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南道(上)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訊】絲綢之路往新疆的南道,曾是中國漢代出陽關通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一條最早的國際交通大道。遠在2,000多年前,金髮碧眼的西方人,攜了貓眼石、龍涎香和象牙,趕看狂吼的獅子,穿過荒原戈壁,源源不斷地來到中國;而漢朝的使團和商隊則滿載著絲綢、瓷器、鐵器,攜著聯盟的斜交文書,也絡繹不絕地在沙海大漠中西行,踏遍西域三十六國……而後來,有兩位世界級的探險旅行家–中國的玄奘、意大利的馬可.波羅,先後以九死一生的經歷,為這條己經沒落的古道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在漢、唐時期,進入新疆境內的絲綢南路,一般多是從甘肅敦煌的陽關出發,橫穿足有500多公里的「白龍堆路」(即今日的羅布泊一帶),過樓蘭國,到達若羌的。
  
橫穿羅布泊的沙漠戈壁,一直是絲綢南路上的頭道險阻。後來,南道的廢棄,中道和北道的興起,便和這段充滿危機和死亡的險途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這樣說,即便在通訊和交通十分發達的今天,要闖過羅布泊的漫漫沙海,仍然是十分艱難的事情,因為其中沒有確定的路面可循,更沒有路標;而且時常碰到流沙埋陷車輪,因而一天最多也只能行走數十公里。再加上漫無人煙、無水源、無草木,旅行者隨時都會陷入死亡陷阱。
  
正因為如此,今天的遊客如果想要目睹羅布泊古海和古樓蘭王國遺址的風采,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除非專門做探險旅行,一般人都會從敦煌出發,南下入青海省境內,再西行翻過阿爾金山,前往若羌。

西漢伊循城曾成為軍墾基地  

接近若羌縣城,便有了綠洲。因為這裡靠近阿爾金山,炎炎的夏日將高山的積雪融化,注入了長長的河道。
  
在絲綢南路仍然興旺的時代,今天的若羌一帶,曾屬鄯善國的地界。在縣城東北的70公里處,有一座古城遺址,有城堡、烽燧、寺院和民居的殘跡。離「城」不遠,還有一片灌溉渠網的遺蹟,覆蓋了近2萬畝地面。不少人認為這就是西漢時期的伊循城的故址。漢王朝為了加強對鄯善王的統治地位,同時也便於維護南道的暢通,便在這裡設置了軍墾基地。
  
且末曾是子民230戶的古代小國
  
離開若羌,沿著公路西行,看到幾乎全是沙漠和戈壁。養路工人雖然一年四季不停歇地固沙護路,但仍然擋不住大風季節時的流沙侵蝕路面。
  
車行370公里,到達且末,這是一座靠車爾臣河滋潤的縣城。在西漢時期,且末和附近的樓蘭、若羌(遠離現在的若羌,在接近陽關的沙漠中)一樣,都是西域的小國。根據《漢書》記載,且末國有「戶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若羌國「戶四百五十,口一千七百五十,不田作,仰鄯善且末谷」」而車爾臣河南岸的小宛國就更小得可憐,只有「戶一百五十」。
  
且末古城的遺址,位於且末縣城東南一帶的荒漠中,今天還可以看到殘斷的城垣兀立。據說,唐代的玄奘從印度取經回中國,曾在這兒停留過。但唐僧棲身於此處時,這城也已成了荒城。
  
從且末到民豐的300公里路途,由於崑崙山淌下的河水比較密集,便形成了接連不斷的沙漠綠洲。公路兩旁是成片的胡楊林和隨風搖動的蘆葦,在林中的草地上,維吾爾族人悠閒地放牧著羊兒。在滿目黃沙的旅途中,真難得這段翠綠的「長廊」!
  
精絕國的尼雅城藏匿在大漠中
  
尼雅古城是一座頗有名氣的遺址。當代許多學者都認為,這城便是《漢書》中記載的精絕國的都城。
  
在古城遺址中,有許多廟宇、民宅、花園、橋樑的廢墟;還曾出土過一、兩千年以前的木牘、織物。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座夫妻合葬的漢墓中,發現了各種色彩依然鮮艷的古代絲綢。這些無聲的古物,向人們表明新疆絲綢南路昔日的繁榮。
  
從民豐再向西,在於田縣南部的沙漠中,有戎盧國遺址;在策勒縣南部,有渠勒國遺址;在東北部,有扦彌國遺址……。可見,當初開闢絲綢南路,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溝通中原與西域諸國之間的聯繫。 (待續)

(資料來源:世華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四川發現唐代男觀音造像
【紅朝謊言】祁連山的血淚 ——西路軍全軍覆沒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 人氣 3
布拉格跨年遊 看古老建築、逛聖誕集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