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代寫離婚書差點失去做巡撫的福分

作者:泰源整理
從碼頭邊迎向新一程的人生,窮書生脫胎換骨。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426
【字號】    
   標籤: tags:

喬光烈(?—1765),字敬亭,號潤齋,上海人,乾隆丁巳進士,官至湖南巡撫,罷官後再受起用,授甘肅布政使,著有《最樂堂集》。他為官清廉,做官三十多年,仍然兩袖清風。在任知縣時,他親自教農民種桑養蠶,被人稱為喬公桑。

喬公還未發跡時,家境很貧寒,家中經常無隔夜之糧,而且他愛喝酒遊蕩,也不從事生產。但他的夫人某氏,很有賢德,用自己紡織換來的錢給丈夫用,每次吃飯都留一些給丈夫,不敢自己吃飽。有時候沒米煮飯了,就只能在桌面上擺上一杯酒,丈夫回來看到酒,就會心領神會,喝完後就會大步離去,視為家常。

每當丈夫深夜未歸時,夫人就登上樓觀望,遠遠看見有兩盞紅燈,照著他一個人緩緩地走過來,當走近到離家數十步遠時,燈就突然熄滅,丈夫也到家了。夫人心裡明白丈夫將來必定會富貴,心中暗自高興,她就經常按這個方法等候丈夫歸來。有一天晚上,還沒看見燈,但他已經敲門到家了,夫人十分懷疑,就問他白天幹了什麼事?喬公回答說:「只是賭錢喝酒罷了。」夫人說:「這不是事情的全部吧,你今天所做的事中,是不是有傷陰德的事呢?」

喬公只好回答說:「沒有別的事,只是為自己認識的某人,代他寫了一份離婚書而已。這件事既然不是我自己做成的,而且事情已經決定了,不寫也會離婚,所以代寫一份離婚書想來也沒有什麼害處。」夫人說:「啊!既然說不寫也會離婚,那還需要離婚書幹什麼?這件事關係到我們的名譽和節操,千萬不能做,趕快去毀掉它,否則遲了就來不及了。」

喬公一聽如聞棒喝,立即悟到事關重大,趕快跑去某人家,藉口說書寫有錯誤需要修改,拿到離婚書後就急忙毀掉並把碎片吞進口中,說:「我不會做這種事了。」然後返回家。到了家門口,夫人已經在門旁笑口相迎。

不久,就到了鄉試的時候,妻子說:「日子過得很快,我們將要老了,窮困的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今年秋天又舉行鄉試,你為什麼不以此自勉呢?」喬公說:「我也想過,可是我們太窮了,即使想求一百文錢維持生計,也難以做到,何來這麼多赴考的錢呢?」妻子說:「也許同袍之中有人可以資助你,或試著幫你想辦法。如果你需要不多,我可以拿出自己所有的東西幫助你。」喬公於是四處去尋找朋友。

喬公找到了同學顧某,得知他們少了一個僕人,因此還沒有啟程赴考。喬就對他說:「我也想去赴考,但是苦於沒有路費。如果你們想找個僕人隨行,我願意支付一些船費,做你的僕人,你能帶我一起去嗎?」顧某說:「你說的是什麼話,你本來就才華出眾、器量高遠,受到眾人的尊重,怎麼能去侍奉他人呢?」喬公說:「這是我自願的,如果你們同意,我已經很感激了,即使你不以我貧賤而歧視我,我也不敢怠慢。」顧某說:「如果你這麼說,我想其他人也會同意的。到了那一天,兄弟你可一早來到東門碼頭,找到一個姓某的船戶就可以了。」

當天,顧某告訴他的同伴們這件事,同伴們都驚訝地說:「喬某好酒貪賭,平時家人都不顧,他怎麼可能會去侍候他人呢?而且他雖然貧窮,卻也是一個讀書人,如果以僕人的身分要他做事,也會招致公眾的譴責,這件事情萬萬不可。如果非要讓他一起去,我們就各自另找別的辦法了。」顧某回答道:「我已經答應了他,這怎麼辦呢?」其中一位同伴說:「找別的辦法也不容易,既然你已經約定了,我們可以在另外的日子先行出發,他沒有資本,也沒參與進來,他也不能責怪我們。」大家都同意這個建議。

到了出發的日期,喬公拿著行李到了東門碼頭到處尋找顧某的船,也沒有找到。在徘徊之間,又碰到了一個去赴考的人,喬公便急忙問他,才知道顧某和其他人已於某一天啟程,現要出關了。喬公聽了之後,感到十分失落,自嘆命運多舛,覺得自己窮困潦倒,讓人討厭到了這種地步,不如投水自盡算了。但接著他又想到自己囊中還有兩串銅錢,這錢是妻子的財物,不知她花了多少心血才賺來的。於是他決定找到一個相識的人,讓他將錢帶回家,才不會辜負了妻子的苦心。

找不到人,他失望地離開碼頭。 (Pixabay)

於是他離開了岸邊,走了幾步,聽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原來是舊識的某人。此人最近在浦灘開了一家糧食店,他說:「先生要去赴考嗎?現在還早,不妨坐下來喝口茶。」喬公想讓他把錢帶回去,就進跟著他進了店裡。某端來茶,對他說:「今科先生考試必定高中,我已準備好賀禮,要請您來吃喜酒。稍等片刻,我會送您下船,不知您的船停在哪裡?」喬公聽了某的話,不禁淚流滿面,無言以對。某驚訝地問是什麼原因,喬公就詳述前面發生的事。

某道:「先生有志赴考,怎麼會因此而放棄呢?雖然我力量有限,不能單獨幫助,但請您在這裡吃一頓飯,我會和其他同輩商量一下,如果能夠湊到一些資金送給您,也不枉與市井之人交朋友。只是不知道要花費多少錢?」喬公回答說:「十貫錢就足夠了。」

飯後,某就出去了,喬公則獨自坐著等待。不久,某和五六個穿著短衣草鞋的人回來了,指著喬公說:「這位就是要去赴考的先生。」大家向喬公行禮,然後各自從懷裡掏出銀錢放在桌子上說:「請收下會錢。」(註:會錢是舊時籌錢的一種方法,若干人各出錢若干,歸一人,以後各人定期出相等的錢,輪流收回,俗名做會。籌湊的錢叫會錢。)喬公問了原因,某說:「我們都是同行,正好為你赴考需要錢做會。」喬公表示感謝。某說:「今天來不及出發了,我請喝酒,慶祝一下,兼請諸位一起來飲。」當晚,大家開心地喝酒,直飲到盡醉。

到了二更時分了,大家說:「太晚了,我們應該把先生送回去。」於是一起走到南關,過了倉前水關橋時,前面的人突然停下了。喬公問原因,眾人說:「前面有個巨人跨在橋上,我們過不去。」喬公乘著醉興走上前看了看,發現那個人高過城牆,仰頭看不清面孔,在黑暗中模糊不可辨認,跨立在橋上,不言不動。喬公拍了一下他的大腿,說:「你這個人太自私了,不考慮別人行走嗎?快讓一下。」那個人縮回了左腿,側身讓過了喬公,喬公和另外四個人過去後,那個人又跨回原位。等到最後三個人經過時,都是從他跨下穿過的,不久,這三個人就全都死了。大家才知道所遇見的是凶神,因為喬公福分大,所以他才被讓過去。

第二天,喬公成行了,鄉試中名列前茅,第二年連捷中進士,出任寶雞縣令,後官至湖南巡撫,再授甘肅布政使,為清代上海籍為數不多的幾名高官之一。

資料來源:《對山餘墨》@*#

─點閱【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皇后與永曆帝感情非常好,在顛沛流離的日子裡,他們患難與共,相互扶持,將風雨飄搖的南明苦苦撐了十六年。示意圖。(公有領域)
    一個書生遭喪父之痛時,未婚妻被改嫁,赴考之日正是他失婚之時。後來他幸逢貴人,竟然幫他找回了未婚妻,挽救了婚姻。這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 何醫生給兩人病情相似的人開了同樣的藥,結果卻大不同。他茫然若失地說:「今天才知死生在命,不在藥的功效,也不在醫生的技術啊。」從此閉門謝客,許多年不再談醫術了。
  • 粵語中有這樣一句方言:「財來自有方,唔使咁彷徨。吃幾多,著幾多都系整定噶。」意思是說:一個人發起財來自有它的方法,無須你煞費苦心地去籌謀。吃多少,穿多少,用多少,都是註定的。本文的故事就能反映出這一點道理來。
  • 成公為人耿直,性好善良,老了就在水邊建了一座茅廬,以捕魚為生。有一天,天快黑的時候,有個穿著濕衣服的人,哭泣著走來,成公以為他是個掉落水中而爬上來的人,於是就叫他進來,準備辦了酒飯,要招待他吃一頓,暖暖身子。後來這兩「人」發生了一段「超人」而感人的故事。
  • 父親欠下巨債憂悶喪命導致家庭變故,一個豆蔻年華的女孩子和母親被騙入「瘦馬家」,等待她的是養肥後被出售的命運。直到「買主」來「挑貨」那一天,她才豁然明白!面對艱苦餘生,她怎樣選擇?屈從偷生?還是「寧做乞丐而死,而不受辱而生」呢?
  • 平日作人做事不貪不取、一塵不染的人,對人存一份厚道、一份好心的人,可能在經歷人生坎坷之後,得到豐厚的回報。請看本文講的兩個這樣的故事。
  • 亂世中,有人看似強盜,卻是地道的好人;有人看似好人,卻是真正的強盜。看故事吧!
  • 明末清初著名詩文作家王猷定說:「古往今來,因為琵琶彈得好而聞名於世的人多了,可沒有一個人能與湯(應曾)先生相比!人如果沒有至性,情感就不會深入專一,那怎麼能流傳後世呢?」湯應曾彈奏琵琶怎般地感人呢?
  • 清朝未年時,武昌事發,北京大亂。書生呂居翰家住北京,請求母親去避亂,他的母親說:「人心瓦解,清室固亡。但是也沒有什麼地方可去。假如革命軍是救民的,就不用避;假如是害民的,到哪裡也不能倖免。皇宮裡,京師內都還算安靜,我們家又窮,沒有必要去匆忙避亂。」呂生也就順從了母親的意思,後來亂兵來打劫,呂生怎樣在亂世中保住一家人和鄰人的平安又締結了良緣呢?
  • 世上之人,都以物質利益為交際原則,往往由於一錢之爭則至死不放,而陳國瑞和張翁兩人反而互相推讓,這樣的人在世上應是打著燈籠也難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