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水:獄中隨筆(4)

楊天水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5日訊】三十三.如何小說的點滴感悟

仍然是萬里晴秋﹐昨晚入睡前反復讀《通言》﹑《宋小官》﹑《計押番》諸篇﹐深感左史敘事之法的佳處﹕簡要﹑自然﹑很會講故事。所謂文簡意深﹐即少數筆墨便能將來龍去脈﹑人事變遷敘得一清二楚﹔所謂銜接自然﹐就是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一種心理變成一種心理﹑一種人生變成另一種命運﹐總之人與事﹑心與物﹑命與運(遭遇)的變遷的發展﹑轉變﹐敘述得合情合理﹐對話除以文言外的市民白話口語﹐運用得極端的合理合情(合身份合人性)。雖以左氏筆法﹐但更通俗﹔不亞雪芹才高﹐而屬其先導。七年多時間﹐至今才抽得時間專門琢磨小說。

小說當以人與事﹑心與物﹑命與運為主要內容。“人”即各種各樣的社會歷史個體﹐“事”即各種各樣的歷史(或曰社會)個體的行為﹐包括有意識的﹑無意識的行為。包括私人性的與社會性的行為﹔“心”即性即人性中的精神部份﹐就是平素所說的心理﹐包括慾望﹑情感(喜﹑怒﹑哀﹑樂等)﹑思想(經過思考而產生的意見﹑看法﹑見解等)﹑意志(精神世界堅持某種取向的力量)等﹐此中道德的意識﹑不道德的意識﹑表層意識﹑深層意識﹐千變萬化﹐總之人心千變萬化﹐與人的行為與人的命運﹑與社會歷史的演變交構在一起﹐或為動因﹐或為結果﹐錯綜複雜﹐千頭萬緒﹐人心之用也大矣﹔“物”即人類個體與整體得以存在的發展的外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總和。在自然的一方面為天地星辰﹑山河樹谷﹑蟲魚花草﹑飛禽走獸等﹐在社會的一面為國家機構﹑實業機製﹑宗教信仰及其組織結構﹑風俗習慣及禮儀形式﹑教育制度﹑以及一切人賴以為生為用的穿﹑吃﹑住﹑行﹑用﹑育﹑樂﹑知的工具與用品﹐簡言之社會意義上的物就是廣義上的文化﹔“命”指的是個體的必然的遭遇﹐“運”指的是其偶然的遭遇﹐此二者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千變萬化而不離其宗﹐不離其宗而又千姿百態。

要想很好表述此並表達此六者過程﹐需要花畢生精力﹐非蜻蜓點水可就。

左氏敘事文體﹐富有詩意。而現代中國白話文由於大量受西文之影﹐則句式呆板冗長﹐介副詞甚至﹐用于科研有利精確﹐用于文學則必損傳統白話文體或半文半白文體的固有的詩意。當追循左史馮曹。

主要內容之中﹐必須以“情”與“理”為歸宿﹐而最終的最境界是合于“道”。何謂“道”﹖非常人所言之道﹐這裡的道指是宇宙最普遍的法則。“道”在物中表現為“理”﹐在人中表現為“性”﹐在“性”中表現為情與智。“智”是理性能力﹐是道德﹐文明之源﹐無智則人類無一切文明成就。“理”﹑“性”﹑“情”﹑“智”在宇宙中合而為“道”。

九七年十一月

三十四.不可低估張角和洪秀全

再次想到了張角﹑洪秀全兩場農民起義的偉大魄力。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以臨時少數義兵向擁有常備軍及強大經濟﹑政治力量的封建王朝挑戰﹐隨時都有全家﹑全族﹑全軍統統死于專制君主屠刀之下的危險﹐但他們藐視死亡﹐不惜以生命為代價領導勞動階級以武裝起義為手段來改善本階級的苦難困境﹐氣魄是何等磅礡﹗雖然他們均未免皇權主義的束縛﹐但那種視死如歸的改天換地的勇氣無疑值得後來者景仰﹐任何因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形成的缺點而完全否定他們或完全小看他們的見解﹐都是淺薄幼稚的一孔之見。

九七年十一月

三十五.中西小說家之點滴比較

《三言》中佳作及中國古代白話小說之頂峰--《紅樓夢》在描摹人物心理﹑行為自然貼切﹐無一絲一毫的造作之態﹐而歐美小說家筆下的人物往往給人以“書齋”造就的感覺。中國古典優秀小說似乎慢不經心之作﹐而歐美諸品則多顯雕飾痕跡。西方小說家大多是普通知識分子﹐而中國古代的小說家多為飽學之士﹐個個學富五車。他們有經﹑史﹑子﹑集的知識基礎﹐兼之民間﹑官場﹑江湖﹑紅院﹐往往一一經歷﹐閱盡人間滄桑﹐飽嘗人情冷暖﹐人生百態﹑社會隱密﹑男女私情﹑變易之貌﹐皆瞭如指掌。然後心有積郁不得不發諸筆端﹐便依仗才氣學識﹐高屋建瓴﹐信手描摹。有經學的功底﹐則天地人間的大道理盡在胸中﹔有史學的功底﹐則地理﹑物產﹑官制﹑司法﹑官場人事等盡在胸中﹐尤其寫到士人﹑官員之命運多有參照之物﹔有子學的功底﹐則各種思想﹑妙語佳句﹐盡在胸中﹔有集學的功底﹐則詩詞歌賦﹐無所不能。故而羅﹑施﹑馮﹑曹諸人的作品就成了優秀的社會史。人事﹑風俗﹑善惡﹑變遷﹑廟堂之高雅﹑床秭之庸俗﹐一一寫來﹐無不栩栩如生。《三言》諸優秀短篇可當長篇看﹐一故事往往迴環曲折﹐事中有事﹐短短幾千字﹐便將人心﹑人情﹑人事﹑司法﹑風俗﹑宗教寫得活脫如畫。這當歸功于左氏述事法的功勞﹐也是中國語言特有的易構造詩意的功勞。漢語三言二語便能將一段人事變遷交代清楚﹐此其可貴之處。

今早四點醒突然想到寫小說從交響樂中能取得甚多啟迪。交響樂有章法﹐小說自然也有章法。此不必言﹐交響樂有慢板行板快板﹐小說亦當有徐有疾﹐有緩有快﹔交響樂有主體反復再現﹐小說也應如此有個故事主線主旨反復再現﹔交響樂有和聲配器﹐小說中的一切次要人物﹑故事﹑風俗﹑場景﹑什物的描摹就好似和聲配器﹐比如那寫燈會的寫酒店的寫建築的等等﹔交響樂中有華彩段﹐小說中自然也需要華彩﹐描摹中夾些詩文酒會﹑盛大慶典等就構成了華彩段。

西方小說(短篇)一般包容量較小﹐往往只寫件把事﹐如《羊脂球》﹑《項鏈》然。而《三言》中精品大多往往等於長篇﹐情節波瀾起伏﹐變化每每出人意外﹐生死變化﹑貧富變化﹑官場面目﹑風俗習慣等等﹐盡括其中。寫得如此精緻小巧而內容包羅萬物﹐大概有二因﹕一是漢語特有的敘事簡易性﹐或者說漢語更多是詩的語言﹔二是中國古代文人學問底蘊深厚而造成那淵博的經史子集諸方面的學問﹐加之以對人生社會的細微洞察深切體驗﹐再加上熟練駕馭文學語言的傳統與功夫﹐故而成就了寥寥數語而寫盡人心﹑社會真相的著作。托爾思泰﹑雨果固然算是較有學問的人﹐但托氏反復思考的無非是個基督教真諦是什麼的問題﹐其實那些博愛﹑仁愛﹑成仁﹑服務一類思想儒墨二家早就有了﹐另外托氏到底是貴族出身﹐經歷之限制導致其人物尤其是老百姓的心理行為看上去便多杜撰痕跡。雨果有才氣﹐然而也有托氏之病。巴爾扎克這方面要好多了﹐但仍不具馮曹的功夫。

九七年十一月

三十六.和平是人民的鮮血構成

今天是第一世界大戰結束的紀念日。二十世紀前半葉人類蒙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災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犧牲﹑飢餓﹑傷痛的襲擊﹐無數人家破人亡﹑無數人妻離子散。本世紀後半葉人類的進步力量維持了相當一段時間的和平﹐或者說由人類諸地區諸進步力量的聯合防衛﹐人類大多數人已享受了半個世紀的和平。和平是人類用烈士生命﹑道德﹑良知以及民主力量結盟防衛取得的。稍有些現代意識的人都知道和平來之不易。

九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三十七.華夏先民實踐過民主制度

堯舜時代的“禪讓”制是中國文明早期的偉大的民主制度的實踐。它不光以選舉為根基﹐而且注意對被選舉人的實際才干的進一步證實--被推選為最高行政首腦的人不是立刻就任﹐而是由前任認真攷察一段時期﹐證明確實具備為民服務和維護公益的品德與才干﹐然後才可以正式接任。堯讓于舜﹐舜禪讓于禹的過程﹐就是選舉﹑攷察相結合的過程﹐就是中華先民古代實踐民主制的證明。這個歷史事實說明瞭中華民族的祖先在社會管理方面曾有過高超的智慧並會很好地把握過真理。儘管後來的歷史曲折破壞了它並長期地阻礙那種模式的復興與發展﹐但它的精神沒有滅亡﹐一直激勵着孟子﹑黃南雷到中山先生間上百代歷史精英﹐毫無疑問﹐堯舜時期的中國人的民主制度方面的實踐是全人類共同的有益的文化遺產。

九七年十一月

三十八.幾點歷史教訓

陳勝吳廣被迫造反。劉項趁亂起兵。黃巢經長期準備而造反。綠林﹑赤眉﹑平林﹑新市因飢餓嘯聚鬧事。隋末618年長白義軍起﹐漸匯成瓦崗﹐乃是大膽的起義﹐竟敢起事于王朝的腹心地帶﹐氣魄膽量有過人之處。黃巢起義敗于無基地﹑無穩固的基地的政﹑經﹑軍﹑文的建設的流寇主義以及在佔領區的無好政綱的流氓無產階級的主義。993-995年的王小波﹑李順起義敗于敵強已弱。以一隅之川對抗剛興起的大宋王朝﹐力量懸殊甚大。其均平富理想雖好﹐然實施起來工程浩大﹐非一般造反者所能做到。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均平富往往被行成吃大戶﹑分糧食﹑殺富濟貧等消極的平等主義手段之上﹐而積極均平富的手段只到近代民主制度以後才逐步完善起來﹐它的主要內容是﹕政治平等﹑經濟自由﹑機會平等﹑司法公正﹑社會保障日趨完善等等﹐缺少這些具體內容﹐無論什麼樣的平均主義﹐不但無法實現﹐而且必然陷入流氓無產階級的破壞性極大的消極平等主義的糞坑。元末紅巾軍起義﹐首發于黃淮地區﹐北有王朝都城﹑西有潼關之阻﹐南有大江之隔﹐竟能揭竿舉義﹐其革命精神是書生的嚴肅思慮的對象。李自成1628年參加舉義﹐1645年失敗戰死﹐年僅39歲。期間定長安﹑佔北京﹐建國號﹐多有氣象。其成功主要在1641-1644年短暫之間。其失敗亦旋踵而至。敗因有(1)﹑學識不足以左右歷史潮流﹔(2)﹑“免糧”﹑“五年不征”之政策過“左”﹐使得缺少必要的物質力量來鞏固並擴大軍事力量﹐來建立鞏固的地方政權﹔(3)﹑缺少團結廣大的知識分子的才干與政策﹐這必影響到幹部隊伍的素質以及義軍在整個社會的凝聚力。(4)﹑缺少瓦解並團結原政權體系中的中間派和離心派。總之李自成與洪秀全同屬有革命之志﹐但無革命之術的失敗英雄。然而其不向暴政低頭的氣概永垂風范。@

九七年十一月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