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為正義真理奮鬥不屈的人們

嚴酷的光榮(十)

李衛平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5日訊】第九章


一九九八年年初,為民重獲自由,同年三月,他與老秦首度相會。
那天,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為民從武昌乘車來到紅鋼城一個集貿市場。老秦在此租了一個商亭,開了一家極小的灶具攤點。

這是一間約十平方米的鐵皮板棚小屋,房間兩側和後面靠牆豎著三排貨架,上面整齊地碼放著各種灶具及配件。兩個貨架從門口伸到人行道上,上面擺滿了各種小零件。門當口橫放著一張小書桌,上面赫然擺著一部與周圍極不協調的傳真機。
老秦一個人帶著他七歲的女兒生活,他老婆已于幾年前離他而去。他和女兒的生活雖不虞溫飽,但顯然過得並不寬裕。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位生活清貧的房主竟然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迅速改善自身的物質生活條件上,而是將其投向了民主、自由、人權、法治這類關乎民族、國家前途的大事之上;沒有人會想到,當時中國大陸惟一運轉的民間人權機構–《中國人權觀察》設置於此;更沒有人會將反映中國大陸人權現狀的重要資訊在國際上的廣為傳播,與這間簡陋的小板棚房相聯繫。《中國人權觀察》當時已發出一百餘期。

為民介紹了自已從事民運的有關情況。老秦重點介紹了其於一九九二年反對北京申辦奧運會和一九九三年發表《和平憲章》的經過。

“…為了避免中途暴露身份,前功盡棄,我直到看見奧申委的招牌,才到一個公共廁所中拋掉偽裝的破衣爛衫,換上整齊的西裝。走到奧申委大門口,我打開藏在胸口的反對北京申辦奧運會的布標,高高舉起。早已守侯在此的海外記者一窩蜂擁上來採訪拍照。我走進一間辦公室,向奧申委工作人員遞交了反對北京申辦奧運會的檔。

“記者太多,房間裏十分擁擠,加上你一言、我一語的西腔東調,秩序很亂。奧申委反應很快,他們迅速將所有人引入大會議室,並派官員和我一起舉行記者招待會。我在會上指出,中共政權完全無視和粗暴踐踏人權,根本沒有資格主辦全人類共同的歡樂聖會–奧運會。據我所知,這是迄今為止官方與民運人士惟一的一次同台接受新聞媒體採訪。”說到此,他高興地笑了起來。

“記者散去後,他們抓捕了我。”老秦又說,“但我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奧會投票後,不論結果如何,我都會很快獲釋。果然,投票後的第二天早上我就獲得了自由。

“他們似乎嗅到了我還有更重大的舉措,因而回到武漢後,監視更加嚴密了。
“一九九三年秋,準備好《和平憲章》的全部檔後,我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擺脫了他們的監視。我知道第二天他們發現我失蹤後,就會立刻控制進京的道路。於是,我在石家莊便下了火車,轉乘汽車來到京郊,在一個朋友家住了下來。那段時間,這位朋友前後奔波,聯絡好了各方人士。

“那天清晨,我非常順利地進入了北京城,與其他民運人士在預定地點會了面。員警聞風而至,我們絲毫不加理會,繼續嚴肅認真地討論《和平憲章》的內容。在做了少量刪減後,一同簽署了這份檔。下樓時,周圍佈滿了員警,有一百多號人。後來,共產黨給我加了個‘擾亂社會治安’的莫須有罪名,判我勞動教養二年。”

“對我們的所有審判都是非正義的,是經不起歷史檢驗的。”為民說。
“下一步你有什麼打算?”老秦問。
“我還有兩年剝奪政治權利的附加刑,這段時間裏我準備起訴武漢市國家安全局。”

“起訴國家安全局?”
“對,他們扣押了我一批個人物件。那批包括護照在內的物件既非我這個案子的證據,更非工具,但他們就是不還給我。知法犯法,執法犯法。”為民憤慨地說。
“先與他們接觸一下,看能否協商解決。”

“我與他們已接觸多次。第一次他們稱護照已由他們吊銷。我當即向他們指出,國安局根本就沒有吊銷任何人護照的權力,該權力隸屬公安局下屬的出入境管理部門。聞言,他們愕然了;第二次他們居然謊稱護照已經遺失了…”
“那你怎麼說?”

“…我叫他們補辦;第三次他們竟然威脅我,叫我不要再為此事找他們,否則不會有好結果。當時,我又氣憤又悲哀。我感到自己面對的不是政府公務人員,倒像是黑社會的小混混。目前,惟有起訴他們一途可行。

“有人說這樣做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我不這樣看。起訴國安局可以讓更多的公民認識到,不論是政府機構還是國家公務員個人,都無權侵犯公民的個人權利;可以讓更多的公民意識到,應當而且也能夠使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這是中國實現民主與法治必備的民眾基礎。起訴國安局的另一個現實意義在於,揭露中國大陸執法機構執法的隨意性,知法犯法、執法犯法的普遍性和嚴重性。”

“好,我完全支持你的行動。立案後立即通知我。這是一個頗具典型意義的侵犯人權的個案,我將向國際媒體做詳細報導。”老秦說。


復活節這天,為民來到基督教教堂接受洗禮。
早在讀大學時期,為民即對基督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著社會歷練的增多、知識的豐富,對人生、社會、歷史認識的不斷深入,他隱約感到這個世界的確存在著一個主宰。入獄後,他對自己的思想和人生際遇進行了認真仔細地回憶和梳理,更清楚地意識到了神的存在。於是一出獄,他便立即來到教堂,參加了學道班。

此刻,他正面對“以馬內利”四個溜金大字默然肅立,心裏思想著神與我們同在。
坐堂牧師提了幾個簡單的信仰問題後,又問:“你能為維護我們的信仰而獻身嗎?”

信仰原本就不是為了得到,而是付出。想到此,為民大聲回答:“能。”
一掬清水澆到為民的頭頂。他感到那萬分潔淨的水,一瞬間仿佛沖遍了全身,污垢、過犯與罪愆從此全部遠離了自已。

受洗了,從此就是一名基督徒了。他在心中喑道。
基督教的中心和宗旨是愛,她教導人們不僅要愛自己、愛親友,同時還要愛敵人。愛沒有原則,也不需要原則。整本《聖經》講述的都是神愛人和神提示人要愛人。
正是這種普世的大愛的精神,使中世紀的基督徒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現今人們津津樂道的民主的精髓正是平等;人權,即不論人們現時為何種身份,都應該將其作為人來對待,都應該尊重其天賦的自然權利。這一概念建基於基督教之博愛之上;人們雖然將法治的起源更多地與古羅馬相聯繫,但實際上“摩西十誡”是最早的具備法治精神的律法。它首次將法律確定為所有人必須遵守的準則,不允許任何人超越於其上。

真正的基督徒不僅胸有大愛,同時滿懷著對神的敬畏。敬畏能最有效地抑制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金日成、波爾布特、阿明、博薩卡這類胡作非為的政治狂人出現。這不僅是因為領袖人物本身對神的敬畏,更是因為大眾對神的敬畏。
真正的基督徒清楚地認識到神的大能和自己的軟弱。他們因此不會將成就全部歸於自己,陷於自誇的泥淖。同時,其也不會沉溺於嫉妒這種人類最惡毒、最具破壞性的情感之中。因為嫉妒人即是嫉妒神。

西方社會所取得的全部成就,都建基於源于希伯萊的宗教精神、法治精神和源于古希臘的科學精神,而宗教精神又是基礎的基礎。現代人類的許多價值觀都能在《聖經》中找到自己的根據。


為民來到依山傍水、樹木蔥蘢的珞瑜大學。
校園基本上沒有什麼改觀,學生們依然行色匆匆。如果忽略人們追蹤服飾新潮流導致的穿著打扮的變化,這一切就像穿越時空隧道,從久遠的過去眨眼間便來到了今天,並將一成不變地走向遙遠的未來。

為民來到梅園的那棟宿舍,毫不費力就找到了那塊不知駐足過多少次的水泥磚。他兩眼久久地凝視著那扇異常熟悉的窗戶,朦朧間,女孩的背影就在他眼前。她轉過身來向他微笑,接著小鳥般向他飛撲過來。霎時間為民激動萬分、熱淚奪眶而出,他張開雙臂正準備呼出長久埋藏在心底的話:我好想你呀!突然,這一切如氣泡般在空氣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刹那間,他如被雷擊,一動不動地呆愣在那裏,傷感不已。

幾名小臉上框著大眼鏡的女生好奇地從窗戶裏探出頭來。她們用警惕的目光嚴肅地將為民從上到下又從下到上審視了一番,彼此對望一眼,小貓般一起縮回了身子。

接下來該是一番分析、推測、討論了。為民仿佛聽到了這幫女孩壓低了的嘰喳聲。
猛然,窗戶裏傳出一陣絲毫沒有抑制、青春十足、銀鈴般的笑聲。
看來她們沒有把我當壞人。為民暗笑道。
山水草木依舊,亭臺樓閣如常。為民頓感物是人非,不由心潮起伏、悵然若失。
在學校法律援助中心,一名青年女教師接待了為民。
她看完為民寫的行政訴狀後問:“法院立案了嗎?”
“立案了。”為民邊說邊拿出立案費的收據。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案件。”她掂了掂手中的訴狀,似乎如此能準確地估量出該案的份量和可能的風險。
“是的。”為民說。

她下意識地緊抿著嘴唇,一言不發,又掂了掂兩眼緊盯著的訴狀。看得出來,她腦海中正在進行一場接案與否、風險與尊嚴的激烈交鋒。
她終於抬起頭來,巨大的勇氣從這個身材嬌小,身體單薄的女子沉靜的目光中奔湧而出。她說:“我們接這個案子。”
良知戰勝了恐懼,正義征服了怯懦。

那充滿了勇氣的目光泛著美麗的光華,深深地撼動了為民。如果中國知識份子都能做到獨立思考,都能勇敢地堅持自己的、不同與官方認可的選擇並付諸行動,今日的中國該有多麼美好啊!

“謝謝!”為民說。
“你覺得這個案子的前景如何?”
“必輸無疑。”
“那為何還要自尋煩惱呢?”
“主張自己的權利。”
青年女教師點頭表示理解,又問:“你何以肯定會敗訴?”
“法律是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為民問。
“這個觀點當然是正確的。”她以匆庸置疑的口吻回答。
“我堅決反對這種觀點。”為民說,“如果法律僅僅只為統治階級服務,那麼被統治階級,占人口中絕大多數的被統治者就不會獲得法律的保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一句空話。社會就不會有公平與正義,而唯有專制、獨裁與暴政,法律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法律不能為任一單獨階級或階層服務,這樣必然導致特權與岐視;法律也不能為維護利益而存在,法律乃是為維護永恆的正義而設。在一個強調法律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國家,對統治階級的訴訟會有怎樣的結果不是明擺著的嗎?!”

“那也不見得,也有不少民告官勝訴的。”她辯解說。
“正如你所言,這個案件很敏感。”
“是啊。”她沉思片刻,歎息一聲說。然後話鋒一轉:“你不是學工的嗎?怎麼會對法律產生這麼大的興趣呢?”
“法律是國家的骨架,是社會的粘合劑。欲瞭解一個國家的性質,最直接簡便的方法就是研究這個國家的法律體系。”
“是這樣。”
“我還有許多思想與你們教科書上的觀點截然相反,與當今的法律現實完全相悖。”

“噢,說說看。”她饒有興趣道。
“比如說,你們的教科書將法律的權威建立在法定程式上,而我認為法律的權威來源於其內容與正義的吻合,否則,即使程式無懈可擊,也只是偽法律。
“法律本應是規範政治權力的剛性體系,是防止濫用權力的保障。當今,法律卻淪落為政治權力的工具和婢女。為了執政的需要和便利,任意制定頒佈法律已成慣例,有的法律甚至溯及既往……”

她認真傾聽著,時而做一下簡單地記錄。最後,為民說:“做為一名法學院的青年教師,這些思想應該引起你足夠的重視,更重要的是,要有勇氣將嚴肅認真深入思想的結果,負責任地向你的學生傳達。”
兩人談得頗為投契,直到接近下班時方分手。


高臺上,三名法官衣冠楚楚,正襟危坐。被告席上,羊處長與另一名便衣代表國家安全局應訴。原告席上坐著為民和珞瑜大學法律援助中心派出的兩名律師。
法庭先確認了原、被告雙方及原告代理人的身份,然後請為民宣讀起訴書。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八日,被告竄至原告家中搜走原告護照等物品。按法律規定,結案後被告應迅速歸還既非證據也非工具的扣押物品。原告的護照等物品沒有隨一九九五年案移送檢察機關,這說明原告的護照等物品與該案件沒有任何關係。被告應于案卷移送檢察機關的同時,將原告護照等物品歸還原告或其家人。但被告不僅不主動返還原告之被扣物品,而且于原告出獄後多次要求被告歸還被扣物品時仍拒不返還。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權利,違反了《行政法》的有關規定。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被告…”

為民在此突然加重語氣。他抬頭一看,兩名被告耷拉著腦袋,活像陽光下曬乾的兩隻苦瓜。隨著他的大聲斷喝,兩人的身體皆明顯一顫。入座時,羊處長見到紅色的“被告”大字立牌,極不自然。他將那名便衣讓到前面,以避免自己正坐到“被告”兩字的後面。想到此,為民不由暗自好笑。他繼續說:“被告身為執法機關,卻知法犯法,執法犯法,其行為殊為惡劣…”

“我們的行為是司法行為,而非行政行為。”那名便衣聲音顫悠悠地答辯。
“即使一九九五年扣押物品時的行為具有司法屬性,到一九九八年的今天,被告繼續扣押原告的物品難道依然是司法行為嗎?”為民詰問。
“我們在執法。”便衣的聲音乾澀。
“被告乃是一行政機構,而非司法機構。雖然被告必須依法行政,但絕不能因此就將被告行為的行政性披上司法性的外衣。被告的所有行為皆是行政行為。”為民又說。
“你的護照已被省公安廳吊銷,這不關我們的事。”羊處長一副十分委屈的模樣。
“這需要確鑿的證據。”為民說。
“我這裏有一份檔,你的律師可以看,但不能給你看,”羊處長說。
“既然是關於我的護照的檔,當然應該給我看,而且應當給我一份。”
“不,你不能看。”羊處長堅持道。
兩名律師上前觀看。
“從日期上看,你們是在原告提出起訴後,才匆忙向省公安廳提交吊銷原告護照的申請的。”一名律師一針見血地指出。
“不是這樣,絕不是這樣。”羊處長忙不迭地否定。
“為何不敢給當事人看呢?”為民質問。
“根據有關政策,這份文件不能給你看。”便衣回答。
“你們拿走了公民的證件,現在你們必須或者歸還證件或者給我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和道理。”為民平心靜氣地開導他說。
“我們有自己的政策。”羊處長說道。
“這個國家是以法治國還是以政策治國?你們既當球員又做裁判,只贏不輸的結局中該有多少有悖公理正義的邪惡,你們不怕天譴嗎?…”
“好,法庭辯論到此結束。”主審法官唯恐為民繼續說下去,忙打斷他。
“辯論才剛開始。被告先是稱自己的行政行為是司法行為,爾後又稱護照一事與被告無關。這些問題都還沒弄清楚,怎麼可以終止辯論呢?!”為民不滿地詰問。
“事實已經非常清楚了。下面你提一下自己的最後要求。”主審法官一臉尷尬說。
“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是行政行為,而且是違法的行政行為…”
“法庭只需要原告提出最終要求。”主審法官再次打斷為民。
為民無奈,只好表示要求國安局返還護照等被扣物品,並賠禮道歉。
“現在宣判。”主審法官心急火繚地站起來,展開早已準備好的裁定書。
“通過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本庭認為國家安全局一九九五年的行為是司法行為,所以今日繼續扣押的行為也是司法行為。原告的起訴不屬《行政訴訟法》的受案範圍,故予以駁回。”

“這裏不像是法院,倒像國家安全局的後花園。”為民譏諷道。
“法律是公正的,裁決再次表明只有正義才能取得勝利。”便衣一臉笑容。
“下來還可以再交流嘛!”主審法官打著圓場。

“庭上你不允許更進一步的辯論,甚至剝奪我發言的權利,現在已做出了裁決,卻又讓我們在私下交流。你是法官還是泥瓦匠?你的行為褻瀆了內在于法官職務中的神聖的公平與正義,也沾汙了你自己的人格。”為民激忿不平地說。
主審法官頓時面紅耳赤、瞠目結舌。

羊處長在一旁低頭偷樂。不知他是在看主審法官的笑話,還是在為自己的勝利而竊喜,或是覺得法庭的偏袒露骨得可笑。

“貴局何以要申請不公開審理?”為民質問。
“這事關國家秘密,”羊處長收起笑容回答。
“這個案件非常簡單,它只涉及國家安全局扣押我個人的物品,與國家機密完全無涉。”
“有關係,有關係。”便衣一口咬定說。
“當然,如果將貴局與法庭合流的情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那也的確洩露了國家機密。”為民挖苦道。
邪惡征服了正義,謬誤戰勝了真理。

為民步出法院。他眯起眼,抬頭看懸在天空的太陽,又環視了一圈周圍的人。
烈日正張揚地向人間噴射炙熱的火焰,仿佛要將世間的一切徹底毀滅。在這肆無忌憚的暴虐下,絕大多數人都快步躲進了陰暗的角落裏,他們怯懦了、麻木了。為民心中不由泛起一陣強烈的寒意,渾身一顫,打了一個夏日的寒噤。
為民來到老秦處,將有關情形簡述了一遍。老秦筆走龍蛇,很快寫好新聞稿發了出去。

這時,中國人權民運資訊中心來電話詢問開庭的情況。聽了為民的介紹,老盧頗感詫異。

“既然他們已經將案件做行政案子受理了,為何又稱國安局的行為是司法行為,裁定案件不屬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正是,但如果不如此,就只能宣佈我勝訴了。相對這個最糟的結果,他們寧願、也只好自相矛盾了。”
“上訴嗎?”
“我已經向省高級法院提出了上訴。”


近效的農民在一片高崗上零亂地豎起了一百餘幢房屋。於是,這塊原本荒涼的土地就好像一塊破舊的黃抹布,由於天長日久,上面密密麻麻起滿了骯髒的黴點。
他們將這些房子出租給各地到城裏來打工的人,為民混跡於其中,也於此處租了一間房。屋裏除一張床、一張書桌外,別無一物。

一天,老秦來到為民的住處。他見為民居住條件如此簡陋,不禁啞然失笑:“你目前的條件比我還差!”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三年前,你還是一名小資本家呢!”老秦認真打量一眼為民,感歎道,“是啊,為了理想與信仰,我們付出了熱血、青春、愛情、健康,遠離了財富、權勢、享樂,但所有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呀!”

“一個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最起碼應做到安貧樂道。但我並不反對富足樂道,也不贊同苦行僧式的生活,更不是禁欲主義者。我的意思是,不論在怎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理想主義者都應該持之以恆、矢志不移。”

“嗯。”老秦點頭表示贊同,說,“中國走向民主化的歷程將會是耗時費力、極其漫長的,我們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長時間忍辱負重的決心。現在,一些人算命先生般在那裏預言,三、五年,最多十年,中國的民主化理想就會實現。這是非常幼稚和可笑的。說實在的,現在還不具備預測民主化到來時間的條件,我們惟一可做的就是埋頭苦幹。”

“我覺得民運工作就像拉大鋸,一頭是我們,一頭是中共,每個回合都在威權政體的軀體上鋸出更深的裂痕。總有一天,威權政體會完全失去存在的基礎。屆時,民主政體就會應運而生。”

“對,現在的問題在於太多的人認識不到中國民主化進程的長期性與複雜性,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民運人士中有很深的根基。因而脫離實際、急躁冒進的言行不時出現,這種貌似積極的舉動對民運事業極具破壞性。
“與此同時,很少有人關注對大眾的啟蒙,至少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不夠,以致我們民運事業的基礎十分薄弱。每次大鎮壓後,曾經那樣鼓舞人心、似乎勝利在望的大好形勢,一夜之間便蕩然無存,好像那是從未存在過的幻景,連一絲絲痕跡都未曾留下。接下來,我們又必須從零開始。”

為民說,“的確,在中國大陸民眾民主法治意識極其淡薄的情形下,我們要將更多的精力轉到宣傳民眾的工作上去,擴大和鞏固民主事業的基礎。我們要盡一切努力設法保持已獲得的成就和活動空間,一旦形勢許可,即在此基礎上繼續前行。那種看似最革命的偏激冒進行動,只會給民運事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惟有與現實相吻合的建設性策略,只有穩健的方針政策,才能循序漸進地推動民主化、法治化的進程,才能有力地推進中國的民主法治大業。”

數月後,中國民主黨的組黨活動漸漸步入高潮,由籌建省市委員會向籌備全國代表大會、組建全國委員會急速邁進。

在這一極其短暫的時期內,中國民主法治事業的基礎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這一脫離現實、操之過急的舉措不僅沒能推動民主法治人權事業的進步,反而導致了極大的倒退,不僅眼看將要取得的成果杳無蹤影,就連曾經在手的也蕩然無存。
為民曾數次提醒老秦要冷靜。開始,他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來回應為民。這多少還表明他處於被動之中,並保持著一份清醒。爾後,他漸漸遠離了理智,最終完全認同了激進策略。這說明在思想上認識到冒進政策的危害,與在實際操作中堅決反對之並堅持穩健、漸進的策略之間該有多麼大的距離呵!

虹想,自民與為民太相象了,很難分清彼此。更讓我不明白的是,他怎麼會那麼熟悉那些人呢?他和他們是一起的嗎?不,不是,肯定不是。是的話,早抓起來了。他們是一群有理想、有信仰、有犧牲精神的人,每個社會、每個歷史時期都需要這樣的人,社會正是在他們的推動之下不斷進步的。我還真的很敬重他們呢!不過,我感覺他就是和他們一樣的人。啊,真讓人佩服呀!我要提醒他注意安全。嗯,他一定會聳一下高挺的鼻子,一副不屑一顧的模樣。哦,他可真帥!


這天,為民接到省高級法院的通知。他以為是讓他去拿開庭的傳票,便興沖沖地趕去。

一位青年法官接待為民。簡單交談後,他將為民帶到行政庭庭長辦公室。一位年長法官告訴為民,他是這個案子的審判長,姓葉,想就該案瞭解一些情況。

“開庭時不是有法庭調查的程式嗎?”為民提出疑問。
“是否開庭我們還沒有決定。但如果你們雙方沒有新的事實與證據的話,我們可能只會以書審方式審理該案。”葉庭長說。
“書審?”
“對,書面審理。”青年法官解釋道。
“當事人既然上訴,必然有其緣由。如果法院不開庭審理,而僅憑簡單的、對雙方情況的分別瞭解來定案,那上訴還有什麼意義呢?”為民質問。
“我們有我們的規定。”葉庭長回答。
“請談談你的上訴原因及理由?”青年法官問。
“我認為國家安全局是一行政機構,其行為雖然是執法行為,但卻不是司法行為。這是其一;其二,即使其一九九五年時扣押物品的行為屬司法行為,但其於一九九八年的今天繼續扣押的行為就已不再是司法行為而是行政行為了。實際上國家安全局將案件移送檢察院後,其繼續扣押物品的行為就已經轉化為行政行為了。”

“你這個觀點不對。”葉庭長搖頭說。
“願聞其詳。”
“到時再說吧。”葉庭長一副莫測高深的樣子。
“還沒開始審案,你已先入為主了,看來駁回上訴是必然的了。”為民說道。
從省高級法院出來,為民即前往珞瑜大學法律援助中心。他準備找專家請教幾個書面審理的問題,同時查看一下有關的法律規定。

辦公室裏坐著一個生面孔。為民自我介紹剛畢,他滿臉如春風般的笑容便凝固在臉上,十分駭人。他說:“你就是為民?!”
“是的,我找林老師。”
“林主任已不負責這兒的工作了,你的案子我們也不會再辦了!”他面色緊張,左顧右盼。
為民不由一怔。他想,肯定是安全局向他們施加了強大的壓力。
“是不是…”
“沒有,沒有,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我們施加壓力。”他沒等為民說完,就不打自招了。
“我只想諮詢幾個問題。”
“對不起,我們真的不能再幫你了!”他可憐巴巴地看著為民。
無奈,為民只得起身告辭。

一周後,為民接到了省高級法院駁回上訴的書審裁定。
上訴案不開庭,不讓上訴方與被上訴方對簿公堂,法庭僅憑書面材料做出判決。這也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制度的一大創新和特色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下的中國社會已經走到了決定進退的關口,不是抱殘守缺,頑固地堅持現存制度,維護當權者的既得利益,馬不停蹄地繼續向崩潰的懸崖飛奔,就是痛下決心進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完全開放權利,打破精英對機會的壟斷,彌合精英與普通民眾之間的鴻溝,建立起流動開放的精英體系,把中國建設成合理公平的公民社會。兩者必居其一。
  • 1949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事實上,諾大的中國除了老毛自己昂首挺胸站立著外,中國民衆,包括跟隨他南征北戰的開國元勳也都一直匍匐在他腳前。改革開放後,到是有一些人從地上爬了起來,更有部分人挺起了腰杆,但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主人”的工人卻仍然佝僂著腰,匍匐在地上。有事實爲證。
  • 所有民族的人民都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正如個人的自信自強一樣,是正當正常的、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這種對本民族的強烈感情進一步發展為對其他民族的歧視、蔑視乃至仇恨,就是不能接受的了。正如所有的人是平等的一樣,所有的民族,不分大小、強弱、文明程度高低,都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不能夠因本民族的先進強大而鄙視以致欺壓其他民族。這正是我們堅決反對它——民族主義——的原因。
  • 三方中大陸的政策最為穩定: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但在具體執行方面卻有不少調整。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主要以經濟利誘和文化傳統作為統合手段;九十年代中期到新世紀初,在堅持經濟文化等手段的同時,重點轉移到了武力威脅;近一、二年從前台退到幕後,轉而請求美國出面壓制台灣的獨立傾向,即不僅不反對而且乞求美國干涉內政。這一轉變顯示,中共對台灣對美國尤其是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對大勢有了符合實際的判斷,清楚地認識到大陸根本不具備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能力。只是集極力反美與緊抱美國的大腿於一體,描繪出了一幅矛盾滑稽醜陋異常的形象。好在中國沒有新聞自由,不然中共當局還不知會被罵成甚麼模樣呢!
  • 台灣與美國的關係總體上是和諧融洽的。這首先得宜於雙方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對民主自由精神的堅定不移的共同信仰,使雙方具有相同的道德理想和價值判斷,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雙方態度自然趨向一致,如先發制人地打擊恐怖主義,推廣民主制度,經濟全球化等。
  • 中國失學兒童達5千萬,政府教育投入比例低於最貧窮的國家烏干達。國家需要修訂教育法,保證實行全免費義務教育。
  • 近日,大紀元報系發表了《九評共產黨》專題評論,在海內外引發了強烈的反響。共産主義作爲近一個多世紀的主要的政治運動之一,給全人類造成了極其慘烈的人道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災難,對其進行全方位分析研究和批判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今天共產黨仍然在中國掌握著政權,因而對共産主義的批判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大紀元抓住了當今中國至關重要的議題。
  • 近日,伴隨著北京警方對三位異議知識分子“捉放曹”的游戲,“胡不如江”的評論在中國大陸之外的媒體和網絡上沸沸揚揚,胡溫由政治開明轉瞬被釘上了暴君的標簽,鼓吹一時的“新政”蛻化為向極權的回歸。輿論一律看衰後市,好一片慘雲愁霧!
  • 小說在開篇將一人分為三人來寫,隨著故事的發展,又漸漸合三為一,結構也非常新穎。
    小說反映了從中國當代史極其重要的八九民運到新千年間民運人士的工作與生活。通過對民運人士在監內外民運活動的描寫,通過反映他們的生活、工作、愛情,塑造了一批極富犧牲精神的民運人士,謳歌了他們為真理正義獻身的高尚情操。故事感人至深,極具可讀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