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益博物館展出噶瑪蘭文化風貌

標籤:

【大紀元10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香蕉是台灣特產水果之一,但很少人知道,香蕉莖剝成細絲可以變成實用而美觀的編織品。

 兩年前正名成為原住民第十一族的噶瑪蘭族,很久以前就發展出香蕉編織技法,如今卻瀕臨失傳危機,幸好這項噶瑪蘭族的傳統技能,被放到文化創意產業的領域裡,而有了轉機。

 噶瑪蘭族早先定居蘭陽平原一帶,後來大舉遷徙,重心轉移到花蓮豐濱鄉的新社部落。

 2002年經行政院正名為台灣第十一族,但兩年來,一般人還是對這個族群感到陌生。

 因此,順益原住民博物館「與部落結合」特展,這次與新社部落合作,首次推出完整介紹噶瑪族文化內涵的特展。

 雖然特展規模並不大,但就噶瑪蘭族的生活、語言、族群遷徙等,都有概觀的呈現。

 在展出物件上,則有噶瑪蘭族的活器物,如食器、製作器物的工具等。最特殊的則是香蕉製品。

 在昨天的特展開幕儀式上,噶瑪蘭族的女祭師現身說法,展示香蕉麻薯的製法,同時還現場示範香蕉編織的技法。

 原來香蕉編織所使用的材料是截取兩年未曾結果的香蕉樹的莖幹,晒乾後撕成香蕉絲,以往編織成衣帽或背袋等隨身用品,現在則廣範運用於面紙盒、小包包等實用生活用品,耐用且美觀,頗具文化創意產業的開發潛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貝克漢 再現黃金右腳
張錫銘警匪槍戰打壞農漁作物 村民準備提國家賠償 
全世界最大金幣  重達31公斤
彰化縣田尾村長替香蕉剖腹「生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