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深得民心的清官況鐘

心緣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9日訊】小時候,看過一本小人書,叫《十五貫》,是根據清初戲劇家朱素臣的《十五貫傳奇》改編的。現在還依稀記得書中那個清官的形象。長大後,才知道它是根據明代著名清官況鐘辦案為題材而編寫的。

況鐘,字伯律,號如愚,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出生於江西省靖安縣的崖口龍岡州,因而又號“龍岡”。 他幹練精明,通達事務,而且為人正直、清廉,深得朝廷的器重。明永樂四年(1406年),二十三歲的況鐘被靖安知縣俞益看中,選為書吏。九年後,況鐘被推薦給明成祖朱棣。經面試,朱棣將況鐘破格提升為正六品禮部儀制司主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崩,朱高熾即位,況鐘再次被越級升遷為正四品儀制司郎中。宣德五年(1430年),況鐘又被新任皇帝朱瞻基任命為蘇州府知府。

蘇州當時被認為是全國最難治理的的一個府。那裏官吏奸詐貪婪,賦稅沉重,百姓生活困苦,許多人逃離了家鄉。況鐘到任後,一面照批公文案件,一面私下裏進行明察暗訪。他在詳細掌握了一批奸吏的確鑿罪證後,將他們逐一法辦,並處決了六個最壞的奸吏。頓時,“一府大震”,蘇州老百姓稱為“況青天”。整頓吏治後,況鐘還減輕稅賦,平均徭役,為民興利,勸課農桑。特別是在清理積案、平反冤獄上更是為民所稱頌。據記載,他“每一日輪治一縣事,未期年,勘問過輕重罪囚一千五百二十余名”。並且常常“折獄明斷”,遇有“奇冤”者“無不昭雪”。從此,“吏不敢作奸,民無冤抑,咸頌包龍圖復生”。

況鐘嚴於律己,廉潔奉公,生活簡樸,真可說是“兩袖清風”。史稱:他“內署肅然,無鋪設華糜物”,餐桌上也只是“一肉一蔬”而已,“非公燕,別無兼味”。後來,“卒而歸葬,舟中惟書籍,服用器物”,並沒有其他貴重物品,故“蘇人咸嘆息之”。

在蘇州府,況鐘曾三次離任,都因百姓挽留,繼而復任。宣德六年(1431年),況鐘首次離任,是因母喪而回籍丁憂。他一走,蘇州府便“奸吏無法,故弊業生”。不久,郡中有三萬七千五百多人聯名上書,請求朝廷召回況鐘。因此,宣宗皇帝便命況鐘“奪情”。況鐘一回蘇州,便使“法紀復振”。宣德八年(1432年),況鐘任期三載後,需進京朝見,於是第二次離任。蘇州人民懷念況鐘,擔心他此去“朝京”而不回。待來年春天,況鐘返回蘇州後,蘇州人民才放下心。民間有歌謠讚頌況鐘曰:“太守朝京,我民不寧,太守歸來,我民忻哉。”況鐘第三次離任是在正統五年(1440年)。是年,他任滿九載,照例應加升一等,便赴吏部候升。當時又有一萬八千余人聯名上書挽留。皇上見狀,只好升況鐘為正三品官,仍署蘇州府事。況鐘第三次返蘇時,百姓相迎者“不遠數百里之遙”。可見其在民眾心目中之地位。

況鐘治理蘇州先後達十三年之久,到正統七年(1442年)十二月,終因積勞成疾,卒於任上,享年六十。況鐘死後,不僅“蘇民痛哭罷市”,就連“鄰郡松、常、嘉、湖之民赴吊者”也絡繹不絕。在“歸柩之日”,百姓“傾城出送”,但見“白衣冠兩岸,夾舟奠別”。為紀念“況青天”,蘇州府七縣大小集鎮都建有專祠,歲歲奉祀。百姓家中也懸像祭祀,“比屋無間”。 在蘇州滄浪亭內,一幅況鐘的磚刻畫像,至今猶存,下刻“法行民樂,任留秩遷,青天之譽,公無愧焉”的頌詞,仍清晰可見。

他的墳塋,修建在江西省靖安縣東門外的況鐘園林之內。墓碑上刻著四個顯赫大字:“況鐘之墓”。墓後,豎著一塊三點五米高、六米寬的“墓誌銘”,再後就是一座飛簷鬥拱、雕樑畫棟、古樸、典雅的“清風亭”。鐫刻在“清風亭”兩根石柱上的一副對聯,高度讚揚了況鐘這位清官。對聯寫的是:一肩行李,試問封建官場有幾?兩袖清風,且看蘇州太守如何。

《明史》中的《況鐘傳》評價況鐘說:“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後守蘇者莫能及”,明代李贄評價況鐘說:“剛果敏達,不畏強御……廉潔之操,一塵不染。”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厲王是一個貪婪暴戾的統治者,任用“好專利而不知大難”的榮夷公等人,壟斷山林川澤的一切收益,不讓平民前往採樵漁獵。大夫芮良夫規諫厲王說:“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個榮公只知道獨佔財利,卻不懂財利是從各種事物中產生出來的,是天地自然擁有的,誰想獨佔它就會觸怒很多人,榮公用財利來引誘您,君王您難道能長久嗎?”厲王不聽勸諫,還是任用榮公做了卿士,掌管國事。
  • 東坡在歷史上,有一樁「智退遼使」的美事,至今還常被人津津樂道。
  • 自由時報記者黃維助╱隨行採訪報導

      國民黨主席連戰領軍的「感恩團結之旅」列車昨天開抵第三站宜蘭,連戰表示,這次不分區立委的名額有限,被提名人的形象、功能及對黨的貢獻度,將是提名原則。

      陪同連戰的黨秘書長林豐正則提出區域與不分區立委提名「脫鉤」處理的基調,現在優先處理區域立委提名,「完全不考慮」不分區立委提名事宜。

      至於外傳立法院長王金平已內定首席不分區立委,連戰以「八字還沒一撇」回應指出,不分區立委尚在作業中,而且時間還早,但他可以保證,這次國民黨提名人選,一定不辜負外界期待。

      由於部份規劃參選下岸市長的現任立委擬棄選下屆立委,林豐正也將話挑明,「想選縣長的人,先下來選立委再說」,他指出,以苗栗縣立委劉政鴻為例,黨中央知道他想選縣長,但這次還是應先選立委,選上立委再選縣長更有信心,否則誰能保證劉政鴻一定可以選上縣長。

      在連戰與基層輔選幹部座談時,身兼副主席的台北市長馬英九擔任主持人,但一位在地的里長表示,基層從媒體看到的國民黨是這麼「亂」,而且是亂得基層都失去信心,什麼馬家軍、宋家軍、連家將,搞得基層頭昏腦脹;另一位黨代表強調,黨內領導人眼光要放遠,國會與總統戰場才是最重要的,就算馬市長再會搞(市政),也變不出什麼。

      在台上的連戰,並未直接回應這些問題,但私下向媒體記者指出,馬家軍、王家將啦,都是媒體封的,「你們歷史故事聽太多了」。

      〔記者黃維助╱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連戰在總統選後宣布推動國親合併方案,但目前國親合併的進度遲緩,連戰昨天對此表示,合併案並沒有時間壓力,現在最重要的是立委選舉,因此,合併案不能設定「時間表」。

      國親二黨在年底立委選舉是否可能以同一政黨名稱辦理登記,連戰指出,現在還沒有討論到這個問題,而國親合併工作小組的人選都已找好,之所以尚未展開運作,是因部份成員請假,但這不會影響國親合併共識。

      在合併案程序未完成前,連宋為國親立委提名人「共同站台輔選」的可能性,連戰指在大家同意的安排之下,可以互相照顧,但是否採共同輔選模式,目前也還不確定。

  • 孟嘗君奇怪他回來這麼快,便穿戴好衣帽接見他,問道:“債款全收齊了嗎?怎麼回來的這麼快呀?”馮諼回答說:“收齊了。”孟嘗君又問:“用它買了些什麼回來呢?”馮諼說:“您說‘家裡缺什麼就買什麼’我考慮您府裡已經堆滿了珍寶,好狗好馬擠滿了牲口棚,堂下也站滿了美女。您府裡缺少的東西要算‘義’了,因此我替您買了‘義’。”
  • 明代的民間繪畫比較活躍,木刻年畫尤其是木刻版畫有較大發展。民間創作的卷軸畫的主要內容則為風俗畫、歷史故事、神像畫、水陸畫及肖像畫等。
  • 歷史上流傳甚廣的韓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就說明他有了不起的大忍之心。這個故事講的是淮陰有個無賴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是個膽小鬼罷了。”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
  • 孔融(公元153~208年)東漢末文學家。字文舉,漢末魯國人,孔子的二十世孫。曾任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又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職。性寬容好士,賓客如雲,所作散文,鋒利簡潔,多譏嘲之辭。後因觸怒曹操被殺。能詩,為「建安七子」之一。 歷史故事
  • (編者註:歷史常常驚人的相似。2000年前,當耶酥被迫害的時候,他曾要求門徒為他傳播的真理作證。他們沒有辜負耶酥的教誨。300年間,一代又一代虔誠的基督徒,前赴後繼,不惜流血犧牲,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走遍山山水水,只為了告訴人們,耶酥教人向善,他講的是真理。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才洗盡了耶酥蒙受的不白之冤。如今,誰都知道,基督教原本是教人向善的,根本不是當年惡人們所誣陷的所謂邪教。2000年後的今天,法輪功學員為捍衛自己信仰所做的一切,不正是在重複與當年基督徒同樣可悲可泣的壯舉嗎?!為了幫助更多不明真像的人充分認清今天法輪功學員為堅持信仰、揭露邪惡和講清真像所做的一切,特將早期基督徒的若干故事編寫於此,供讀者參考。 )
  • 太宗和群臣經常在一起討論各種問題,形成共識,所以貫徹的力量非常強大。“貞觀四年”時,整個國家就已經進入“貞觀之治”的盛世了。“貞觀”一朝人才濟濟,名臣如雲,而其中以“諫諍”聞名的就數魏徵了。
  • 管寧因為好友華歆不能完全無視於權位利祿的存在,所以割席與之絕交。和嶠鄙視荀勖的為人,不願與之同車,於是自行乘坐專車入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