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歷史瑰寶:巴伐利亞寧芬堡宮

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吳約翰編譯
德國慕尼黑(Munich)西部的建築瑰寶「寧芬堡宮」(the Nymphenburg Palace)。(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536
【字號】    
   標籤: tags: , ,

具有歷史意義、神話色彩、美不勝收。用這三個詞用形容德國慕尼黑(Munich)西部的建築瑰寶「寧芬堡宮」(the Nymphenburg Palace)再適合不過了。過去,它是巴伐利亞統治者的避暑勝地(夏宮)。

1662年,為了慶祝王位繼承人馬克斯‧伊曼紐爾(Max Emanuel)的誕生,巴伐利亞選帝侯斐迪南‧馬利亞(Elector Ferdinand Maria)將慕尼黑郊區土地,贈送給意大利出生的妻子薩伏依公國的亨麗埃特‧阿德萊德(Henriette Adelaide of Savoy)。兩年後,意大利建築師阿戈斯蒂諾‧巴雷利(Agostino Barelli)開始為夫人建造一座夏宮,屬意大利風格別墅。建築師亨利科‧祖卡利(Henrico Zuccalli)於1673年接手興建。

亨麗埃特‧阿德萊德很喜歡這棟建築,把它命名為「仙女城堡」(borgo delle ninfe)。1701年,兒子馬克斯‧伊曼紐爾擴建城堡,新增兩座氣勢宏偉的寓所樓閣(residential pavilions )和側廊(side galleries)。他的繼任者選帝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Elector Karl Albrecht)再度擴建寧芬堡的腹地至今日所見的規模。

寧芬堡宮的設計融合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風格,更將希臘羅馬神話與巴伐利亞歷史結合在一起。1805至1918年間,德國維特爾斯巴赫王​​朝(the German Wittelsbach dynasty)透過侯選決定的歷任巴伐利亞王國統治者皆住在這個宮殿。

馬克斯‧伊曼紐爾寓所的壁畫、家具、畫作均採巴洛克風格裝飾。宮殿大廳(The Great Hall)的天花板壁畫以洛可可風格的灰泥粉飾妝點。著名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King Ludwig II)的母親卡羅琳王后(Queen Caroline)的寓所,正好代表巴伐利亞國王統治時期的設計風格:新古典主義和拿破崙帝國風(Napoleonic Empire Style)。

宮殿大廳(The great hall)

宮殿大廳位於寧芬堡宮中央,樓高兩層,光線充足,裝潢耀眼奪目。灰泥粉飾、天花板壁畫、金色紋飾細節等,均採強調裝飾性的洛可可風設計,由18世紀巴伐利亞藝術家約翰‧巴蒂斯特‧齊默爾曼(Johan Baptist Zimmermann)設計。室內牆壁色彩柔和,五彩繽紛的天花板描述仙女以及將自然引入宮殿的花神弗洛拉(Flora)。畫家以田園詩般的美景,彰顯繁榮昌盛的巴伐利亞王國。

宮殿大廳位於寧芬堡宮中央,兩層樓高,光線充足,裝飾耀眼奪目。(Shutterstock)

仕女畫廊(The Gallery of Beauty)

著名的仕女畫廊展示宮廷畫家約瑟夫‧卡爾‧斯蒂勒(Joseph Karl Stieler)繪製的36幅美女肖像。這些肖像畫最初陳列在慕尼黑官邸(the Munich Residence)(巴伐利亞選帝侯、公爵或國王的故居),後來才轉送到寧芬堡宮。當時的社會認為,外在美是道德完美的體現,如同畫廊裡展示的美女肖像一般。美和藝術在宮殿內隨處可見。

仕女畫廊聲名遠播,展示宮廷畫家約瑟夫‧卡爾‧斯蒂勒繪製的36幅美女肖像。當時的社會認為,外在美是道德完美的體現,如同畫廊展示的美女肖像一般。美和藝術在宮殿裡隨處可見。(Shutterstock)

卡羅琳王后的書房與會客室(The Study and Reception Room of Queen Caroline)

巴伐利亞王后卡羅琳的書房同時兼會客室功能。家飾風格充滿拿破崙時代的埃及時尚。例如,圓桌表面鑲嵌的是來自異國巴黎珍貴的木材,圓桌周圍鑲嵌著埃及小法老造型的鍍金青銅浮雕。其它家具在慕尼黑製造,採用當時流行的榿木(alder)鑲板製成。

巴伐利亞王后卡羅琳的書房兼會客室。家飾風格充滿拿破崙時代的埃及時尚。(Shutterstock)

寧芬堡花園(The Nymphenburg Garden)

巴洛克風格的花園緊鄰寧芬堡,園內隨處可見希臘羅馬雕像。花園設計師多米尼克‧吉拉爾(Dominique Girard)是凡爾賽宮的噴泉大師,也是凡爾賽花園設計師安德烈‧勒諾特爾(André Le Nôtre)的徒弟。這座花園是選帝侯馬克斯‧伊曼紐爾的主意,屬於地445英畝的寧芬堡公園的一部分。19世紀初,園藝建築師弗里德里希‧路德維希‧馮‧斯克爾(Friedrich Ludwig von Sckell)以英式景觀風格重新設計。但宮殿前方的噴泉、大道和中央運河皆保留原始巴洛克花園風貌。如今,寧芬堡公園是德國花園設計和英式景觀風格的最佳典範。

寧芬堡花園屬巴洛克風格,緊鄰城堡,園內隨處可見希臘羅馬雕像。寧芬堡公園是現今德國花園設計和英式景觀風格的最佳典範。(Shutterstock)

巴登(the Badenburg Pavilion)

寧芬堡公園內的巴登堡建於1719至1721年間,採巴洛克風格設計,有高大的玻璃門、牆飾噴泉、特色鏡子、精緻的灰泥粉牆飾等,專為小型慶祝活動建造。天花板壁畫描繪阿波羅神和女神弗洛拉,另有九位繆斯女神環繞周圍。此外,查爾斯‧杜布(Charles Dubut)的灰泥粉牆飾造型,充滿愛、水、節慶氣氛,還有象徵四季的小天使裝飾在天花板角落。館內還有一處歐洲最古老的室內游泳池,因為歷任巴伐利亞統治者都很喜歡游泳。另外,以中國風壁紙裝飾的空間也可在此欣賞到。

阿美琳(The Amalienburg Pavilion)

阿美琳堡建於1734至1739年間,是唯一不是由選帝侯馬克斯‧伊曼紐爾所建的花園城堡。這是選帝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Elector Karl Albrecht)為妻子瑪麗亞‧阿瑪利亞(Maria Amalia)所建,用來舉辦小型派對和狩獵野雞等活動。弗朗索瓦‧德‧居維利(François de Cuvilliés)設計的阿美琳堡是公認的巴伐利亞洛可可式建築一處美麗的典範。尤其是鍍銀鏡大廳(the Hall of Silvered Mirrors)堪稱歐洲洛可可風設計的傑出之作,雕刻和灰泥粉飾由約翰‧約阿希姆‧迪特里希(Johann Joachim  Dietrich )和約翰‧巴蒂斯特‧齊默爾曼(Johann Baptist Zimmermann)聯合設計。

阿美琳堡建於1734至1739年間,用來舉辦小型派對和狩獵野雞等活動。公認是巴伐利亞洛可可式建築一處美麗的典範,尤其是鍍銀鏡大廳(the Hall of Silvered Mirrors)堪稱歐洲洛可可風設計的傑出之作。(Shutterstock)

帕戈登堡(The Pagodenburg Pavilion)

帕戈登堡的外型雅緻,建於1716至1719年間,為了休憩之用而建造,館內有休息室、氣派的造型瓷磚大廳、漆器櫃等特色。建築外觀狀似中式寶塔(Chinese pagoda),故以「寶塔」(pagods)來命名帕戈登堡。帕戈登堡一樓以荷蘭瓷磚裝飾;二樓有18世紀初歐洲流行的中國風裝飾,和法國攝政風格(French Regency style)特色。

帕戈登堡的外型雅緻,建於1716至1719年間,以休憩目的建造,館內可見休息室、氣派的造型瓷磚大廳、漆器櫃等特色。建築外觀狀似中式寶塔,故以「寶塔」(pagods)來命名帕戈登堡。(Shutterstock)

隱士廬(The Magdalenenklause pavilion)

隱士廬建於1725至1728年間,是歐洲最早將花園城堡建築設計成廢墟的例子。以人造石窟設計的意大利風格隱士廬就像是一座修道院。以木板裝飾的房間,營造修道院簡約的氛圍。這裡是馬克斯‧伊曼紐爾靜修和沈思之處。石窟和小禮拜堂以灰泥粉飾裝飾,造型有雕刻珊瑚、金屬花、貝殼、彩色鳥等形象。

想一窺巴伐利亞迷人的歷史,歡迎造訪寧芬堡宮。至今,寧芬堡宮仍是一座集歐洲各式建築風格於一身的最佳宮殿典範。由於每個時代不同的宮廷風格,寧芬堡腹地也隨之擴大升級,這當然也反映出不同文化影響下的巴伐利亞歷史。

原文:Nymphenburg Palace: A European Gem of Bavarian Histor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維特(Ariane Triebswetter)是位國際自由記者,擁有現代文學和古典音樂背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 哥特式雕塑家在創作每一件作品時心懷上帝。他們精心雕塑的作品描繪了聖經與聖徒們的生活,成為教堂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將上帝的訊息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