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文章指導(系列之四)──看病記

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69
【字號】    
   標籤: tags: ,

額頭像火山爆發、牙齒打架、兩腿發軟,渾身沒一點兒力氣,走路輕飄飄的,像孫悟空(騰雲駕霧)一般。好不容易才捱到了醫院!症狀

哇!怎麼跟我(同病相憐)的人這麼多啊!沒法子,只好慢慢兒的等吧!這裡是個大醫院,(人聲嘈雜)跟菜市場差不多:有小孩怕打針而耍賴打滾的哭鬧聲;大人的安慰和恐嚇聲;以及各種藥水和酒精混合的氣味。醫院情況

怎麼還沒輪到我呢?已經過了半個鐘頭,實在快支持不住了…….,媽看我這個樣子,也急得快哭了。這時,才聽到護士慢吞吞的叫著我的名字,媽媽 連拖帶抱的讓我坐上了醫生面前的椅子,感覺像上了斷頭台一樣!醫生聽聽我的胸膛、背部,再按按我的肚子,看看我的喉嚨,拿了個小鎚子,往我的膝蓋關節處敲了敲,再看了我病歷上紀錄的體溫,下了個結論——流行性感冒,需要打兩針。

慘啦!要受罪啦!我生平最怕打針!只見護士小姐拿來一大一小的兩支針筒,這時,我的兩條腿就不聽使喚啦,抖個不停,兩手握緊拳頭,手心直冒冷汗,雙眼緊閉,牙關咬得緊緊的,眼淚都快掉出來啦!心裡明白:要是大聲哭喊,一定會讓人笑話。只好(咬緊牙關),忍受那(椎心刺骨)的疼痛。終於拿到藥,回家了!看病過程

生病真要不得,不但精神痛苦,還得受(皮肉之苦),更得吞那些奇奇怪怪的藥片、膠囊和苦藥水,弄得全家(雞飛狗跳),媽媽(徹夜不眠),害人害己。雖然請假在家休息,但是眼看著別人,逍遙自在的往外衝,自己連看個電視都(力不從心),而且耽誤功課,真是百害而無一利!以後我一定要隨時注意天氣的變化,努力鍛鍊身體,把疾病關在門外!心中感受

古詩欣賞:鹿砦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俗諺:無病一身輕。

************
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事,有些是很值得我們記敘的,那些事情,有大有小,雖然稀鬆平常,內容也乏善可陳,但對自己來說,觸動很大,可能改變了你的某些觀念、某種固定的思考模式,或開拓了你不同的視角……,這些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越是平凡的事,而能寫成不平凡,寫出它的動人之處,才能顯出寫作的本事。

本篇適合中年級兒童創作,是記敘文中記敘{事}的文章。不但寫出了整個事情中最精彩的過程,其中不僅把自己的動作、表情以及身心的感受表達出來,而且也把其他配角的言語、行動作了生動的描述。那些成語及修辭的運用,雖然誇張了些,但也給全文增添了可讀性及趣味性,更引起了小朋友全身心的共鳴呢!

寫文章並不難,先從自己週遭的一切觀察起,任何的身邊瑣事都是好題材,千萬別輕易放過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肚子早就唱了好幾遍的(空城計)了,但是媽媽仍然在廚房裡變魔術。我的手、眼雖然集中在功課上,但是我的(順風耳)卻專門接收各處的聲浪。一聽到「開飯囉」三個字,立刻丟下我的作業,(一個箭步)奔向我的老位子!{盼望開飯的心情}
  • 寫作是一項包含許多動態內容的活動。孩子必須先將詞彙、語法和思緒結合在一起,然後再依靠手寫或鍵入單詞來完成。這就是為什麼孩子需要足夠的練習和廣泛的語言接觸,才能培養出較強的寫作能力。年紀小的學生不可能一坐下來就寫出完美的文章,他們也需要學習修改的藝術。
  • 在生活的不同階段,寫作能力都會派上用場,這也是為什麼必須磨練這些技巧的原因。那麼作為父母,如何幫助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呢?以下是六個循序漸進的步驟。
  • 當你的孩子開始寫作時,你會看到什麼?潦草的字跡還是錯別字?或是望著窗外發呆、一個字也沒寫?這些寫作困難很常見。有的孩子寫作能力提高很快,有的則需要更長的時間,還有的則需要更多的寫作幫助和指導。
  • 本文以探尋「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作為主軸展開。全文充分呈現了對負擔的探索過程,將困惑、自覺、發現的過程落筆成文,有意識地探索苦痛表象的成因,是一篇深刻的文章。
  • 在少子化的影響下,老年人口照護是愈來愈切身的議題。讓我們進一步設身處地思考,一個逐漸老去的個體該如何面對人生呢?
  • 「網路」是種工具媒介,以此作為平台、紐帶,連結形形色色的人際關係。作為「使用者」的我們,有權決定「接收」和「發送」的參與比例。也就是說,我們不只是「被」網路影響的一方,也是參與、影響他人的關鍵力量。
  • 我們將一起探討網路時代下的冷漠與犯罪,訓練判讀表格的能力,並學習打磨立意高度、理解深化論述的方法,藉此提高論述品質。
  • 過去「中文寫作」測驗的內容,大多偏重書寫個人的主體經驗,文學性質濃 厚。國寫的推出,最大特色就是納入其他領域的概念,使測驗的面向更臻完備。
  • 今年的會考作文題目「青銀共居」,對平常就有接觸相關議題的人來說並不難,可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尤其是全力準備課業的孩子們,這個名詞確實很陌生。且不見得每個人都可以體驗那樣的場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