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新:中國中小學教育的危機與解決辦法

徐建新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12月2日訊】教育是為國家、民族培養人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但目前中國的基礎教育正處於全面的危機中,因為中國政府教育投入過低,特別是基礎教育投入過低,農村中小學教育缺乏資金,教師難於安心執教,一些貧窮的學生因為缺錢而不能夠上學;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現象仍然嚴重,而且常常是為了教育和學校能夠良好運行不得不進行的「亂收費」。一個國家,連世界發展中國家教育投入的普通水平都達不到,導致民眾連基礎教育都不能夠平等享受,國家政府未承擔好必須承擔的責任,卻把教育的重擔太多地壓在家長和教師身上,只會導致中國教育的扭曲,並且已經明顯出現了教育的巨大扭曲,而且這樣的國家、民族是沒有未來的。

教育關係千家萬戶,教育與科學技術是我們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國有全世界最重視教育的幾千年的傳統,也有世界上最關心、重視教育的民眾,這個傳統難道要被一次又一次打斷?為此,我作為關心國家教育事業的教師和公民,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立即廢除「教育產業化」政策,改之為「教育公正合理化」政策

教育本屬於服務性的第三產業,「教育產業化」本來就是莫名其妙的提法。目前的「教育產業化」政策,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包含理論和實踐上的兩個重大錯誤。理論方面,用經濟學的理論、方法研究並改進教育機構乃至整個國家教育的效率,是正確的,值得進一步研究與實施研究成果,但在理論上把不管甚麼教育機構都當普通的以盈利為目的企業,把絕大多數理應屬於非營利機構的學校與以盈利為目的普通企業混為一談則純粹是理論上的錯誤。實踐方面,民眾交納了稅款,即應當獲得國家政府在教育方面一定程度的服務,而且這些服務要安排得儘量公正合理、有效率,民眾不應當為這些服務特別是義務教育服務重複交費,在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應該承擔部份成本,卻毫無疑問不應當承擔公立大學黨政後勤等非教學研究機構極其臃腫等問題導致的額外成本。但我國目前的情況正好相反,從思想、理論到實踐,全面混亂。

(顧名思義,非營利機構不應當以盈利為唯一或最重要目的,以教書育人為最重要目的的教育機構,屬於非營利機構就應當獲得免稅等優厚待遇,但以盈利為目的企業則不能夠任意永久地獲得免稅等優厚待遇。所以,必須正本清源,確定絕大多數學校作為非營利機構的權益和義務,如收支、管理人員、教師等有關人員的收入等明細帳目之類的信息必須向全社會公開,民辦學校若不是註冊為企業也必須如此,接受全社會的監督評議(除軍事院校外,中國的學校也沒甚麼國家機密需要保守,而信息的公開化和權力的相互制約是公正與效率的保證,已有的各種信息不公開辦法既不利於公正與效率,還特別容易孳生教育腐敗現象,因此,必須實行信息公開化)。中國目前的民辦學校可以獲得合理回報的辦法不夠好,未對性質為企業和性質為非營利機構的民辦學校進行區別對待,民辦學校若性質(註冊)為非營利機構,則必須做到信息全面公開化,應該享受免稅等待遇,也可以接受社會包括政府的資助,投資人只能夠得到社會認可的作為管理者應得的報酬。民辦學校若性質(註冊)為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機構,則投資人獲得回報是應有之義,不需要向全社會公開其企業秘密,但必須按章納稅。當然,為了鼓勵教育事業的發展,給企業性質的民辦學校一定期限的免稅待遇也是可以的。這方面如何做得更好,需要有關各方的研究與努力。)

因此,中國的「教育產業化」政策必須廢除,改之為「教育公正合理化」政策。所謂教育公正合理化,即政府承擔必須承擔的提高教育投入等責任,保證並實現個人的自由選擇等權利,依據公正的規則同等對待個人或機構,並依靠有關各方運用知識智慧在互動中達到實質的公正,依靠權力之間的相互制衡和信息公開化來保證擁有權力者執行公正的規則,最終實現教育的公正、高效、優質化。當然,首先政府要大力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資源,讓更多的人能夠得到教育服務,並首先保證貧困學生的免費的義務教育。教育的公正合理化包括幾個方面,一是教育主管行政機關與教育機構的公正合理化,適合教育機構自行決定的事項如人員招聘、專業設置、學生招收等由教育機構自行決定。二是教育機構之間的公平競爭,即實現公立教育機構、民辦教育機構、外國人在中國辦的教育機構的公平競爭,為加快教育事業的發展,應該提前兌現加入WTO的承諾,允許外國人在中國開辦各類教育機構,包括教會大學,而且平等對待,但必須區別是非營利機構與還是以盈利為目的普通企業。三是要實現教育機構內部的公平合理化,教育機構內部必須保障教師的民主權利的基礎上實行民主自治,如教授治校、終身聘用等,並全面實現信息公開化和權力之間的相互制約,保證權力的擁有者執行公正合理的規則。

二、在資金上確保義務教育,減少中小學教育的無用功

現在,貧窮的學生上不起大學,高等教育的「教育產業化」政策是最受關注的話題,但這實在是一個誤區,許多的教育問題,實在是各種社會問題,如政治體制、人口、經濟等等問題導致的,實際上是社會問題,教育本身並不能解決這些問題。例如為甚麼貧窮的學生上不起大學這個問題這麼受關注,就是因為中國是一個等級社會,貧苦人家的孩子改變社會等級、以及國家選拔人才幾乎全依靠在中國相對最公正最不壞的高考,考取大學意味著登上了一個高台階,還可能登上更高的等級,如果因為缺錢導致這一切不能夠實現,毫無疑問對個人對國家都是損失,但損失更大、更不公正、未被特別關注的是貧窮的孩子們連義務教育都不能夠得到。中國教育的許多問題實際上是社會問題,借用一位網友的話是:社會問題的大象踩在教育的圖釘上。對中國教育情況熟悉一些的人都知道,教育等級越高,知識性的教育就更加次要,研究性的教育就更加重要,對教師研究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中國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相對水平最高,其次大學教育,最差的是研究生教育。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在目前中國教育中是相對效率最高的。

一個孩子獲得義務教育乃是不可剝奪的權利,中國的義務教育法雖然規定了義務教育的權利,但貧窮的農村,孩子們僅僅因為缺幾百元錢就不能夠受到義務教育,缺乏教育會導致孩子們一生甚至下一代貧窮的延續,這對那些孩子是明顯的不公正,因此必須在義務教育上實現公正,讓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不分貧富,都能夠在教育上得到起點的公正和基本的程序的公正。而且,一個國家,教育的資源始終都是有限的,必須首先集中教育資源在中國教育最有效率和最能夠實現公正的地方,另外大學教育並非義務教育,所以,政府應首先在資金投入上確保義務教育,至少保證貧窮家庭的孩子都能夠得到免費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階段最好是實行「學券制」改革以提高效率,但政治體制不改革,這是無法實施的。)

雖然中國中小學教育相對水平最高,但也問題很多,一言以蔽之:中小學教育做了太多無用功,知識性的教育太多,意義不大的重複性練習太多,學生自己太缺乏必要的自學時間,太缺乏研究性的教育,已經大退步到比八十年代還不如的地步了,幾乎就是分數教育。學生的作業負擔考試負擔太重,一些地方還出現了某些教師在課堂、考場上公然教學生作弊的現象,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這樣能教出甚麼樣的人?這樣下去中國人的良知和道德的底線全部要被打穿,師道尊嚴和教育都會全面崩潰。導致這一切的原因在於量化考評制度、砸教師鐵飯碗的劣化改革,把中小學教師都變成了一年或幾年任期的臨時工,教師們比拚學生成績如平均分等等,成績下降就要被學校或主管上級解聘或者低聘,哪個教師敢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學生考試成績高則在提升、職稱、工資獎金等方面得到好處,把複雜的多因素的教育效果的評價簡單化到了只看學生考分。

教師教育的效果是多元的,不能夠只看其中的僅僅一項—-學生考試分數,而且在教育上,量化考評制度、砸教師鐵飯碗這樣的辦法根本不合理。另外,中國的教育特別要注意必須依法改革,現在,官員們能夠以改革的名義隨意打破教師生計穩定、破壞教師依法應當享有的權利,這樣校長書記、教育局領導等人的巨大權力就失去了一部份相當重要的教師的制約,產生許多令全社會不滿甚至痛恨的腐敗現象也就不足為奇,比如說一些亂收費現象,教師們是不願意做的,但怎麼可能不遵從能夠以改革名義讓教師失業的教育局官員的命令?

所以,這種改革實在是得不償失。

因此,中國的中小學教育改革必須改邪歸正:學校教師必須定員定崗,作為非營利機構的學校,明細帳目必須向全社會公開,民辦學校若不是註冊為企業也必須如此,接受全社會的監督評議。勞動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在一個單位聘任10年後,即自動轉為無固定期限聘任。但在中小學,應該進行這樣的改革:新教師入校後,經過3年的教學見習期後(3年時間瞭解新教師是否適合當教師已經足夠),繼續聘任即自動與學校簽定無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不簽定無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即自動解聘。教育主管機關(教育局、學校)必須將各個學校的各種信息如班級原有學生、參加考試學生人數,以班為單位的學生的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以及學生、教師獲獎等情況通報社會,讓學生與家長獲得信息,自由選擇,而且必須儘量滿足學生和學生家長的轉班、轉學要求。不允許學校依據學生考試分數為理由解聘教師,教師一般情況是無大過不得解聘、開除,而且必須通過公開、公正的程序進行。另外,學校可以根據家長和學生的投訴解聘無大過的教師,但必須得到教師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教師代表大會三分之二多數的批准才能夠生效,也必須給予適當補償。此外,因為資金缺乏、學校解散等原因也可以解聘教師,但必須給予合理補償。這樣,普通教師沒有了學生考試成績不高就砸飯碗的壓力,卻有社會與學校同事之間的壓力,而且教育局、學校領導方面也有了社會和教師代表大會的制約,可以預期,這樣做中國中小學教育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進行這樣改革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教育,從中小學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研究性的教育,導致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方面特別差。由於這個原因,中國教育,一言以蔽之:中小學教育做了太多無用功,大學教育高價低質,研究生教育漏洞百出。當然,中國中小學教育缺乏研究性的教育也與高考有關。高考是中小學教育的指揮棒,是中國目前相對最公平、最不壞的選拔人才的辦法。但高考也帶來了許多問題,諸如學生功課壓力太大,「高分低能」,「一考定終身」,而極其重要的其它的學生素質卻無從衡量等等。由於研究性的教育所花費的時間遠遠超過直接傳授知識給學生,研究性教育的成效目前又難於衡量,因此,研究性的教育一般不能夠提高學生考試分數,反而會降低學生考試分數,提高學生考試分數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教師多講,學生多做題,導致中國目前推行的新課程改革和研究性學習在中小學基本上是擺設而已。(新課程改革強調綜合性,純粹是「開錯方、抓錯藥」,各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理論體系與邏輯,學習知識就是應該這樣按各學科自身的邏輯循序漸進,有利於學生學到、學好知識,解決問題時則要求學生融會貫通地運用各個學科知識,綜合各方面知識來解決問題。很明顯,良好地運用各方面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需要學生良好掌握(包括自己動手掌握)各方面知識,並熟悉如何融會貫通地運用各個學科知識。而要讓學生熟悉如何融會貫通地運用各個學科知識,需要教師進行面向實用的研究性學習來訓練,但我看到一些強調綜合性的新課程改革,把知識綜合性地教給學生,既喪失了老辦法按各學科自身的邏輯循序漸進,有利於學生學到、學好知識的優勢,又缺乏面向實用的研究性學習來訓練學生如何綜合運用知識,還不如已有的教學辦法。至於極其重要,彌補中國教育最大缺陷的研究性學習,由於中國的高考不衡量學生在這方面的情況,因此中國的研究性學習常常是學生放羊,若上級要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成果就常常是由教師代筆。這是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

所以,本人早就在《全面退步的中國中小學教育》一文中,闡述美國教育的優點在於研究性的教育遠遠強於中國教育,導致美國教育教給學生的是充滿自己動手以及各方面查閱資料並掌握、感悟的知識,或者是知識結構良好、知道甚麼是科學、如何做科學研究或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中國教育教給學生的是死板的知識,唯一的優點是解答習題能力與技巧強。當然,最終從教育效果來進行綜合評價,美國的教育強於中國教育,美國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綜合來說強於中國學生,尤其是美國的優秀學生在創造性方面遠遠強於中國優秀學生。中國教育的優勢,或許是不被重視的「差生」,知識基礎強於美國,但這實際上是中國家長重視子女教育的功勞。

基於類似這樣的分析,一些人提出改革中國的高考,全面學習美國那一套:高校自行進行考試,或進行幾輪高考考試,大學自主招生,還有,錄取學生不僅看高考成績,也看學生的高中平時成績等綜合素質。

雖然這樣的改革辦法確實是好辦法,但高考改革牽涉中學和大學,需要各方面的制度支撐。美國那一套辦法有它自身的支撐制度環境:信息全面公開化,教授治校,教師的終身聘用等,而中國的中學、大學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制度環境,美國也不像中國那樣,教育部等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掌握著中國各級學校的命脈。例如,如果錄取學生不僅看高考成績,也按一定的比例採納學生的高中平時成績,如何在制度上保證中國的中學教師不亂給學生分數?在目前砸鐵飯碗就是改革的情況下,學校、教育主管部門等只看學生考試分數,居然出現了一些中小學教師教學生作弊的現象,可想而知,實行這樣的辦法,教師必定會把自己學生的分數不斷提高,這樣如何選拔人才?只會比現行的高考制度還遠遠不如。又如大學自主招生,像美國的哈佛大學,是很「講政治」的,很看重學生成績之外的其他表現諸如教師推薦等,但如果中國大學全面像哈佛大學那樣做,卻沒有信息全面公開化,教授治校,民主自治,教授、教師的終身聘用等強有力的制約,那麼中國的大學不僅已經向官員們大賣了碩士、博士文憑,連最後的公正—-本科入學機會也會拿出來大賣特賣,徹底腐敗了。因此,中國的學校,不管大學、中學,在教師證明了他們勝任工作後,都必須端「鐵飯碗」,而且學校必須讓教師們民主自治。

據說這樣的高考改革辦法將要在上海市實行,我擔心上海市在沒有相類似的制度支持的條件下實行這樣的辦法,結果是比現有的高考還不如。

不僅僅從教育學角度來看應該如此進行改革,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的關心程度,只有學生和學生家長最關心學生的教育效果,其次是以此為生計的教師,而後是關心學校聲譽因而必須關心教師的教學效果的校長,再次是各級教育主管機關的官員,最後是社會各界。因此,從經濟學角度說,中小學教育體制改革的目標必須是讓學生和學生家長得到充分的信息,以便他們自己自由選擇,並且,學校和教育主管機關必須尊重和保證學生和學生家長的自由選擇,公正地進行管理、服務,最終實現公正和高效率而不是高分數,這才是教育體制改革正確的改革方向。學生和學生家長得到充分的信息後,作出讚揚,投訴,以至於轉學等自由選擇和決定,都會比教育主管機關的官員做的決定更好,更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現在普通學生和家長只能夠得到學校高考成績的信息,導致中學(高中)的聲譽全部依靠高考,進一步強化了高考指揮棒和分數教育的作用與惡果。目前實行的量化考評制度、砸教師鐵飯碗的劣化改革辦法,顯示的是各級教育主管機關的官員最重視而且能夠極大地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效果,即這樣劣化改革的結果是各級教育主管機關的官員比學生和學生家長更重視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在經濟學上,誰敢說「各級教育主管機關的官員比學生和學生家長更重視對學生的教育效果」這樣違反經濟學基本出發點的話,絕對會被嘲笑為缺乏經濟學基本常識,雖然可以肯定會有少數例外。但中國早就實行的這種劣化改革實質就是如此,卻很少見到反對聲,更不用說嘲笑。在經濟學上,說各級教育主管機關的官員最重視的是能夠被上級看到的政績還正常。

所以,中國現在的教師,做得並不快樂,除少數例外,一般都做得又苦又累,又心裏難受。許多教師心裏也非常清楚,教育會影響整個國家民族的未來,教師教得又苦又累,學生負擔太重,但教師學生都這麼辛苦,做了太多無用功,反而降低了學生素質,對教學效果、對學生其實都不好,還不如八十年代。

「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是考試選拔公正合理的來源,因此,應該廢除計算機派位等污七八糟的劣化改革,在學生升學方面,還是必須堅持「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另外,在高考改革方面,在進行全面高考改革前,目前還有三個方面是能夠進行小改革的:一、必須由國家政府全面強制推行高考後,先公佈考生分數以及分數檔人數等信息後再填報志願的辦法,力求對學生和高校都公平。二、北京市、上海市這兩個城市在高考上享有太大的特權,必須取消這些特權,凡教育部所屬的高校,錄取名額必須依據各個省市參加高考的考生數目,公平分配。三、從現在開始,教育學生若被高校錄取而不願意報到,應該寫信通知此高校,高校與學生彼此都需要誠信、都需要建立誠信。

我前面提出如下建議:中國的中小學作為非營利機構的學校,明細帳目必須向全社會公開,民辦學校若不是註冊為企業也必須如此,接受全社會的監督評議。我之所以提出這個建議,與中國的目前被媒體大肆炒作的「亂收費」有關。中國的許多被曝光的中小學「亂收費」,以及網絡上罵中國中小學教師的帖子,真讓中國中小學教師們憤怒。中小學的「亂收費」,許多是因為政府包括教育部自己未能夠為中小學正常運轉提供必要資金,「亂收費」只是為了讓中小學正常運轉。

據說查來查去,全國中小學全年亂收費在17億元左右。相比中國的大學得到的資金不過是九牛一毛。北大清華這樣的大學,三年中,中國教育部對它們的額外投入就是共36億!中國教育,內行誰不知道:教育等級越高,知識性的教育就更加次要,研究性的教育就更加重要,對教師研究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中國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相對水平最高,其次大學教育,最差的是研究生教育。中國教育,一言以蔽之:中小學教育做了太多無用功,大學教育高價低質,研究生教育漏洞百出。

中國相對水平最高,教育質量相對最高的中小學教育,總共全年亂收費在17億元左右,但相對質量低劣,水平低下的大學,國家投資最多,亂收費還最高,在媒體上我居然沒看到教育部查處的事例。

因此,必須把中國的中小學明細帳目向全社會公開,讓全社會的公議來認定是否是「亂收費」。而不是由官員們來胡亂敷衍塞責。

當然,實行這樣的改革辦法,肯定會受到各級教育主管機關的一些官員的反對:第一是沒了能夠以改革的名義讓教師下崗的權力了。二是中國中小學全面信息公開化,不能夠像以前在黑箱裡面撈錢容易了。三是再不能夠像以前那樣,以國家教育水平的滑坡為代價來舒服地管中國的中小學了。當然,他們提出的反對理由絕對不會是這些,而是:一、官員不能夠隨意或根據量化考評結果讓教師下崗,教師就會偷懶或者至少有不像話的教師偷懶,是回到大鍋飯時代。二、這是明目張膽地搞分數教育。三、以學生考試分數所代表的學生的知識基礎會降低。

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當然是充分的信息公開化特別是學生成績的公開化,學生和學生家長能夠知道教師的部份教學結果情況,家長和社會的壓力應該能夠使得教師不會偷懶,這也不是搞大鍋飯,學校還是能夠制訂有關規則獎勵教學優良教師的。當然,公開這些成績,不是搞分數教育,而是讓學生家長和學生知道應該知道的信息,而且,不允許因為學生考試分數辭退教師,只能夠根據犯有大過或依據學生和學生家長投訴辭退教師,還要經過教師代表大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才能夠生效的制約,因此不是進行分數教育。

實行這樣的改革辦法,如果真的達到了目的,教師們努力讓學生掌握真正有價值的知識,進行研究性的教學,而不是拚命壓學生做習題,可以肯定,學生考試分數會降低。因為,研究性的教育要把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親身體會地掌握有關知識,比直接講授教給學生同樣的知識,至少在時間方面要多花很多時間。所以,由於研究性的教育所花費的時間遠遠超過直接傳授知識給學生,研究性教育的成效目前又難於衡量,一般不能夠提高學生考試分數,反而會降低學生考試分數。影響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也就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因素,當過教師的都清楚:不外是:學生智力,學生以前的知識掌握情況,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花在這門功課上的時間。當然,在砸鐵飯碗,量化考評的壓力下,目前教師提高學生分數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教師多講,學生多做題,結果是學生負擔越來越重。

所以,此項改革如果達不到激勵教師多進行研究性的教育的目的,如果達到給教師寬鬆而又有制約的良好環境,減低學生負擔,中國中小學教育回到八十年代的水準的目的,都可以算是改革成功。

有人曾經對我說:你是中學教師,思考的卻是應該由教育部長來考慮的問題。對此,我也是有很多無奈。教育會影響整個國家民族的未來,教育是我們國家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但中國教育在九十年代的改革中被改成了這個亂七八糟的樣子,我們教師實在是不能夠不說話了。

2003年11月18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徐建新:教授治校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徐建新:為鄭恩寵案致最高人民法院的公開信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