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小偷報答恩人 風水寶地相送

作者:泰源整理
風水寶地真能庇蔭後代嗎?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781
【字號】    
   標籤: tags:

明朝時,山西有位陳翁,家道清貧以教書授徒為生,年過四十而無兒子。多年來教學得到學生所交納的學費,共積蓄了銀子四、五十兩,他把它們鎔成銀錠十餘枚,每夜燈下,一一摩挲,聊以自娛。其妻常取笑他,他亦不以為然。

同村有族人子弟某甲,生活艱難無以自存。一向以來他知道陳翁家有積蓄,曾爬上窗口偷看,想將銀錠偷走,但苦於無機會。一天夜晚,陳妻開門去廁所,某甲乘機潛入屋內。他早就熟知銀錠藏在被褥之下,急忙探手暗中摸索。

陳翁雖然躺在床上了,但仍未睡熟,覺得好像有人探手在床上摸索,就從炕爐點著火查看,見是族人某甲,大驚,乃熄掉燭火,低聲問道:「你這是幹什麼?竟然做出此等醜事,為宗族丟臉!」此人又驚又愧,回答說:「已近年關,飢寒交迫,實在是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陳翁說:「好吧,那我就原諒你一次。」於是將所有積蓄的銀錠都給了他,便令他:「快些回去,今後好自為之,這次我不會對外人說你偷竊的。」某甲來不及叩謝,拿起銀錠匆匆離去。

然後陳翁大聲呼喊:「有賊!」妻子聽聞後急急返回,問:「什麼事?」陳翁說:「剛剛有賊入室,現在已經驚慌逃走了,未知是否有失去財物?」叫妻子拿燭火去察看。陳妻見失去了所有積蓄的銀子,感到十分懊喪。陳翁反而安慰妻子說「錢財得失都是命中注定的。」當時陳翁苦於沒有繼承的人,自這以後,陳妻忽然有孕接連生了幾個兒子,家境亦漸漸富裕起來。

某甲自得銀錠後,勤儉經營,居然小康,置地娶妻,其妻甚賢。他經常向妻子講述舊事,想報答陳翁的大德,但一直苦於未得機會。有一年,秋收的日子將到,某甲為防止盜賊偷稻穀,在夜間起來巡視。當時明月照大地,如同白天,見有二人在田間的小路上匆匆忙忙地走著,某甲以為是來偷稻穀的,便屏住呼吸偷偷地察看。但聽到他們兩人低聲絮語,一人說:「在這裡。」另一人分辨說:「不對,不對,我測得最精確,應該在這裡而不是那裡,你如果不信,可以試下在這裡插一樹枝,如十日後樹枝不枯死,便可驗明真假。」那人說:「好吧。」於是折了一枝樹枝插在地上後離去。

某甲知道了原來這兩人是風水師,為尋找風水吉穴來的。急忙走到他們插枝的地方,原來是自己新置的土地,便留心觀察。果然十日後樹枝不枯,大喜,回來後與妻子商量,準備將過世的祖上親人葬在這裡。妻阻止他說:「我等平民百姓,突然間得到風水好的墳地,恐怕福德不足、難以承受。你經常說想報答陳翁的大德,聽聞陳翁所葬親人的墓地不吉,想謀求改葬,不如將此穴贈給他,我們的親人附葬在旁邊就可以了。」某甲說:「你說得很對,但陳翁是忠厚長者,如果是明言相贈,他肯定不會接受,怎麼辦?」

夫妻倆想了很久,某甲忽然跳起來,拍著妻子的背部,笑著說:「我有辦法了。陳翁昔日埋葬親人,掘的穴不深,當時我親眼所見。趁夜深人靜,我倆偷偷為他遷葬,然後仍將舊穴填好,不讓陳翁知道,這不就行了嗎?」妻子說:「好!」於是如所言處置完畢,而陳翁果然不知道。

過了一年陳翁得了孫子起名叫陳敬。後來順治帝賜「廷」字,改名陳廷敬。果然少年登第,二十歲就考中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祕書院檢討,曾經教導康熙帝。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內閣學士、經筵講官、禮部侍郎,歷任左都御史、工戶二部尚書。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擔任《康熙字典》總修官。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逝,時年七十五,諡號文貞。

當陳翁百歲之年,仍精神健旺。每年的春、秋祭祀,仍然在舊的墓穴舉行,所有見過此墓穴的風水師和術者,都說此地子孫不當發跡。又有人為陳翁出主意,說某甲有塊地最吉,如想改葬,這塊地就是最理想的地方了。陳翁亦很想得到它,但因為以前的事,恐防某甲介意,反而不好意思出聲,只好另擇幾處,但都說不吉。不得已,託人放風試探某甲,某甲笑著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早就為陳翁家的墓穴改葬在這裡很久了。」

於是某甲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來人,請他轉告陳翁。陳翁十分感激,親自前往致謝,並酬予重金,某甲不受。再請風水師來相之,都說是封候拜相的吉地。於是採石封墓,氣象更加尊貴。不數年,陳廷敬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果如風水師所說的那樣。

資料來源:《里乘》@*#

─點閱【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道光十五年(1835年)栗毓美為河南山東河道總督,他一生最大功績就是治水,民間為他修建了祠廟,拜他為「河神」,稱為「栗大王」,他也成為歷史上最後一位黃河河神。平時他在家中或外出時,必定會帶著一個小木牌和一件赤褐色的衣服,小木牌上沒有名字,只是寫著「恩太太」三個字,這背後有什麼感人的故事?
  • 姚老闆對馮皮匠說:「你們的起居飲食都不用愁,一切皆由我供應;兄弟您也不需要再勞累了,您將嫂子迎來,和我們一起居住,我們將一起經營這個合業,不用再有別的憂慮了。」馮皮匠為何能得到這個福分呢?
  • 一個人的錢財不是越多越好,要和自己命中的福分相匹配。如果一個人的命是註定只能載重五十噸重的船,但他憑努力、才能或時勢、機遇而發了個一千噸重的大財,船輕財重,這樣的船就行不遠,稍有風吹雨打,船身就會傾覆無疑,所賺的千萬財富也如竹籃打水一場空,為他人作嫁衣裳。
  • 人間與幽冥真相隔嗎?人行善在天地和幽冥之界都有感應與回報。
  • 神目如電,因果報應亦不爽。殺人滅屍、盜財滅跡,難道人不知,天就能放過行惡的人嗎?來看兩則故事的印證:賴帳殺人禍延子孫和偷竊滅跡天降罪罰。
  • 兩個故事,兩種心態,一悲一喜的結局:丈夫因不相信妻子,想試測妻子的忠心,反而讓自己丟了性命;一個雇工勇抗盜賊,結果意外得妻。
  • 明朝嘉靖年間,浙江發生慘案,一個新嫁娘在成婚次日早晨,發現丈夫和他母親雙雙死在廚房裡,告上縣衙。結果新娘和護送她回鄉出嫁的親戚孝廉都被縣官冤判死刑。這個玄案是怎樣破案的呢?
  • 召家有三公子,老三資愚考了十年的童試,年年落榜,在家中成了在廚房掌火的「燒火三相公」。這一年他陪著兩位兄長上省城考舉人,卻意外中舉而且成了第一名的魁首,這難道是命中註定的?
  • 清朝時,一個卑賤的乞丐,怎能轉身變為水陸提督呢?他的人生中遇到了什麼貴人?發跡後他說,天下只有一個人知道自己,那就是查孝廉。查孝廉才華出眾,為人風雅,他說過,海內的豪傑,非到下層社會去尋訪不可。
  • 孫老叫人將酒席撤去,屋裡的老婆聽說兒子死了,一步一跌地大哭著出來。孫老說:「這兒子是來投胎討債的,不是你的兒子,你不須啼哭。」遠近的人都聞知此事,無不嘆息奇異的轉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