳴」之悲何其深刻!

雨水後十日,草木萌動。

雨水時節杏花春! (Pixabay)

雨水會萌發草木,最後會讓果蔬成熟。雨水這一場春的洗禮,對一年中的農作物收成是極為重要的恩典。所以農諺說:「雨水連綿是豐年,農夫不用力耕田。」雨水時節下雨,預兆年成豐收;又說:「雨水有雨莊稼好,大麥小麥粒粒飽」,雨水節氣下雨順應天時,將會帶來大麥小麥收成好。

春天雨水中,「野田既雨水皆滿,山路無風花自香」(南宋‧王炎《旅中思家》),大自然花香舒暢人心,自然之美不勝收藏。杜甫說「春花不愁不爛漫」,只要是春,無花不美。「春花」與「秋月」都是生命中美好的時光與景物。什麼花是雨水時節的春花代表呢?

雨水的春天是屬於杏花的,杏花點綴初春的原野,花開爛漫滿山城、映村塢,織出春天的風情,留在記憶中依稀難忘: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稀映村塢,爛熳開山城。(南北朝庾信《杏花詩》)

油菜花也是春天的花,是菜花的代表,在唐代已經很有「名望」了。「百畝庭中半是薹,桃花浄盡菜花開」。」(劉禹錫《再游玄都觀》)油菜花又叫蕓薹菜、胡菜都,表明出身塞外胡地,這種菜很強韌,經冬歷霜雪而無傷。「本根來朔塞,今日盛東吳」,為煙雨江南添了清娛勝景。現代研究油菜,發現它的營養豐富又多元,也是血液的清道夫,又具有膳食纖維,有利於體內腸道的清理,是春天的一道好春蔬。藥王孫思邈親身驗證油菜可治療游丹腫,取油菜葉搗敷「隨手即消,其驗如神」。

春花爛漫,怎樣能得坐看百花開落遍,一心不動呢?

一春風雨水平湖,更覺湖心月榭孤。
坐看百花開落遍,依然山色對清盧。
(張栻《城南即事 其二》)

雨水時節,得雨灑遍山水,灑遍塵緣,洗淨出一雙明亮不蒙塵垢、黑白分明的眼睛,靜觀百花開落遍,一心無垢。@*

─點閱【二十四節氣】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您聽說誰家剛剛誕生了一個「千金」,當即知道這家的新生嬰兒是個女孩。說起千金的話題,這裏邊還有不少趣聞,不僅指貨幣,也曾指男孩,那什麽時候專稱發生了改變?
  • 母親節讓人想起康乃馨。在中國歷史上,其實早就有代表母親的花了,比康乃馨更是悠久,那是什麼呢?中華文化的母親節很有特色!
  • 常言形容人「病入膏肓」,或說「病在膏肓」是指一個人已經無藥可救了。病勢已入膏肓,命將危矣!膏肓是在人體的什麼地方?為什麼「病入膏肓」就無藥可救?這成語是出自哪本古籍?
  • 滿族,格格,清朝,夏瓊芬
    華夏民族每個人的靈魂深處都有著古老的記憶,這記憶來自秦漢三國、唐宋明清。五千年間,每一朝代都遺留下豐富的文化,鐫刻在華夏民族的基因裡。您或許曾想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看一看歷史的朝代中是否有您前世的身影,那麼在此之前,您應當獲得適量的知識儲備,以免在古代社會裡不小心冒犯了君子、唐突了佳人。
  • 古人說感恩報德至死不忘!陰間的鬼也知恩圖報,史書上有記載。從另方面來說,人做的好事、善事,也不會白做,可能在什麼關鍵時刻、或關鍵的事情上就得到令自己意外的好回報。
  • 常吃韭菜可以增進體力、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緩解手腳冰冷、下腹疼痛。(胡乃文開講提供)
    古人感應四時的變化,用一幅春日裡的好景緻——「翦春韭」為名,留下詩情畫意的厚誼。杜甫在《贈衛八處士》詩中留下「夜雨翦春韭」的情味,然而傳下「雨翦春韭」典故的人不是杜甫,那麼杜甫承傳自誰呢?
  • 元宵節能不想起吃「元宵」?!為何湯圓叫「元宵」?北方才叫湯圓為「元宵」嗎?追溯元宵或圓子、湯圓的源頭,可以溯源到何時呢?一顆元宵湯圓承載的歷史超乎你的想像!
  •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燈謎就是這樣的一種文化娛樂,事實上燈謎的內涵包羅萬象。製燈謎、猜燈謎盛行於歷代,燈謎的起源和一些名人、文學家聯繫在一起,他們都是誰呢?為什麼愛上燈謎也能讓人考場順利呢?
  • 黃曆二月春雷響,驚醒地下的蟄蟲出洞,這是陰陽循環的常態;早發的「冬雷」則是反常的天候現象。自古以來,人們就觀察到這個現象。這種反常的天候只是氣象上的表現嗎?還是和世間人事的治亂有所對應呢?有無應驗的實證呢?古書上和民間累積的經驗以及氣象學觀測,很早就觀察到了「冬雷」這種異常的天候現象,並且有一些說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