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的育兒手記〈四〉

痴心媽媽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3日訊】
二歲一個月
生活上開始養成好習慣:吃東西前要洗手,睡覺前先小便,上街要穿上鞋子。會區別前後左右位置變化,會使用時間概念但不準確,發生在過去的事一律講作“天光光的時候”。
喜歡看書,對認字很有興趣,剛認會了“人”字就開始不虛心了,和姑姑爭辨,硬指著“大”字講:“這也是’人’字”。

有了獨立個性,開始不願聽從大人勸告,越是叫不要碰的東西,越是好奇要動一動。家裏的鶏蛋放在一邊,告訴他不要動,他反而被提醒了,想要試一試。我一轉身幹別的,他就拿個水勺把鶏蛋一個個打破在裏面,地上也淌出不少,他還理直氣壯地宣布,他要做蛋糕給爸爸吃。我反對他打破鶏蛋,自然是沒我的份。

孩子個人意志的發展是智力逐漸增長的表現,從百依百順到自作主張是一種進步。但這對母親是一道難題,應該怎樣對待這種個人意志的發展?我既不想損害其探索一切的好奇心,又不希望他養成蠻橫的作風,更擔心他由于無知而受到傷害。

二歲二個月
我們夫妻只顧講話,一時冷落了他,就故意在一邊搗亂以求引起大人注意,他先把積木散了一地,見沒人理,又走過來用力扯我的衣角,邊扯邊叫:“媽媽、媽媽!”我問他發生了什麽事,答:“爸爸不好,哦!”“什麽地方不好?”想了半天,才找出個理由,“爸爸有鬍子”。也許這就是他發現的爸爸與媽媽不同之處,但不知爲何成了“不好”的依據?

弗羅伊德講的戀母情結也許是存在的,兒子對父親有點排斥心理,不願他與自己一道分享母親的感情。吃飯時我提醒兒子別光顧吃菜不吃飯,等下一次吃飯時他就會告狀,“媽媽你看看,爸爸光吃菜不吃飯,他不聽話以後會長大孖瘡的”。真是個莫須有的罪名。
丈夫自從有了兒子時常嘆惜,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已降爲二等公民,我又要當妻子又要當媽,只能當媽爲主,爲妻作次。

二歲三個月
會獨自上樓梯,會把好幾首歌唱成一首,而且總也唱不完,八音不全,多半走調;會正確運用代詞區分“你、我、他”;會把積木隨意壘起來但沒有任何構思;會認十多個漢字。
喜歡用筆在紙上亂劃或用粉筆在地上亂寫。喜歡拿張報紙一本正經的看半天,然後告訴我:“媽媽,你看這個‘人’字寫歪了。這個‘人’字裂開了。”我接過一看,原來是“入”和“八”。有時他拿起一本“數學用表”也看半天,問他看到什麽了?指著“0”講:“有大鴨蛋和小鴨蛋。”

瞧這份專心致志,我以爲兒子對學問如此細心鑽研,以後他上學念書大可不必操心費神了。其實不然,上學後他對學習的課文反而沒興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裏添了個嬰兒,每日工作量大增,據說養一個孩子要用十萬個工:不停地喂奶、喂水、換尿布、還要給他洗澡。一遇陰雨,房間裏裏外外全挂滿尿布。我也無暇顧及什麽儀態:衣服上總不時被沾上點黃的、白的。哭鬧聲一起,全家人就緊張地輪流把孩子抱在懷裏又拍又搖。據報上介紹,嬰兒腦子嫩,用勁搖動會損壞大腦影響智力。我專門訓練了丈夫的姿勢,怕男人力氣大,把孩子拍傷搖散了。
  • 從這時開始,當母親的麻煩事劇增了,每看到一樣東西都要回答兒子的提問:“這是什麽?”“做什麽用的?”“還有呢?”一直窮追不捨。所有那些問題彙集起來,足够編一套“十萬個爲什麽”。兒子愛看《看圖識字》、《小朋友》等讀物,老是纏著大人給他講解,真後悔生孩子前沒有念一段幼師課程,以應付眼前的每日必考。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親子溝通,可培養小孩願意訴說的習慣。(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師長總是摸不透:為何孩子老愛對立反抗?也常為這種行為的教育問題而犯愁。針對這類惱人的問題,臨床心理師釐清常見的教育迷思與誤區,並提供三招教養祕訣,指引如何有效經營良好互動,化解劍拔弩張的危機。
  • 誰都不想霸凌事件發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實際情況卻十分驚人。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統計,僅2019年,就有超過20%的12至18歲美國學生報告稱在該學年遭受過校園欺凌,包括謠言中傷、取笑、辱罵或侮辱、推搡、絆倒、吐口水或威脅等。
  • 成功教育真的有規律可循嗎?虎媽教育法,是成功寶典,還是個騙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