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欣賞 黃鶴樓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氣: 698
【字號】    
   標籤: tags: ,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簡介】

崔顥(公元 ?─754),盛唐著名詩人。早期詩多寫閨情,流於浮豔。後來經過邊塞之行,詩風變為雄渾奔放。明人輯有《崔顥集》。

【字句淺釋】

解題:據說李白曾登黃鶴樓,本要題詩,因看到崔顥這首詩,便不再題了,還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就使此詩格外有名。黃鶴樓:在今武漢市長江邊上。古代仙人子安和三國時費文偉都曾駕鶴來此。昔人:過去的人,這裡指騎鶴的仙人。歷歷:一個個清清楚楚的。鸚鵡洲:唐朝時在漢陽西南長江中,後來逐漸被水衝沒。煙波: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

【全詩串講】

乘著黃鶴,仙人們一個個早已飛上天。
仙去樓空,這裡只有黃鶴樓留在人間。
從那以後,黃鶴就再也沒有返回樓前。
千百年來,樓上只見白雲飄忽空悠然。
晴空碧江,漢陽城的樹木都歷歷可見。
花草茂盛,在江中鸚鵡洲上綠成一遍。
黃昏日落,思念家鄉不知在何處哪邊。
煙波浩緲,面對長江心中有陣陣憂煩。

【言外之意】

神仙們走了,後人看不見。但與神仙故事相關的事物卻可能留在人間,時時提醒後人,使他們對生命的由來和歸宿有進一步深思的餘地。詩人在重溫神仙故事之余,向自己發出了家鄉在哪裡的疑問。其實人們對家的戀念和執著,可能都反映了生命的深層意識中對回歸生命本源的追尋。仙人們走了,當然是回到他們永久的家。

而作者和讀者卻想起了自己在人間的這個暫時的家。如果有人也因此而想起了自己永恆的家,則黃鶴樓也不枉自在江邊獨立千年了。人有回歸的念頭,那就是有希望的人。有希望的人心中也就沒有那樣多煩惱和憂愁了。

神仙故事代代傳,千年百年到今天。信有信無人心異,有無全在一念間。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陳陶(約812年—約885年?)字嵩伯,晚唐著名詩人。其詩「無一點塵氣。于晚唐諸人中,最得平淡」[1],《隴西行》為其傳世名篇:「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伶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2]大中時,遊學長安,後隱居南昌西山。有詩集十卷,已散佚,後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全唐詩》存錄其詩二卷[3]。
  • 樂羊爲魏將,食子殉軍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聞中山相,乃屬放麂翁。孤獸猶不忍,況以奉君終。
  • 劉禹錫(772-842)是中唐詩人。 由於受王叔文“永貞革新”的牽連,西元805年,他被貶往郎州(湖南常州)任司馬。九年後,四十多的劉禹錫才被召回長安。聽說玄都觀的千數桃花,開得很好看,就和朋友去觀賞,並寫了首《遊玄都觀》的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 】【楔子】「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唐朝文化的燦爛,今人只能透過唐詩與壁畫遙想一二。有幸台灣舞蹈界耆老劉鳳學,自一九六五年開始,重建失傳以久的唐朝樂舞,透過她的尋唐之旅,我們得以突破時空距離,感受盛唐的藝術光芒。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當來到水的源頭時,不妨席地而坐,仰看白雲出岫在藍天漂浮,一片寧靜祥和中,卻蘊含了無限的變化,勃勃的生機。一切都是那麼玄妙,那麼自由,在清風白雲間,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有,其實什麼都有了。
  • 在唐代藝術中,小令詞的清空,和水墨畫的淡遠,可說是互為輝映的雙璧。而詞人又兼畫家的張志和,是結合了這兩宗藝術的高手。這闕詞通篇只有二十七個字,給人的感覺卻像是一幅江南水鄉澤國的漁歌圖。在整個天地間,人、花、魚,鷺,一切都被斜風細雨所籠罩了,萬物都各自消失了他們的邊界,而成為渾然的整體,象是古代畫的水墨暈染。
  • 這是一首祝酒歌。前兩句說敬酒,後兩句是祝詞。金屈卮是一種古代名貴酒器,用它來敬酒,以示尊重。
  • 墨林漫步:唐詩佳句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