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罰人吃肉

font print 人氣: 812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出自《古今谭概》:
李載仁,唐之後也,避亂江陵高季興,署觀察推官。性迂緩,不食猪肉。一日,將赴召,方上馬,部曲相毆。載仁怒,命急于厨中取餅及猪肉,令相毆者對餐之。複戒曰:”如敢再犯,必于猪肉加之以酥!”

有一個叫李載仁的人,他是唐朝皇族的後裔,因為逃避戰亂而到了江陵高季興處做了一個觀察推官。他生性迂腐且行動遲緩,從來不吃豬肉。

一天,他被朝廷召見,剛上馬要走時,他家的僕人打起架來。李載仁大怒,叫人馬上到廚房里拿來面餅和豬肉,命令打架的人當著他的面把餅和豬肉吃掉。並且警告他們說:“如果你們敢再犯,就給你們吃加了酥油的豬肉!”

故事寓意: 不管處罰或是教育都要應用適當,對不同的人應採取不同的方法,如果用自己的喜好去定,那麼不但不能達到效果,可能還會招來惡性的循環。@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九歲的小紫和父親住在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小小山谷裡,他們擁有一個小小的農場。父女相依為命,過著簡單幸福快樂的生活。
  • 在古希臘,有一部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即《伊索寓言》。雖然每則寓言篇幅精短,但因深具哲理,不僅影響了歐洲的寓言文化,也成為世界上廣泛流傳的經典著作。牛年話牛,在古希臘流傳著哪些關於牛的故事?我們擷取幾則寓言,一起來看看吧。
  • 在《郁離子‧術使》篇,他講到這樣一則故事。他說,楚國有個人靠養猴為生,於是楚國人都叫他狙公。狙(音拘),即古書上所說的一種猴子。
  • 大公鹿聽了狐狸講這些話,不僅有點飄飄然,當然,牠可不笨,牠才不會輕易聽信「狡猾」的狐狸講的話呢!
  • 在古老的印度,一直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那是個有關一只小松鼠的勇氣故事......
  • 一副小小的凍瘡藥方,在一個非常時刻,於吳越二國交戰中,發揮出巨大的功效,助吳軍一臂之力,打敗越國,立下奇功。
  • 莊子沒有生氣地譴責監河侯,也沒有直揭監河侯的短處,他只是用了一個比喻,監河侯就聽明白了。於是監河侯拿出穀米送給莊子。莊子巧妙的言辭,既解決了問題,又化解了尷尬,還指出了對方的問題所在。
  • 梓慶說道:「我做事,無非是『以天合天』」,就是讓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結合,而這或許也就是讓做出來的器物,讓人驚爲神工的緣故吧。」
  • 「我們兩人釣魚的餌食相同,釣魚的地方也一樣,都在橫溪。為什麼得、失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 金谿縣人方仲永,祖上世代耕田為業。仲永出世後直到五歲,都未曾見過書紙筆墨,有一回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見了覺得很驚異,便就近跟鄰居借了一套給他。他立刻寫了四句詩,並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是以奉養父母團結族人為內容。此事發生後,一鄉的秀才們都來傳觀。從此,隨便指什麼東西要他作詩,馬上一揮而就,詩中那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