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国际投信股权争夺战过程曲折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孟雯台北五日电)中华投信、光华投信、建弘投信及国际投信号称 台湾四大投信业老天王,如今市场开放竞争,中华与光华投信都变身外资投信,建弘投信也被第一金控收编为子公司,就剩下国际投信,因为大股东争抢,价格摆不平,使得国际投信购并案纷纷扰扰,过程曲折。

国际投信进入市场相当早,虽然是四大老投信之一,但因新秀不断窜起,目前资产管理规模约新台币1300亿元,在投信业中排名第五。

最近几年开放外资投资台湾,许多外商相中台湾资产管理市场,除了新设之外,不具财团色彩的老投信,便成了外资购并标的,因此,这几年陆续有多家投信被外资购并,成了外商投信,其中中华与光华投信,分别成了荷银投信及汇丰中华投信。

建弘投信也在金控时代潮流之下,被第一金控相中纳编为子公司。四家老投信这几年分别易主,就剩下国际投信。

国际投信的招亲案虽然至今尚未定案,但过程精彩的程度不下于任何一件银行的招亲购并案。

国际投信主要大股东为国民党中央投资公司,富邦蔡家与中国国际商银、世华银行、台湾银行、中信局与农民银行等公营行库。

国际投信的经营向来是由中银指派董事长,中央投资公司指派总经理,两家大股东共治国际投信,其他大股东鲜少过问国际投信的经营事宜,这是国际投信大股东之间行之有年的默契,所以国际投信的董事长向来是由中银退休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目前的董事长陈季筑,曾是中银副总经理。

但是中银被纳入兆丰金控,加上国民党党产信托,国际投信的两大股东,经营权发生重大变化,也对国际投信产生冲击。

随着中银加入兆丰金,兆丰金便意图收编国际投信,兆丰金总经理林宗勇与国际投信几个大股东谈过之后,决定用每股52元收购股权,但这个价钱只针对少数大股东,包括公营行库及中央投资公司。

这个价格虽然获得少数股东认同,但是兆丰金以为只要收购到这些股东的股权,兆丰金对国际投信持股已经过半,因此,对国际投信员工以及富邦蔡家等,这些少数不具影响性的股权,开出每股47元的收购价格,此举引发富邦蔡家反弹,决定以反收购的方式抵制。

富邦蔡家以对国际投信经营权表达浓厚兴趣为由,对其他大股东,甚至包括中银在内,开出每股54元的高价收购。

富邦蔡家发出的收购意向书,对中央投资公司及公营行库等大股东造成混淆,也延宕兆丰金对国际投信的收购计划。

今年第一季,国际投信的金鸡母之一在美国股市挂牌的台湾基金 (ROC FUND) 正式解约,由于ROC FUND一年为国际投信创造数千万元收益,兆丰金在ROC FUND解约之后,又调降国际投信的收购价格,每股只剩下40元。

这个价格让许多法人大股东无法满意,因此,董事会决议,聘请专业财务顾问精算国际投信的真正价值,提出一个合理价格供买卖双方参考,以昭公信。

但是数月来,国际投信并没有确定聘用任何财务顾问.富邦蔡家也明确表达已经退出国际投信的抢亲行列,现在富邦蔡家对于国际投信股权的处理方式,就是原则出售,价格至上,换言之,谁出高价,就卖给谁。

不料就在兆丰金迟迟没有确定国际投信的收购计划之下,台新金控以强烈的企图心,积极在各大股东之间进行游说,对国际投信展开抢亲行动。

据知悉这项购并案的投信业高层人士透露,台新金虽然并不是国际投信的股东,但台新金对国际投信其实已经“哈”很久了,台新金乘虚而入,并开出高价收购条件,很得其他大股东的欢心。

虽然兆丰金身为国际投信的大股东,又曾经与几个大股东签过收购股权意向书,具有优先承购权,但是在价格至上之下,除非兆丰金愿意一股多花10元,与台新金力拼到底,否则台新金很有机会以一股50元,买下股本6亿元,资产规模1300亿元的国际投信。

未来,国际投信不论是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台新金抢亲成功,或让原始大股东兆丰金纳编,至此,台湾四家老投信都将各有归属,经营权全部改头换面,在竞争激烈的资产管理市场一较长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