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後一屆通識科今開考

無政治性題目 下屆DSE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

人氣 51

【大紀元2023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綜合報導)最後一屆中學文憑試(DSE)通識科27日開考,約有44,800名考生報考,不設重考,試卷已連續第三年沒有政治題目。下屆文憑試將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成績只分為「達標」和「不達標」。

27日通識科卷一3條必答題分別圍繞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長者生活質素和藥物專利。考生需根據資料,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市民對於提高膠袋徵費的立場,以及調整膠袋徵費收費水平時要考慮的因素;解釋以「徵費」或「禁止使用」方式處理即棄塑膠問題較合適。

考生在第2題需指出部份人士對長者的偏見,解釋長者學院活動如何提升長者生活質素,以及提出不同持份者參與建設長者友善環境的方法。考生在第3題需解釋專利藥和仿製藥的價格差異,提出支持和反對「藥物專利能改善全球的公共衛生」的理據各一項。

至於卷二「延伸回應題」,考生須於3條題目之中選擇其中1條作答。3條題目分別圍繞香港兒童達致營養均衡的困難、全球糧食安全;網上課堂對青少年個人發展的影響;以及「食物外送」平台經濟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下屆文憑試將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同樣必修必考,但只設一份試卷,成績只分為「達標」和「不達標」,題目設有多項選擇題、短題目等。

通識科成為建制派「箭靶」

政府在2009年起推行「三三四」新高中課程,即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學,通識科是四大必修科目之一。2012年,首屆文憑試通識科開考。當年亦爆發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運動,黃之鋒和「學民思潮」冒起。其後的2013年香港開始醞釀佔中運動,翌年爆發佔中運動。

現時已解散的「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的前主席張銳輝曾表示,自2012年反國教運動及2014年佔中運動以來,親建制政客開始將政府施政失誤招致民怨,歸咎於通識科「教壞學生」。已解散的教協在2013年曾製作通識科教材討論「佔中」,當時遭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猛烈批評。

2019年反修例事件後,政府著力整頓通識科。2020年,教育局未有接納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對保留通識以往評級機制的建議,宣布將通識科的考核方式變成「及格/不及格」。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聲稱通識科「被異化」須改革,表示通識科過去10年從未停止過爭議,更形容該科在「第一天」已出現問題。

2021年,教育局指通識教育科過份聚焦於政治議題,決定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並更改課程內容。據教育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及評估指引》,公社科課程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3個主題為核心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積極態度及國民身份認同,學習國家發展、《憲法》、《基本法》和法治」,並要求學生到大陸考察。◇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香港DSE通識科必答題涉新聞自由
香港明年DSE中英文科口試取消 校本評核取消或減佔分
香港考評局精簡明年DSE校本評核
香港增一宗輸入個案帶N501Y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