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

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十八)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心緣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正見網】科技篇

天文學

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一行和尚(683年~727年),本姓張,名遂,魏州昌樂(河南南樂)人。724年(開元十二年),跟一行和尚同時的一位工程技術專家樑令瓚和工匠們一起,創造了一架黃道遊儀,用來觀測日、月的位置和運動情況。一行通過觀察,發現了恆星位置移動的現象。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行的觀點早了將近一千年。

724年,一行還倡議在全國二十四個地方測量北極高度和冬夏至日和春秋分日的日影長度,並設計了一種叫做復矩圖的儀器,用來測量北極高度。一行從這次測量中算出南北兩地相差三百五十一裏八十步(合現在129.22公里),北極高度相差一度。這個數據就是地球子午線(經度)一度的長度。它與現代測量子午線的長度111.2公里相比,雖然還有較大的誤差,但這種用科學方法實測子午線的工作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

一行從725年開始修制新歷,到727年(開元十五年)完成,取名《大衍歷》。這部曆法系統周密,結構合理,比較符合天文實際,是當時的先進曆法。後來的曆法家幾乎都是按照它的結構來編寫曆法的,直到明朝末年吸收西洋曆法後才有所改變。

雕板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最早的印刷術是雕板印刷,大約在7世紀中期,就已經有了雕板印的佛像。到8世紀80年代,有了作為商人納稅憑據用的“印紙”出現。

824年(長慶四年),在詩人元稹為白居易《長慶集》寫的序文中說到,有人拿白詩的寫本和印本在街頭叫賣或換取酒茶。到文宗大和年間,四川和江淮一帶民間已經每歲“以板印歷日”,在市場出售,以致不等朝廷頒下新歷,“其印歷已滿天下”。可見在唐後期雕板印刷已相當發達。

絲織業

江南的手工業生產,在唐朝也有很大的發展。以絲紡織而論,這時南方已超過北方。吳越是江南地區的絲紡織中心,貞元(785年~805年)以後,越州向朝廷進貢的絲織品達數十種之多,因而當時有“輦越而衣”的說法。荊州(湖北江陵)和宣州(安徽宣城)也成了絲織物的重要產地,荊州的貢綾、宣州的紅線毯,都居全國的上選。棉織業在南方也有發展,而嶺南的棉紡織似更普遍。

紡織品初唐時期是中國錦綾織造技術的重要轉變期。唐代在原先有的經線織技術中加入了緯線織,同時織綾的技術分化,而能織出多種花紋。緯線織可同時運用八種色線,取代了原先經線的三色範圍,例如盛唐時流行的“華文錦”就有豐富的色彩層次。

說到圖案,在唐代張彥遠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一書中,曾提及初唐時益州(成都)一名善織的藝匠名為竇師綸者。文中記載當時宮廷的倉庫裏,收藏有竇師綸所織的錦綾,其圖案豐富,有雙雉、鬥羊、翔鳳、遊麟及其它神獸,這些錦綾即所謂的“瑞錦”及“宮綾”。同時,唐在延載元年(公元六九四年),皇帝賞賜繡袍給三品以上的文武官,每一品階的袍飾紋樣各不同。

八世紀盛唐絲織藝術的代表作品,是新疆阿斯達那的一座大歷三年(公元七七三年)文書的墓所出土的一雙錦襪。它是由大紅、粉紅、白、墨、蔥綠、黃、寶藍、墨紫等八色絲線織成的斜紋緯錦。其圖案為紅地五彩花,以大小花朵組成的花團為中心,旁邊則繞以各種禽鳥、行雲及零散的小花。外側又雜置折枝花及山石遠樹。近錦地邊還織有寬約二公分的寶藍地五彩花卉帶狀的花邊,構圖繁複,配色華麗,組織密致。

在唐前期,紡織、冶鑄、燒瓷等幾個部門的手工業生產,都有較顯著的發展。首先是紡織業。北方善織絹,江南盛產布,唐前期大體上還是如此。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亳縣)生產的絹帛質量最高。定州的綾絹產量最多,每年要向皇帝進貢1500多匹。江南的絲紡織也有了很大發展。江南東道(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的絲織物品類繁多,很多列為貢品,在產量上已僅次於河南、河北道而躍居於全國的第三位。

當時的絲織物品種和花式都很多,爭奇鬥豔,十分精美。當時的麻紡織也很發達,黃州(湖北黃岡)的貲布被列為第一等。棉紡織在唐代也有較顯著的發展,當時西北的吐魯番和南方的雲南、兩廣、福建等地,各族已愈來愈普遍種植棉花和生產棉布。這時,印染技術有明顯提高。

陶瓷業

在唐代,瓷器生產也有重大發展。唐前期已大量燒制白瓷,邢州窯(河北臨城縣境內)生產的白瓷“類銀”、“類雪”,質量很高。李肇《國史補》稱:“內丘白淘,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可見邢州窯白瓷的產量是很大的。四川的大邑窯也以生產白瓷著名。江西昌南鎮(景德鎮)以產瓷聞名始於唐前期,它燒制的白瓷和青瓷當時有“假玉器”之稱。唐代專燒青瓷的窯多在南方,以越州窯的產品為最佳。越窯燒制的青瓷,胎質薄,雅緻瑰麗,光澤晶瑩。唐詩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之句,把越瓷的精美形象的描繪了出來。

唐代還出現了施黃、綠、白、赭、藍等彩釉的陶瓷,稱為“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代表,是一種低溫鉛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有銅、鐵、錳、鈷等礦物作釉料著色劑,釉、裏還加入鉛作助熔劑,最後經低溫燒制而成。

從狹義上說,唐三彩是指唐代生產的三彩釉陶:即以白、綠、黃三種顏色為主要色調的陶器。但從廣義上說,由於彩色釉陶器是以單色釉開始,又逐漸發展到二彩釉,然後再演進為多彩釉階段,所以把這幾個階段的釉陶通稱為“唐三彩”;也就是說,唐三彩有單色、雙包、三彩甚或多彩,呈色範圍泛及赭紅、黃、綠、藍、紫、褐、白等等,古代習慣以三為極數,故而用三彩代表多彩的意思。

唐三彩是在綜合東漢以來的綠釉和黃釉陶的基礎上,又引進波斯藍釉技術藍釉技術創燒而成的。據說唐三彩中呈藍色的鈷料,也是從波斯進口的,所以人們常說“三彩貴藍”。此外唐三彩中的鳳頭瓶也受波斯薩珊銀器影響。

唐三彩陶器主要用於明器和俑,表現建築、家具、日用品、牲畜、人物等,式樣繁多,可再現唐代社會生活風貌,被譽為唐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唐三彩的繁盛時期是在開元盛世,天寶以後逐漸衰落。

盛唐時的三彩產量大,質量高,三彩俑生動傳神,釉色自然垂流,互相滲化,色彩絢麗,呈朦朧之美,藝術水平很高。目前出土的唐三彩多集中於唐代兩都西安和洛陽,此外揚州也出土了一些。目前所發現的唐三彩窯址僅有河南鞏縣窯一處。鞏縣窯出土的唐三彩有砵、碗、瓶、罐等,還發現有貼花裝飾用的陶范,但沒發現俑。唐三彩對後來的陶瓷發展影響很大,諸如外國的波斯三彩、伊斯蘭三彩、新羅三彩、奈良三彩等,中國的遼三彩、宋三彩、明三彩、清三彩等,都受其影響。

造紙業

造紙業在唐代獲得廣泛發展,重要的產地多分布於南方。宣、歙、杭、婺、衡、越、均、益、韶等州,都是當時有名的產紙地區。益州所產麻紙和浙東所產籐紙,經久耐用,流行極廣。盛唐以後,益州的造紙技術更有提高,花色品種也更多,荊、揚、交、廣等地用桑皮造紙,稱谷紙。韶州用竹造紙,開闢了以後竹紙迅速發展的歷史。

另外,宣州涇縣所造宣紙,細密均勻,潔白柔軟,經久不變色,為書畫家喜用的紙張。

冶鑄業

冶鑄業在唐代也有很大的進步。唐朝規定,除西、北邊州禁置鐵冶和採礦外,其餘諸州出銅鐵之所,聽人私採,官收其稅。據記載,唐前期有銀銅鐵錫之冶168所,在陝(河南陝縣)、宣(安徽宣城)、潤(江蘇鎮江)、饒(江西波陽)、衢(浙江衢縣)、信(江西上饒)諸州有銀冶五十八,銅冶九十六,鐵山五,錫山二,鉛山四。這是一個很粗略的統計,要比實有數少得多。唐宣宗時曾一次增鐵山七十一,可見全國產鐵處極多。

這時,金屬鑄造技術達到了新水平。近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處盛唐時期的窖藏文物,其中有碗、盤、壺、罐等金銀器皿270件,造型優美,紋飾精緻富麗。從其切削工藝來看,可能已採用手搖足踩的簡單車床,這反映了當時製造技術的進步。

621年(武德四年),唐朝開始鑄造新幣,名“開元通寶”,直徑八分,十枚錢重一兩。自唐以後十枚重一兩的錢開始流行,相沿至清基本不變。天寶末年,分散在全國的鑄錢爐共99處,每年鑄錢達32.7萬貫左右。

醫學

唐代醫學不但分科較細,而且名醫倍出,其中最傑出的是京兆華原(陝西耀縣)人孫思邈(581年~682年)。

孫思邈是唐代傑出的醫學家,被尊為“藥王”。他聰敏好學,七歲就能日誦千字,人稱“聖童”;二十歲精通諸子百家學說和天文曆法,善談老子莊子,兼好佛學。他活了一百多歲,依然耳聰目明神清氣爽,是真正博學廣識長生不老的人。宰相魏征編修齊、樑、陳、周、隋五代史時怕有遺漏,常常去拜訪他,他一一講來不偏不漏,有如親眼目睹。

有一天盧照鄰問孫思邈:“名醫為甚麼能治好疾病呢?”孫思邈說:”我聽說人體必須以天地運行的規律做為參照的根本。天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變化,日月向前推移,寒暑相互交替,循環不息。

天地之氣調和就降為雨,怒就鼓盪為風,飄落成為露,凝結成霜雪,瀰漫散佈則成彩虹,這就是大自然的一般常規。人有四肢五臟,睡眠覺醒,呼吸吐納,精氣循環往來,流通的是氣血,表現出來的是氣色,發出來的是聲音,這也是人體的常規。陽則用其精氣,陰則用其形質,天和人都是相同的。

一旦陰陽失調,陽氣蒸騰發則為熱症,陰氣凝滯則生寒症,精氣固結就成為贅瘤,氣虛下陷就成為癰疽,氣逆妄行則心虛氣喘,氣血衰竭就憔悴枯槁,症狀表現在面貌上,變化表現在形體上,用這個道理來觀察天地也是如此。因此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盈縮變化,天上星辰偏離了軌道,日月發生了蝕變,彗星出現在天空,這是天地出現的危險徵兆。

寒暑不按季節來臨,這就是天地的寒熱病;石頭聳立,土地隆起,這就是天地的贅瘤;山崩地陷,這就是天地的癰疽;狂風暴雨,這就是天地的喘乏;天不下雨,川澤涸竭,這就是天地的焦枯。良醫用藥物來疏導,用針灸來治療,聖人用至德使天下和順,再輔以人為的努力,所以人的身體有可以治好的疾病,天地也有可以消除的災害,人和天地的規律是相通的。”這段話被醫學界和世人廣為稱頌。

太宗和高宗都曾召見他並授給他官職,但他從不接受。公元682年孫思邈逝世,死後一個多月容貌顏色仍不改變,舉屍入棺卻沒有重量,後來開棺一看只有衣物而已。《二十六史》和《太平廣記》等書中均有記載。

652年(永徽三年),孫思邈寫成了第一部醫學著作《備急千金要方》三十卷。三十年後,又寫成了《千金翼方》三十卷,以補前書之不足。通常把這兩部著作簡稱為《千金方》,這是孫思邈一生辛勤探索的結晶。

孫思邈在書中總結了唐以前歷代醫家的醫學理論和治療經驗,收集了5300多個藥方。他對婦科和兒科特別重視,把他們列在卷首,主張獨立設科。他注意藥物配伍和辨證施治,首創復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在藥物的採集和應用方面,孫思邈也有突出的成績。

《千金方》共收載了八百餘種藥物,對其中二百多種藥物的採集和炮製還專門作了記述。由於孫思邈對藥物學和醫學所作的巨大貢獻,被後世尊稱為”藥王”。

唐朝醫學的另一個傑出成就,是在659年(顯慶四年)由蘇敬等人集體編修的,圖文並茂的藥物學專著《唐新本草》。此書共五十三卷,收集藥物844種,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頒定的藥典。

*針灸巨擘甄權

甄權是一代針灸巨擘,他不僅醫術嫻熟,還精通養生之道,主張飲食清素可使胃氣調和,精氣增長。當時的魯州刺史庫狄□苦於風患,手不能拉弓,無醫能為他醫治。甄權說:“保持射箭的姿勢,一針紮下去,就可以射箭了。”於是甄權針刺其肩隅穴,果真一針下去,刺史當即就能射箭了。深州剌史喉閉水米不下已三日,甄權以三稜針剌其手指,氣息即通,第二天飲食如故。甄權治病,多如此類。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親臨其家,問他飲食起居,訪詢用藥之道,並授予他朝散大夫一職,賜他壽杖衣物。當年甄權逝世,享年103歲。他一生著述很多,繪有《明堂人形圖》,撰有《針經鈔》、《脈經》、《針方》、《脈訣賦》、《藥性論》等,可惜今已失傳。

其中部分內容可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對後世有一定影響。尤其是甄氏的《明堂人形圖》在當時流傳廣泛,唐代名醫孫思邈即根據其所繪圖形重新繪製修訂為“人體經絡俞穴彩圖”(已佚)。(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化篇─文學和史學

    文學

    * 詩歌和小說

    建安七子之後,在文學上有較大成就的是晉、宋之際的陶潛。陶潛,字淵明,潯陽柴桑(江西九江)人。他的代表作是散文《桃花源記》,講述了一個幸福的世外桃源。 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兩晉時數學家劉徽,撰有《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他對於抽象的數學概念,都已作了正確的注解,而且說得很透徹。他在《九章算術注》裏算出球體積是球徑立方的9/16,指出東漢張衡把球體積算成是球徑立方的5/8,錯誤是非常明顯的。
  •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是陶侃的曾孫,祖父外祖父雖是東晉的名士,但是到陶淵明時,家世已經衰落。然而自幼就貧困的他,並不以貧為苦,他一生雖沒有顯赫的功業,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詩文的成就,卻受後人崇仰傳誦不已。
  • 海瑞一生無私為民,清廉至極,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能為民請命,冒死進諫。正是這種敢觸龍顏諫君王的凜然正氣,使他千古留芳,許多後世文藝作品都描寫了這一點,由此可見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 于謙自幼聰穎過人,善書法,其書靜穆高雅,氣韻盈沛。青年時代就寫下了《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著名詩篇(《石灰吟》出自《于少保萃忠傳》)。在三十餘年的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興利除弊,剛正不阿。于謙的這些半神的操守準則,對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像韓信﹑岳飛﹑袁崇煥一樣,其品德操守舉世崇尚。
  • 「堯舜」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典範,作為一個女人,誠孝張皇后獲得「女中堯舜」的稱號。600年前的這位傳奇女人,以出色的政治才幹,默默地站在幕後,輔佐三代帝王處理朝政。她從來沒有走上前台,沒有垂簾聽政。她只是謹守婦道,做了一個女人該做的,就為她的時代帶來了安定與福祉。
  • 郭氏是史上唯一經歷八朝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之尊的女人。她享受過無以復加的榮華富貴,帝王都要向她行子孫之禮;親歷過朝局動亂和生離死別;目睹了皇位走馬燈似的更換,她輕而易舉就可奪取。可是,她始終穩坐於後宮,扶持子孫皇帝,沒有非凡的定力,是很難做到的,因而這些帝王對她非常敬重。史書評價,她所立下的「社稷之功」,可與她的爺爺郭子儀相輝映。
  • 兩度被廢,兩次垂簾,出家近三十年,一位被趙宋皇室遺棄的女人,卻以一己之力,使得大宋王朝多延續了153年。她就是北宋哲宗趙煦皇后——元祐孟皇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