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風:京族的漁業風情

標籤:

京族,現有18915人,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市的(水萬)尾、山心、巫頭潭吉4個自然村。   
  
京族地區氣候溫熱,海產豐富,除有700多種魚之外,尤以珍珠、海馬、海龍等著名。京族以漁業為主,以農為輔,屬沿海漁業和農耕混合的經濟文化類型。   
  
京族的祖先原居越南吉婆。後來有一部份人自越南塗山沿海捕魚來到巫頭島等地定居,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京族過去被稱為「越族」,後來名為京族。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京族沿海而居,海域捕魚自然也就成了他們的主要生活。在海灘、 村寨給人第一印象的是成堆成掛的各式漁具。拉網、刺 網(定刺、流刺、旋刺)、塞網,還有專門針對某種捕撈對象的鯊魚網、南蝦網、海蜇網、鱟網、墨魚網等,漁具之多分工之細,形成了京族發達的漁業文化。   
  
漁箔是京族漁獵生產中獨特的傳統設施,以漁箔捕魚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捕魚經驗豐富的京族人,在地勢傾斜、水流較急的灘地裂溝,沿灘溝兩旁,分兩行插上直徑10多公分的木柱,直到最低潮水線處。木柱間用細竹條、竹篾或山籐編結成「籬笆」柵欄,形成民間所稱的「籬溝」。籬溝一般長數百米,其形狀如漏斗,緊靠海邊的漏斗尖口寬約10米。一漁箔用木柱上萬根,有點像古代的八卦陣。在「漏斗」裡以竹片和木條編織3個由大到小的「魚室」(也叫「魚港」),3個魚室相通,但入口處都安置有魚蝦能進不能出的「籠須 」。漲潮時,洶湧的潮水帶著魚蝦淹沒了箔地;退潮時,魚蝦被困於魚室。漁民駕輕舟划竹筏,進入籬溝以魚罩、網罾盡情收穫。   
  
在京族的漁業生活中,至今還保留有「見者有份」的「寄賴」習俗。不論是海潮退後的漁箔邊,還是漁船 滿載歸來時,只要想吃海味,你就可以撿一些拿走,主人絕不會責怪。
  
在漁家做客,千萬別說飯燒焦了,因為「焦」與「 礁」同音,怕觸礁。在船上不要說「油」,把油稱為「滑水」,因為「滑」有「順當」、「順溜」、「順利」之意,而「油」與「游」同音,船破後人落水才要游呢 。移動器物要拿起來,別拖著推著移動,因為有「擱淺 」之嫌。當然,一般來說,不懂規矩的客人是不會被責怪的。不知者不為過嘛。   

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婦女、孩子都要到海灘上送行,並舉行一些祭海活動。當一艘艘魚船行駛在遼闊的海面時,漁民便互相對歌,或抒情婉約,或激越磅礡。長年累月,使京族人具備了大海一樣的胸懷,大海一樣的性格。

(資料來源:世華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清秀淡雅的傣族服飾
民俗民風﹕朝鮮族敬老風俗
絢麗多彩的哈薩克族服飾
民俗民風:端午節的由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