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

在母胎中就被預言為神仙的王遠知 預知三位皇帝天命

作者:懷忍忍
王知遠仙逝前預知自己為「少室仙伯」。少室山就是嵩山。圖:明代唐寅《嵩山十景‧冪翠庭》。(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91
【字號】    
   標籤: tags: , , ,

王遠知在母親胎中傳出了啼哭聲;有一出家人預言他將來會是位神仙。後來發生的事情,證實這個生命是帶著根基繼續來修行的,結果是否如出家人所言呢?

王遠知,字德廣,出生在南朝末代,家族是琅琊大族,祖父和父親都是南朝的大將軍。祖父王景賢是梁朝的征北將軍、江州刺史。父親王曇選是陳朝車騎將軍、青冀揚三州刺史、建安郡公,南朝梁散騎常侍、輕車將軍、吳寧縣子。母親是南朝梁駕部郎中丁超的女兒。

遠知從小就聰敏絕倫,博覽融貫群書。初入茅山(位於江蘇省的西南部,主峰大茅峰)為道士,拜陶弘景為師,得其道法。後來又隨著宗道先生臧兢學道。

陳後主聽聞他的名聲,在重陽殿召見他,令他講學論道。王遠知講論的內容,讓陳後主衷心歎服。

隋煬帝楊廣為晉王鎮揚州的時候,令王子相、柳顧言兩人前後召見王遠知。王遠知謁見晉王的時候,鬍鬚、頭髮須臾變白,晉王看到這一幕,內心懼怕就把王遠知遣走。不一會兒,王遠知的鬚髮又回復原來的顏色。

隋煬帝登基後,有次出巡涿郡,派遣員外郎崔鳳舉(其女後來成了唐中宗李顯的韋皇后)邀王遠知。隋煬帝執弟子之禮在臨朔宮接見他,並且在東都洛陽起玉清玄壇作為他在都城的處所。後來隋煬帝遠離朝政三下江都(揚州)。在其行前王遠知預知不祥,曾上諫不宜遠去京國,煬帝不從。大業十四年,隋煬帝終究死於江都兵變。

唐高祖尚未即位的時候,遠知預知他是真命天子,曾經密傳符命給他,密語天命。

高祖武德年間,秦王(後來即位為唐太宗)弭平隋將王世充之後,與房玄齡微服拜謁王遠知。遠知迎接他們,說道:「此中有聖人,可不是秦王嗎?」

秦王於是以實相告。遠知預知未來事,告訴他說:「將作太平天子,願您珍惜自己。」太宗即位後,要加封王遠知,遠知堅持歸山。後來在貞觀九年,太宗降璽書慰勉,並敕令潤州府為王遠知在茅山設置太受觀,並度道士七十七人,為王遠知侍從。唐太宗懷念他的風範「無忘寤寐」;讚譽他的道行超過前人的功業:「道邁前烈,聲高自古」。

王遠知的道行高超,據《舊唐書》記載,是有來頭的。他的母親在一次晝寢小寐中,夢見許多鳳凰聚集到她身邊。做了這個夢後,她就懷孕了,後來腹中的胎兒竟然傳出了啼哭聲。僧人寶志告訴胎兒的父親王曇選說:「這個孩子生下來,未來當會成為神仙大宗師。」

王遠知仙逝時是一百二十六歲。他的道行頗高,本來是可白日升天的,然而因為一件事有虧欠,損了德而不得白日升天。他把原委告訴弟子潘師正:「我修到了仙格,因我小時候誤傷了一個小童的嘴唇,因此不得白日升天。我看見自己的名字已經被簽署為少室(嵩山)仙伯,這就要走了。」

隔天,他沐浴後,穿好冠衣焚香,然後就像入睡一樣寢臥。不久弟子們發現他已經仙逝了。他給兒子紹業留有遺書,說:「你在六十五歲時會見天子,七十歲時會見女君。」調露二年,唐高宗召見紹業,賞賜他並追贈遠知太中大夫,謚升真先生。武則天時又召見紹業,都如王遠知所預告的年分。
資料來源:《舊唐書‧卷二百二》《太平廣記‧神仙二十二》《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九》
@*#

─點閱【神仙故事】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萬曆年間,江南有書生翩翩少年,品高學博,其妻以端莊秀麗聞名於家鄉,見者無不驚為「天人」。有位女尼曾說其妻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後,當返回天上。八年後果然離世,書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尋仙訪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間人,從小落魄,家境貧寒,然心氣高傲,欲利益天下貧寒之士,愛好嗜酒遊玩,未幾家財散盡,投親友故知每每被拒。剛入冬,衣寒腹空,在長安城遊街竄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從,面帶饑寒之色,長吁短歎於東市西門,有一老者問他:「君子何故歎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歎世態炎涼,老者明其志,贈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圖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東方朔擁有許多異能,言行滑稽,在世間留下許多神跡傳說。李白《玉壺吟》詩中說「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漢宮臣子把東方朔視為「狂」者。東方朔則自稱隱士避世於朝廷,「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