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欣賞】 四塊玉.嘆世

作者:歲寒
font print 人氣: 1304
【字號】    
   標籤: tags:

馬致遠《 [南呂] 四塊玉.嘆世》

兩鬢皤,中年過。
圖甚區區苦張羅?
人間寵辱都參破。
種春風二頃田,
遠紅塵千丈動,
倒大來閑快活。

【作者簡介】

馬致遠(約1250~1321至1324年) 字千里,號東籬。他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多寫神仙道化,故有「馬神仙」之稱。曲詞豪放灑脫,散曲成就尤為世人推崇。現存小令百多首,套數二十三套。其中套數[夜行船]《秋思》被譽為「萬中無一」。

【字句淺釋】

南呂:元曲宮調之一。四塊玉:曲牌的名字,相當於宋詞中的詞牌。嘆世:這首曲的題目。
解題:作者晚年對人間榮辱、得失幾乎全都失去了熱情,力圖從寧靜恬淡的隱士生活中求得精神上的滿足。
皤:白色(的),常用來形容頭髮。
區區:(人或事物)不重要。
張羅:料理。
參破:看透、看破。
倒大來:多麼、何等。

【全曲串講】

兩鬢已經長滿白髮,中年早已度過。
還辛苦操勞那些區區小事幹什麼?
人世間的榮辱得失,都已經看破。
在和煦春風中種自己的二頃田,
遠離那紅塵中人海波濤的險惡。
這種生活,多麼的清閑與快活!

【言外之意】

此曲語言簡淡而意味悠長,有隨手而得之妙,有老人長吁短嘆、嘮叨家常的味道。

作者追求的是一個自得其樂的小天地:沒有人海風波之險,卻有山水田園之樂;身不為區區小事而磨,心不被人間榮辱所牽;寧靜而清閑,快活而自在!

人過中年,易生遲暮之感。特別是經歷了宦海沉浮、飄泊之苦,壯志消磨、豪情退盡,常生厭世出塵之心。其中一些人經過嚴肅的思考,便當遁入山林、田園,成為出世的隱士。作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雁 中國畫
    沒有典故和華豔文詞,只用白話口語作白描,淺近平易、自然流暢;加之巧妙的比興、淋漓盡致的鋪排,確如後人評價的「如空谷流泉」一樣帶著天籟似的天然純真之美。
  • 在元曲領域,最有趣的作家組合莫過於「酸甜樂府」。一個喜食酸而號酸齋,一個好甜食而號甜齋,恰巧又都擅長散曲創作,因而後人習慣將二人合稱。多姿多彩的元曲,就這樣增添了幾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 古人常用飲食味道評論文學作品,那麼元曲屬於哪一種味道呢?《錄鬼簿》將其比作「蛤蜊味」,形容元曲輕靈活潑、自然不造作的風格。《曲論》則概括為「蒜酪味」,一股辛辣刺鼻而又香甜醇厚的混合風味,瞬間撲面而來。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1]說的是元代後期兩位以散曲留芳後世的大作家,「喬」即喬吉,「張」便是張可久了。
  • 元代文人,不乏風流倜儻、博學多才之輩,喬吉卻是難得的「才貌雙全」的翩翩才俊。《錄鬼簿》中讚他「美容儀,能詞章」。而翻遍整部書,幾乎再無人因顏值得到類似的評價。
  • 元曲四大家關、馬、白、鄭,其中鄭光祖是後起之秀,唯一一位元雜劇後期的代表作家。元曲的發展,也有個自盛而衰的過程,總體上來說,元朝初期的作家成就要高於後期,因此四大家的人選也多集中在早期文人。不過鄭光祖一點不比前輩遜色,幾乎要搶了元人之最關漢卿的地位。
  • 元代文人,除少數名臣作過散曲外,大抵是布衣、府吏之類。而元初有位文人,自是名門貴公子,更有在朝堂平步青雲的捷徑。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名流,卻自甘「沉淪」,終生不入仕途,還投身秦樓楚館,陶醉詩酒風月。不過元代文壇有幸,他留下了大量詞曲和傳世雜劇,最終名列元曲四大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