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市場買不到美豬?!消基會憂被「洗產地」

台灣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至今已超過2年,但消基會抽查全台289件含豬肉成分的產品,6月6日公布調查結果,發現竟然都沒有美國豬肉。圖為示意圖。(中央社)
人氣: 11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3年06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台灣自110年1月1日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至今已超過2年,但消基會抽查全台289件含豬肉成分的產品,6日公布調查結果,發現竟然都沒有美國豬肉,這次法國豬肉檢出8件,且美豬進口量高於法國,卻是零檢出,對此提出擔憂。

消基會於今年5月下旬展開調查,由志工於北部、中部及南部的市場攤販(5件)、便利超商(42件)、超市(146件)、量販店(34件)、百貨公司超市(50件),及餐飲業(12件)抽樣調查289件含豬肉成分的相關食品,竟全然未見到任何美國產製豬肉商品。

消基會董事許宏宇表示,289件豬肉產品當中,產地標示合格率達到100%,僅有1.7%明確標示不含萊劑,此外,產品來源均涵蓋單一產地或多個產地,以國產豬肉272件最多,其他依序是西班牙、加拿大、法國、丹麥、荷蘭,及匈牙利。

許宏宇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調查有發現法國豬肉,但並未發現常被稱為「萊豬」的美國豬肉相關產品。

但據衛福部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今年1至5月底,自美國進口的豬肉計1,204.06噸,豬其他可食部位,如豬腳、大腸頭、嘴邊肉、豬頭皮、豬腸衣等,計1,511.47噸,與進口量相近的法國(豬肉計1,367.38噸;豬其他可食部位計125.97噸)相比,自美國進口的豬肉總量略高於法國。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對此感到擔憂,因市面上買的到法國豬肉,卻找不到美豬,不排除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真的沒查到美豬,另外則是美國豬肉卻標示其他產地,控涉及虛偽不實,但行政院宣布開放美國萊豬前,提出5大管理措施,其中包括追溯追蹤及市場稽查,對於高達1千5百多噸的美國豬肉,去向為何,應將資訊向民眾公開,確保食安。

在這種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食藥署今年4月再度公佈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的草案,目前已公告期滿。

「嚴正反對在加拿大牛尚有安全疑慮,且評估程序恐有違法之際,預告並決定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吳榮達表示,加拿大牛傳出狂牛疫情,僅過去1年,對於「飼料」的安全性疑慮尚未釐清,而在已經實施2年的美國豬肉進口上,產品標示不清楚,也沒有加強查核工作,這樣的標示形同虛設,盼在公開透明的資訊揭露,讓民眾有所選擇。

食藥署:美國進口豬肉市占率僅0.4%

食藥署回應表示,美國豬肉市占率極低,僅占比0.4%,較不易看到,此外,目前經後市場稽查都符合衛生標準,僅有9件因標示不合格遭開罰,總計裁罰新台幣198.6萬元。

林金富也說,台灣雖然開放美豬進口,但進口量一直都不高,自110年至112年5月國產及輸入總淨重共計232.0萬公噸,其中美國豬肉進口0.96萬公噸,僅占全台豬肉市場0.4%,「市占率極低,因此消基會調查時並未發現美國豬肉」,進口產品部分直接進到通路販售,也有做成加工食品,至今稽查1521件次未驗出萊克多巴胺。

食藥署截至112年5月29日已完成查核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共計22萬4,662件次,查獲72件標示不符規定,其中9件為標示為美國,違規理由以未將使用比重較高的豬肉產地先行標示,裁處金額共計新台幣198.6萬元整。

食藥署表示,持續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嚴謹執行食品輸入查驗,確保輸入食品安全衛生;同時並落實市售食品監管,查獲違規即依法處辦,為民眾食品安全把關。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