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絲琺瑯唾盂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5日訊】

掐絲琺瑯唾盂
高9.8公分 口徑15.2公分

全器以纏枝花及蝙蝠裝飾;用雙勾掐絲的方式表現枝與卷鬚的方式,是此時期琺瑯器的特色之一。

十二瓣折沿、有蓋的唾盂,造型別緻,為古人丟穢物和吐痰的生活器皿。

銅胎,十二瓣折沿,鍍金桃鈕半球形蓋,鼓式腹,平底,器內有鍍金內胎及一漏斗式胎蓋。器表藍地,蓋飾纏枝花及蝙蝠四,口沿飾朵花及蝙蝠八,腹飾纏枝花,口沿下方及底鍍金脫落。就釉色及寬粗的雙鉤掐絲方式,應屬十八世紀後期產自廣州的文物。

轉載於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銅胎,折沿,盤心略凹。盤內外施藍釉地,折沿面飾梵文,背為五彩祥雲,內外盤壁於祥雲間分別飾佛教七珍、八寶,盤心卷鬚錦中央飾由七個梵文和三個符號組合成的「十相自在」吉祥紋飾。底鍍金陰刻「乾隆年製」雙方框楷書款。
  • 銅胎,略侈口,頸下段漸大,削肩,鼓式腹,二階式圈足,器形仿商周青銅酒杯觶的形制。這種器皿到了後期,成了祭祀中的禮器,或平日做案頭的陳設器或花瓶。
  • 銅胎,器形摹仿西周青銅蒸食器甗之形制。上層置食物稱甑,下層裝水處稱鬲,中腰置竹製成的蒸篩供蒸汽通過蒸食物者稱箅。這種器皿到了後期,成了祭祀中的禮器,或平日做案頭的陳設器。
  • 銅胎,蓮瓣座鏤雕龍紋球形蓋鈕,拱門式立耳,夔龍式四足。器內露胎,器表淺藍地,蓋飾各種夔龍紋,四角鑲稜脊;立耳和口沿下飾回紋,腹面中央及四角鑲稜脊,上層飾夔龍,下層飾獸面紋,足飾龍紋。
  • 奔巴壺俗稱「藏草壺」,或稱「賁巴壺」或「甘露瓶」,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儀式中灌頂器皿,形制近似宋代佛教中的淨瓶。壺分四層,上層呈塔式,水自此處頂端倒出;第三層為球形,側連扁盒狀附蓋之漏斗,水由該處裝入。
  • 提梁浮雕雙龍搶珠紋,龍啣鳳首的流自壺腹伸出,與壺身他側攀附的龍尾相呼應,獨具巧思。器表以草莓紋為錦,裝飾各色轉枝番蓮,腹下方則飾雲紋、菊瓣和小菊花,氣派又不失優雅。
  • 仿古青銅酒器的提梁卣,器身呈橢圓形,蓋與腹的前後左右飾稜脊。器內置銀胎可以提出,實用與陳設的功能兼具。
  • 扁壺設計別緻,蓋成三階式、小環把與短方流成九十度,似是一種可以直接對嘴飲用的酒壺或茶具,自然也是很精美的陳設器。
  • 八方瓶,器腹四面裝飾各種姿態的丹鳳朝陽,搭配梧桐、水仙、竹;桃樹、靈芝;竹叢、菊;辛夷、牡丹;以及祥雲福海和七珍等;四角則飾鳳首龍身紋。
  • 赤壁圖扁壺,前後壺面紋飾相同,掐絲蘇軾月夜遊赤壁的情景;一輪滿月高懸天空,粼粼的江水和皎潔的月光連成一片,一葉輕舟飄過江面,好一幅品茶吟詩的畫面。舟中人物器皿巨細靡遺,計有蘇軾、佛印、書僮、二舟子及烹茶壺具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