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灏年:從英法俄德護國護法的歷史,看大中華民國護國護法的歷程和前途(1)

辛灏年

人氣 8

原載《黃 花 崗》
編者按語﹕現全文發表大陸旅美學者辛灝年先生剛剛完成的這部著述,裨能使讀者從對英法俄德諸國人民長期為共和國護國護法奮鬥的認知中,提高我們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對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的信念,為最後達成大中華民國護國與護法成功的歷史使命,而勇於繼續艱難地奮鬥下去。

前言

英國

一、英國王朝歷史之簡述

二、英國革命的由來

三、英吉利共和國的誕生

四、英吉利共和國對外對內護國的短暫成功

五、英吉利共和國護國的失敗

六、英王國護法成功走向「虛君共和」

法國

一、法國王朝歷史之簡述

二、從「祖國在危急中」到法蘭西拉開護國護法的序幕

三、法蘭西共和國第一次護國護法初造成功

四、拿破侖復辟帝制及共和國第一次護國護法失敗

五、共和國第二次護國護法功敗垂成

六、從「共和國在危急中」到第三次護國護法的最後成功

俄國

一、俄羅斯王朝專制的歷史及其特徵

二、俄國二月民主革命成功與俄羅斯共和國創建

三、共和國臨時政府與列寧毀國毀法的痛苦較量

1、共和國的困境及危機

2、「德國間諜――列寧」和他的「四月提綱」

3、共和國的六月對德戰爭與列寧的七月武裝叛亂

4、共和政府為護國召開「全國代表會議」

5、科爾尼諾夫的護國政變和布爾什維克起死回生

6、護國國會―「俄羅斯共和國參議會」的失敗

7、列寧十月背叛的成功與俄國共和書生的失敗

四、俄羅斯人民護法護國的淒慘失敗和漫長失敗

1、俄羅斯人民起而護國護法

2、列寧用恐怖暴力鎮壓全俄「立憲會議」

3、列寧大規模屠殺持續護國護法的共和國軍民

4、 共和國護國戰爭的失敗和列寧建立殘酷的黨主專制

五、七十四年後俄羅斯人民護國護法的最後成功

德國

一、德意志王朝歷史之特徵

二、德意志共和國第一次護國護法的勝利

三、希特勒毀法禍國危害全世界

四、共和國的最後勝利和德國走向民主統一

大中華民國

一、悠久的中國王朝歷史及其特徵

二、中國共和革命的偉大成果――中華民國

三、中華民國護國護法的第一大歷史階段1912-1928

1、中華民國護國運動的四個階段及其勝利

2、中華民國護法運動的四個階段及其成功

3、中華民國護法戰爭中的險惡暗礁

四、中華民國護國護法的第二大歷史階段1928-1949

1、中華民國為繼續護國護法而平定新舊軍閥叛亂

2、中華民國志在護國護法的剿共戰爭功虧一簣

3、中華民國為持續護國護法而推行訓政和威權政治

4、戰後中華民國護國戰爭的慘敗

5、伴隨著中華民國護國失敗的是護法的痛苦失敗

6、中國共產黨為「打天下」而毀法禍國

五、中華民國護國護法的第三大歷史階段1949-

結束語

前言

  就人類歷史的發展而言,不論中外古今,自從有了新國統,就存在著護國的使命;自從有了新法統,就出現了護法的要求。但本文討論的卻是,自從英、法、俄、德等國,因爆發共和革命而創建了第一個嶄新的共和國之後――共和國,面臨著形形色色專制勢力的必然反撲,甚至捲土重來,就勢必要以護國和護法來反對復辟,捍衛共和。在近現代,除掉少數君主國家「拜共和革命之所賜」,並能夠「堅持維護共和之法」,而最終走向了「虛君共和」以外,可以說,從君主走向民主的艱難歷程,就是各共和國護國護法失敗、勝利,再失敗、再勝利,直至最終「確認確立共和國――國統與法統」的歷史。

英吉利共和國護國的失敗

和英王國護法的成功

一、英國王朝歷史之簡述

簡略地說,英國自紀元1295年召開了第一次國會,史稱「模範國會」,英國就成了等級君主制的國家,即由君主和封建主共治的封建君主制國家。紀元1343年,國會亦從等級出發,分為上下兩個議院。英國國會的組織形式基本成形,為英國近代議會制度奠定了形式的基礎。15世紀中葉,英國蘭加斯特王族的遠親亨利˙都督打敗了理查三世,建立了都督王朝,由於在戰爭中,英國的大封建貴族俱被消滅,英國的中央集權式君主制度終於確立。1603年,因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無嗣,便由她的旁系親屬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任英國國王,從此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在英國的君主專制統治。未料,37年之後,共和革命就在英國爆發了。

二、英國革命的由來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這個世界上,知道「大不列顛王國」的多,知道「英吉利共和國」的少,然而,在英國的歷史上,她確實存在過整整十一個年頭。她因革命而生,卻為復辟而死。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自從英國擺脫了天主教羅馬教廷的教權威脅,乘歐洲宗教改革的大勢,自立安地甘教為英國國教,教權就成了王權的可怕助力。這不僅使得英國國內那些信奉加爾文教的清教徒們頗感不耐,而且早已使國會對國王的權力深感不滿。1641年,終於行動起來的國會,將國教改為長老會教,使教會脫離國王而隸屬於國會,並且規定國會至少每三年要召開一次,嚴重地削弱了專制王權。1641年11月,國會又因國王的陽奉陰違而通過了大抗議書,企圖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642年8月22日,早已忍無可忍的查理一世在諾丁漢山頭舉旗號召勤王,整個英國分裂成為兩大派,即騎士黨和圓顱黨。前者保王,後者則要為推翻國王的統治而奮鬥。從此,英國革命為國王所逼,而不得不採取了國內戰爭的形式。

三、英吉利共和國的誕生

1644年4月,奧立佛˙克倫威爾率領軍隊在馬斯頓草原戰役中擊退了八面威風的保王黨軍隊;1645年1月,面對王黨軍隊的反攻,國會改組了軍隊,建立了新模範軍,由獨立派首領克倫威爾指揮;1645年6月,在納斯比戰役中,克倫威爾指揮的新模範軍大獲全勝,國王戰敗後逃往蘇格蘭。1646年10月,英國國會用四十萬英鎊向蘇格蘭買回查理一世,將他囚禁在納斯比附近的古堡之中;1647年11月,查理一世逃離古堡,雖被抓回,卻暗中與蘇格蘭秘密使者簽約,要求蘇格蘭和他的保王黨軍隊聯合起來戰勝國會軍,以幫助他復辟。

1648年2月,保王黨於南威爾士起兵,發動了第二次內戰;蘇格蘭軍隊則大舉南下侵入英格蘭境內,卻遭遇克倫威爾的迎頭痛擊。1648年9月,克倫威爾率軍乘勝佔領了蘇格蘭首府愛丁堡;1648年12月23日,克倫威爾下令將查理一世押往倫敦附近的溫莎城堡,等侯審判。1649年1月27日,為審判國王而建立的最高法庭宣佈:「斯圖亞特作為暴君、叛徒、殺人犯和國家的敵人,應該被斬首。」1649年1月30日,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在白廳外專為他搭成的高臺上被行刑。行刑台下,站滿了痛恨他的百姓。

1649年3月,已經沒有國王的英國國會決定廢除君主制和國會上院,規定一院制國會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1649年5月19日,英國國會以法律形式莊嚴宣佈:「英國的人民和隸屬於她的領土及地區上的人民,將由此而建立和團結為一個共和國」――英吉利共和國誕生了!由此而判定16世紀中葉在英國所爆發的清教徒革命,其性質就是「共和革命」,也就言之不虛。

四、英吉利共和國對外對內護國的短暫成功

英吉利共和國創建了。然而,這個在共和思想遠未成熟,共和的建國理論甚至還「子虛烏有」的時代,就已經誕生的共和國,創建伊始,就立刻迎來了國內外復辟勢力的陰謀挑戰,就立即拉開了護國戰爭的序幕。

1641年,英國革命剛剛爆發之時,愛爾蘭就趁英國的革命之亂宣佈獨立,企圖脫離英國。所以,英吉利共和國剛剛建立三個月,雖然內憂外患未靖,共和國領袖克倫威爾,便親率一萬軍隊登陸愛爾蘭,意圖立即收復國土。然而,就在他遠征愛爾蘭期間,查理一世之子已經在蘇格蘭被擁立為查理二世,試圖卷土重來,推翻共和,復辟王朝。克倫威爾遂奉國會之招,從愛爾蘭戰場返回,親征蘇格蘭。

1651年9月,克倫威爾擊敗了蘇格蘭軍隊,甚至兼併了蘇格蘭,由蘇格蘭支持和策劃的查理二世企圖復辟遭遇失敗; 1652年5月,英國軍隊征服了愛爾蘭全境,英吉利共和國沒有因為「革命之亂」而遭遇國土分裂的悲劇。此後,克倫威爾又發動了對西班牙的戰爭,奪取了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的亞買加島;打通了西歐大陸的鑰匙――敦刻爾刻;為後來英國在整個歐洲的影響奠定了歷史和地域的基礎。

如果說這一切均表明了這個新共和國對外對內護國的成功,表現了一個新共和國的蓬勃朝氣,尤其是顯示了,當國內外的復辟勢力和民族分裂勢力,企圖從各個方面來破壞共和革命並嘶咬這個嶄新的共和國時,克倫威爾不僅能夠堅決地反對專制復辟,而且勇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其後,為了保證新共和國的道路暢通無阻,克倫威爾不但敢於樹立他自己的權威,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敢於維護「威權」,施行「訓政」,自封「護國公」,解散那個分裂的、「不聽話的」、甚至是包藏著復辟禍心的國會;而且敢於對那個「尚未成熟起來的共產革命派」,即企圖「打著絕對平等的旗號」來進攻共和國的「掘地派」農民――「天生的共產主義者們」,進行了必要的鎮壓。所以,共和國才得到了安寧,共和國才獲得了成就,共和國的生命也才能夠得以維係。英吉利共和國就是因為有了克倫威爾這樣一個威權的領袖,才維護了自己嶄新國統的存在。

五、英吉利共和國護國的失敗

誠如我在《誰是新中國》一書的導論中所言,近現代世界從專制向民主的過渡中,其之所以艱難,就是因為,這個過渡,將必然要面臨著「革命和復辟」、即「民主和專制」的長期較量和反復較量。這雖然是「過渡」的本質方面,但是,它在形式上,卻是以新共和國護國和護法的成敗歷程,來判定這一較量的反復和勝負的。

1658年,已經獲得了相當建國成就的英吉利共和國,只因為威權在身的護國公克倫威爾病死,其子理查雖承繼了護國公的名號,卻於第二年就自己辭職下野,成了王黨分子所嘲笑的「塌台的迪克」,於是,一場從來就在伺機而發的復辟陰謀,終於夾帶著斯圖亞特王朝對革命與共和的深仇大恨,兇狠地反撲過來了。

1660年2月,駐英格蘭的英軍司令蒙克「突然」率軍進入倫敦,並派人和流亡在荷蘭的查理二世談判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事宜;1660年4月4日,查理二世在佈雷達發表了「復辟宣言」;1660年5月,主要由保亡黨分子組成的新國會宣佈查理二世為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旋被迎回倫敦,已經存在了十一年的「英吉利共和國」被推翻;終於復辟成功的斯圖亞特王朝,立即撕毀了自己在「佈雷達復辟宣言」裏所宣稱的,「不追究非直接處死國王查理一世者」的諾言,判處了57人弑君罪,30人死刑,直至將克倫威爾開棺戮屍梟首,以解其對於革命與共和的深仇大恨。

英吉利共和國的護國運動終於失敗,由英吉利共和國所代表的共和革命力量,終於敗給了由斯圖亞特王朝所代表的專制復辟勢力。新的較量還在等待著英國的人民。

六、英王國護法的成功與英國走向「虛君共和」

自1660至1688,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君主專制制度整整二十八年。歷史記載了復辟時代英國的種種痛苦和人民的重重災難。1688年,英國由政變而爆發和平革命,史稱「光榮革命」。復辟的斯圖亞特王朝終於壽終正寢――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逃往法國,他的女婿――荷蘭執政威廉與妻子瑪麗率軍入主英國。1689年2月13日,就在英國國會宣佈威廉和他的妻子瑪麗為英國的國王和女王之日,為了防止新國王復辟專制制度和重奉天主教為國教,更為了確立君主立憲的「有君共和制度」,英國國會同時呈送「權力宣言」――一部「限制王權和保障民權」的憲法,即《權利法案》,要求王室接受並保證實行。稍候,國會又通過了「信仰自由法」和「王位繼承法」,從新國家的立法上,開啟了從「有君共和」走向「虛君共和」的歷史進程。而光榮革命之所以光榮,一是因為「歐洲之君主立憲均為革命之所賜」(孫中山語),--是革命的壓力,才使得王朝接受了歷史教訓和人民要求;二是由於人民的理性力量,才保證了歷史的理性選擇,不再讓紛亂和流血成為英國革命的代名詞。

而也正是在英國革命與復辟反復較量的艱難歷程中,甚至是在復辟王朝倒行逆施的罪惡歲月裏面,英國的知識分子們,方由於共和的政治魅力,越來越從思想上認識到了創建一個共和國所必須的理論建設,和捍衛一個共和國所必須的法理基礎。由是,霍佈士提出了「社會契約論」,從根本上否定了專制王權;洛克創立了「分權學說」,倡行君主立憲,提倡平等、自由和保護私有財產;漢˙密爾頓建立了「人民主權學說」,提出了自然權利和主權在民的理論,為英國「有君共和制」的確認和確立,特別是為未來的法國共和革命――從「有君共和」走向「無君共和」的又一個巨大歷史性進步,奠定了共和革命的理論基礎。

其後,英國在1832、1867和1884曾三度改革國會,一次又一次地擴大了「選舉權」,也就是人民參政的真實權力,從而保證了走向「虛君共和」的歷史性進步。

其後,不論是詹姆世二世的兒子詹姆世˙斯圖亞特謀求復辟,還是詹姆世二世的孫子查爾斯˙斯圖亞特,竟然男扮女妝地潛回英國,發動叛亂以圖復辟,均遭遇了失敗。專制的君主王朝,終於在英國成為歷史。

應該說,「虛君共和」在英國的徹底實現,說到底,都是為了保護和發展光榮革命的標誌和結果――「權利法案」的執行和完善。而也正是英王國「護法」的節節勝利,才為英國的工業革命奠定了社會政治的基礎,為一個繁榮的、民主的和現代的英國注進了歷史進步的活力,也才為我們這個世界開創了一個「在王冠下從專制走向民主的過渡形式」。(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