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詮釋了為人繼母之道

文/劉曉
圖為《文選樓叢書》本《新刊古列女傳》之《齊義繼母》。(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873
【字號】    
   標籤: tags: ,

明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呂坤曾編撰了《閨範》一書。「閨範」,意指女子應遵守的道德規範。書中專門講了為母之道,在他看來,身為親生母親,最為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教育子女,而不是溺愛姑息;但身為繼母,最為重要的是慈愛,而不能嫌棄厭惡繼子女。因此,古往今來,「慈母不傳,而慈繼母傳」。

戰國齊義繼母重諾捨親子救繼子

戰國齊國齊宣王時期,有一天當街發生了打鬥致死案,死者身旁站立的兄弟二人,被官府懷疑其中一人是凶手。於是兩人都被帶回官府調查。

在審問中,哥哥說是自己殺的人,弟弟也說是自己殺的人。地方官無法決斷,就上報給了宣王。齊宣王說道:「如果都赦免,那麼就是放縱了有罪之人;如果都判定有罪,則不免傷及無辜。」於是派人詢問他們的母親,看看母親是怎麼想的。

母親含淚回覆說:「請殺弟弟吧。」派去的官吏問是何原因,母親道:「弟弟是我的親生兒子。哥哥是夫君前妻之子。夫君在病逝前曾囑咐我善待長子,我既然已經做了承諾,就一定要做到,怎麼可以忘記?殺兄活弟,是廢棄公義;背言忘信,是欺騙死者啊。」

母親邊說邊流淚,淚水沾滿了衣襟。顯然,她內心雖然不捨幼子,但為了守諾,為了公義,她還是忍痛割愛。

官吏將母親的答覆回覆齊宣王後,齊宣王十分感慨,將兩子全部赦免,並尊他們的母親為「義母」。

呂坤對此評價認為,通常繼母視繼子為仇人,因為他不僅比自己的兒子年長,還要分享家產。此外,還要擔心自己的兒子是否會因為利益糾葛而被害。因此即便繼子孝順恭敬,繼母卻未必肯體諒體察其心,又何況能做到肯犧牲自己兒子的性命而救繼子呢?這樣的大義繼母,既是賢妻,又是慈母,千百年過去了,依舊能讓人淚目啊。

珠崖二義 為世所傳

漢武帝在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國,又渡海征服了海南島後,於次年在島上設立珠崖、儋耳二郡。

某年,珠崖令身死,他的後妻帶著9歲的兒子和13歲的前妻之女初,相攜扶棺返鄉。因為海南盛產珍珠,珠崖令後妻喜歡將串起來的珍珠繫在手臂上。不過,根據當時的法律,攜帶珍珠進入內地的人要被處死,所以珠崖令後妻就在回去前將珍珠鏈扔掉了。

然而,她9歲的兒子並不知曉情況,因為他也喜歡珍珠,所以又將母親扔掉的珍珠撿了回來,放在母親的梳妝匣中。對此,家裡無人知曉。

等一行人到了關卡,守關兵卒照例搜查行李,在母親的梳妝匣中找到了10顆珍珠。守關官吏遂問他們「誰要承擔罪責?」初環顧左右,心中以為是繼母放在梳妝匣中,她不忍幼弟失去母親,便承認是自己在繼母丟棄後,撿回來放置的,繼母並不知曉。

初的繼母聽初這麼說,馬上上前問初究竟是怎麼回事,初依舊承認是自己看見母親丟棄而撿回來並放在匣子中的。繼母以為初說的都是事實,但心中不忍繼女擔責,便對守吏說:「懇請您稍等片刻寫判決書,我的女兒確實不知內情。這些珍珠是我當初繫在手臂上的,夫君不幸過世後,我就解了下來,放在匣子中。因為送夫君棺槨還鄉,路途遙遠,我們一行都是弱小之人,事情繁多,所以我忘記將珍珠取出丟掉。因此我應承擔罪責。」

聽繼母這樣說,在旁的初仍堅持說是自己所為。繼母則阻止初,堅稱是自己所為,說著竟然泣不成聲。初繼續說道:「夫人是因為哀憐失去親生父母的我才這樣說的,但夫人的確不知情啊。」說著自己也哭了起來,隨行的人也不禁哭了起來,場面哀傷感人,圍觀者無不為之酸鼻流淚。

那名執筆要寫判決書的官吏也深受感動,竟然寫不出一個字。低頭垂淚片刻,官吏終不忍加罪,遂說道:「母子有義如此,我怎麼能判其有罪?況且二人推讓爭死,互相保全,又如何知曉誰做了此事呢?」於是下令將珍珠丟棄,讓母女一行通關而去。之後,大家才知曉原來是小兒子所為。

聽說這件事的人都稱讚繼母與繼女有義,說「二義如此,為世所傳」。呂坤亦感歎道:「此天理人情之至也,可泣鬼神,可貫金石,可及豚魚,可化盜賊……而繼母之賢,晚世所希,惜也史逸其姓耳。」

李穆姜慈愛溫仁感動繼子

李穆姜是東漢末年漢中人程文矩的後妻,她生有兩個兒子,長子程淮、次子程基。而程文矩的前妻留下了四個兒子,分別叫程興、程敦、程覲和程豫。

後來,程文矩在安眾縣(今河南鄧縣東)任縣令時死於任上,李穆姜承擔起了撫育六個兒子的責任。程興、程敦等四兄弟覺得穆姜非親生母親,一定不會真心對待他們,因此處處與她作對,不服從她的管教。穆姜非但沒有惡語相向,反而對他們更加慈愛溫仁,衣食住行花費都超過自己的親生兒子。

有人為李穆姜不平,問她:「你這四個繼子如此過分,你為什麼還對他們這樣慈愛?」李穆姜答道:「他們沒有親生母親,我的兒子有,假設我的兒子不孝,身為母親會忍心棄之不顧嗎?」

一天,長子程興生了重病,李穆姜親自熬藥餵飯,悉心照料,日漸憂勞憔悴。程興將這一切都看在眼中,內心深受觸動。

待他病好後,程興對三個弟弟說:「繼母慈仁,出自天性。我們兄弟不識養恩,禽獸不如。我們的罪孽太重了。」於是四人前往縣衙,陳述繼母之德,講述自身之過,乞求懲罰。

難以決斷的縣令將此事報告給了郡守,郡守遂下令旌表李穆姜,並免除了他們家的徭役,鼓勵四子改過自新。

李穆姜的六個兒子後來都成為了孝子,其中五個因品行端方,都受州郡舉薦,擔任了公職。李穆姜的次子程基,則曾任南郡太守。

賢淑的李穆姜活到了80多歲,臨終前對孩子們說:「你們的舅父李伯度,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他主張薄葬,你們應當遵循他的教導,不要隨俗,增加我的心理負擔。」兒子們都沒有違背母親的意願。

參考資料:

《列女傳補註》
《後漢書‧列女傳》
《閨範》
《家範‧卷三》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您聽說誰家剛剛誕生了一個「千金」,當即知道這家的新生嬰兒是個女孩。說起千金的話題,這裏邊還有不少趣聞,不僅指貨幣,也曾指男孩,那什麽時候專稱發生了改變?
  • 春秋時函谷關的關令尹喜,一日,望見紫氣東來,用占風術得知將有神仙經過;孔子東遊時,遇見兩個兒童爭辯太陽的遠近。
  • 北宋時的沈義倫擁有清高的節操;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展現寬大敦厚的風範。
  • 劉聰有個兒子叫劉約,一天昏死了過去,但手指一直是溫熱的,沒有僵硬,所以一直沒有殯葬。過了幾天,劉約竟又活了過來。劉約講述了他昏迷時,元神離體所經歷的奇聞。
  •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的養子,33歲的趙昚,面對十個美貌的宮娥,守住了禮節,經住了考驗,得到了太子之位。
  • 中藥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質。(Shutterstock)
    和凝和狄仁傑都是古時德才兼備的宰相,能重視人才,提拔後進。和凝以范質繼承自己衣缽,可見和凝能賞識賢才,有提拔後起之秀的雅量。狄仁傑以元行沖作為規勸自己過失的一味藥材,可見狄仁傑能珍惜賢才,並有接納諫言的雅量。
  • 李靖雖為名將,但人間將相也只是龍族之奴,世上名利轉眼即逝,有沒有都無妨。而人們必須順天行事,照規矩辦事,否則好心反而會害了人。做人應盡孝道,王崇孝感天地,因而遇難呈祥。然而人世有其因緣,凡事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當世緣已盡也是天意,不如就隨其自然、節哀順變吧!
  • 荀巨伯長途跋涉到遠方探望生重病的朋友,正值戰亂,荀巨伯沒有捨棄朋友而去,並且願意犧牲自己保全友人。敵軍被感動,於是率軍撤回,他的義舉使得全郡城的財物和人命得以保全。許叔微家境貧苦,自知無力施捨救助他人,便刻苦學醫,以醫術救人。建炎初年,瘟疫流行,許叔微以精湛的醫術活人無數。
  • 明武宗命令泗州進獻幾十名善長歌舞的美女,汪應軫智慧應對,於是明武宗下詔泗州暫停進獻美女。
  • 西晉的蔡子尼是陳留郡的的名士,北宋的劉少逸被稱為神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