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罕見直接批評美國 專家:轉移矛盾

人氣 7226

【大紀元2023年03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週一(3月6日)在兩會上罕見直接批評美國,將中國面臨的一些挑戰歸因於所謂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遏制政策。專家表示,這是在為自己推責以及轉移內部矛盾。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週一報導,習近平在參加中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會議時說,過去5年的外部環境急劇變化,不確定及難預料因素顯著增多。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實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他說。

但是新華社的英文報道中卻沒有提到習近平講的「遏制」一詞,也沒有提到美國。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習近平執政十年來,儘管中美關係越發趨於悲觀,但他通常會避免在公開講話中點名批評美國,週一的發言似乎偏離了這位領導人的慣常風格。

過去習近平在內部講話中批評美國的話,往往是通過下屬再轉達給黨內外聽眾的。

中國經濟被習近平這些年的一系列打壓政策所傷,比如對科技公司、教育培訓業的打壓,以及嚴苛的COVID-19疫情政策嚴重損害了經濟和民生。

此外,中美雙邊緊張關係,在貿易、技術、地緣政治的大國對峙姿態都已更加明顯,還有北京是否提供武器給俄羅斯、拉長烏克蘭戰爭上,已經遭到西方國家的集體反對和公開警告。

《華日》說,指責美國尋求「遏制」中國這種帶冷戰意味的詞語,通常是級別較低的中共官員和官方媒體廣泛使用的言論,但現在習近平似乎在將他自己與中共的民族主義言論更緊密地聯繫到一起。

中共外交官一直在使用「打壓遏制」的字眼給美國貼標籤。除了外交部發言人頻繁使用這一措辭,包括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和外交部長秦剛也會使用這些字眼。

秦剛週一在上任後首次召開的新聞會上說,美方所謂的「競爭」就是全方位遏制打壓,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作為戰狼,外交部的這種發言已經司空見慣。

博明:習對內講話 是為尋求更深入的集中控制

專家表示,習近平對美國的抨擊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為了轉移對他的決策的指責。

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非常駐研究員雪麗(Shirley Martey Hargis)告訴《華日》說,隨著習近平繼續鞏固權力,他可能正在尋找新的方式來解釋中國不斷加劇的困境,包括經濟方面的問題。

她說,要麼承擔責任,要麼轉嫁責任。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吳木鑾(Alfred Wu)推文說,「這是轉移內部矛盾的方法,不過結合最近中國外交口和宣傳口對美國的譴責,接下去估計最大的宣傳動作就是打倒美帝主義熟悉的事情回來了。」

也有專家提醒,華盛頓必須認清中共是怎麼看待美國的。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的研究員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寫道:「習近平直接批評美國的後果是進一步減少了中方在所有大問題上讓步的可能性。」

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2月底出席國會聽證時建議,華盛頓與北京保持高層渠道暢通,但千萬不要自欺欺人地認為「北京有興趣為更大的全球利益尋求與華盛頓合作」。

他的經驗是,「北京將美國的合作願望視為一個槓桿」,可以讓北京從中獲得讓步的籌碼。

不管是保護海洋,還是保護氣候,或者阻止芬太尼流入和洗錢活動,或者減輕自然大流行病或實驗室災難性事故,「我們通常會發現,中國共產黨非但沒有幫助,反而常常是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

「這就是列寧主義政權的思維方式。」他說。

針對兩會,博明日前告訴《華盛頓郵報》說:「當你看到習近平向黨——管理國家的9,600萬左右的中國共產黨員傳遞的內部信息時,他實際上在尋求更深入的集中控制。在接下來的一週左右,我們將在兩會上了解更多動態。」

博明現在是設在華盛頓特區的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的中國項目主任。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博明:中共是鯊魚 越舒服就越侵略別人
美施壓下 傳墨西哥拒為中國EV製造商提供優惠
情報報告:中共間諜瞄準荷蘭芯片工業
伊朗突襲以色列無效 專家析台海戰略借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