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音樂遇上西方音樂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高潔、白玉編譯報導) 從80年代初開始,許多中國作曲家和音樂家,包括傳統音樂家,移民到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比如譚盾—因電影「臥虎藏龍」獲奧斯卡肯定的華人音樂家,原中國中央樂團交響樂隊隊長陳汝棠,現住在蒙特利爾的琵琶演奏家劉芳,還有著名的男高音關貴敏。

然而就創作、作曲而言,在二月份的 LaScena 音樂雜誌批評說中國當代作曲家的風格可以說只是西化的中國傳統音樂而已,更甚者有一部分作曲家僅僅把中國古譜拿來用西方樂器重新組合。可以說中國「現代」音樂作品只不過是西化的中國傳統音樂。

中國傳統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音樂,和黃河流域以外的各民族的音樂包括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區,以及在漢代伴隨著佛教的傳入,佛教音樂開始傳入中國。隋唐時期,大量外域音樂的輸入,不僅帶來樂曲,而且也引進了樂器、樂律和音階。

LaScena 音樂雜誌報導中說,早在1601年,中國便接觸到了正統西方音樂,當時的羅馬教宗派遣一位意大利作曲家為中國皇帝服務。在這之后,中國的王宮裡經常可以聽到西洋樂器。 19 世紀末,中國的傳統樂器也配上了歐洲式的樂譜。但直到20 世紀初,上海的商界和學術界才從流亡的俄國和猶太音樂家那裡正式學到正統西方音樂。鋼琴也因此成為知識分子階層的奢侈品。

LaScena 音樂雜誌也描述近代中國音樂 在1949年後的變化。毛澤東政權認為鋼琴代表資本主義思想,應該受到批判。 盡管它被禁止, 但是後來政府考慮到音樂,特別是合唱音樂,可以成為一种團結群眾的極好方式。那麼就必須帶有普遍性,例如採用有相同節拍的西方音階,由音樂部門的工作人員收集來的曲調再根據鋼琴改寫。後來由毛澤東夫人江青領導的文化大革命中,用一些樣板音樂煽風點火推動文化大革命,如所謂的「毛主席語錄歌」。語錄畢竟不是都可以譜成歌來唱的。儘管當時倖免于被打倒的少數幾個作曲家費盡心力,勉為其難地創作了大量的毛主席語錄歌,但是真正得到群眾認可,廣泛傳唱的并不多。

報導中說,1976年,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接近尾聲時,西方音樂在中國開始蓬勃發展。令人吃驚的是,那些樣板戲并沒被丟棄,仍然很深地影響著許多作曲家,包括那些現代寫流行音樂和搖滾樂的作曲家。可悲的是中國「現代」音樂作品只不過是西化的中國傳統音樂,而流行音樂也大部分是配上中文歌詞的西方流行音樂。

而真正的中國傳統音樂在現代音樂的衝擊下很多已經銷聲匿跡了,中國古代樂曲對當今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來說,是一種美的享受,能使我們領略到自然質樸的美以及古人的生活氣息,返本歸真,使思維意識隨之昇華,使心態祥和寧靜,意境深邃高遠。樂器包括輕柔典雅的箏,清逸柔美的古琴,華麗委婉的琵琶,清脆明亮的笛子,甜美幽雅的簫,悠揚渾厚的鐘聲等等,不禁令人感歎:人間何來如此之多、如此之美的音樂?難怪有很多人開始相信中國的古代文化是一部神傳的文化,是神的智慧在人間的展現。(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 第一樂章(非常熱情的快板)充滿力量和柔美,同時有著強烈的音樂對比與強度。在曲式結構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鳴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創新手法也為後來的音樂流派奠定了基礎。音樂開始立即進入的小提琴獨奏、提前寫好而非即興演奏的華彩,以及樂章間的緊密連接以致觀眾幾乎無法鼓掌⋯⋯這些對於當時的觀眾都是很新奇的體驗。
  • 第一樂章,時而高潮迭起,時而如夢似幻,極具張力的色彩變化,猶如置身一場冒險,遊歷神祕與狂喜,盡覽沉鬱與柔情,以那超然的心境,一睹絢爛的終局。此曲充滿了布拉姆斯的創作巧思,那扣人心弦的曲風與別具一格的意境,使其成為音樂長河中獨樹一幟的經典作品。
  • 這首完成於1877年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專門為大提琴和交響樂團所作。在當時的音樂界,音樂家們的品味早已從古典時期對精緻和規範的追求轉為浪漫時期對激情和戲劇性的渴望。
  • 這首著名的大提琴協奏曲為作曲家晚年時的作品。德沃夏克當時正任職於紐約國家音樂學院,擔任院長。儘管作曲家創作了非常多的曲目,他的好友, 大提琴家哈努斯·維翰也曾多次委託他為大提琴創作協奏曲,但作曲家一直對樂器的獨奏能力持保留態度。直到1894年三月,德沃夏克的同事維克特·赫伯與紐約愛樂首演了一首大提琴協奏曲,才深深打動了作曲家的心,使其終於決定為大提琴譜寫協奏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