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清音——三 弦

真珮
font print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1日訊】據史書上記載,中國的三弦源於古時的弦鞀,到了元代才有三弦之名,在元之前的宋朝未見史料有三弦者。元朝時三弦是元曲的主要伴奏樂器。到了明清之後,三弦主要也是用於說唱音樂的伴奏。特別是在明朝嘉靖(1522-1566)魏良輔還沒創作崑曲以前,幾乎所有北曲都是用三弦來伴奏。

大三弦小三弦


三弦有大、小兩種之分。河北藝人馬三峰把三弦擴大成大三弦,受到北方說唱藝人的歡迎﹐從此大三弦就流傳開了。大三弦又稱為“書弦”,多用於北方各種“大鼓”曲種的伴奏。小三弦則盛行於江南,如南管的三弦也是屬於小三弦。有一句俗話說:「千日琵琶百日箏,半世三弦學不成。」三弦因為沒有柱,所以比起其他的弦樂器來說是比較難學的樂器。但是因為它沒有柱,便於吟揉,音色上非常的獨特,清脆而響亮。然而也因為三弦具有獨特音色,在國樂合奏曲中如加上三弦,有時候在曲風上可能會顯得格格不入,所以現代國樂合奏中很少能看到三弦這樂器。也因為這些因素,使得台灣現在會彈三弦的人越來越少了。

琉球三線


與台灣相反的,在琉球、日本方面,三弦在近代反而更加的盛行起來,甚至於風靡世界。琉球的三弦是由中國傳過去的,被稱為三線。據瞭解,三線在傳入琉球後的百年內,樂器的外型和彈奏方法是和中國三弦相同的;但在百年後,天方赤犬子(歐洲人和琉球女的混血兒)出,樂器的形式和彈奏方法、作曲等等完全改變了,成為琉球獨特的樂器。琉球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以音樂和舞蹈為樂,所以把三線視為很重要很重要的樂器。在琉球本島以外的島嶼上都有自己的 (EISA)(盂蘭盆會時跳的地方舞蹈),每逢祭典行事、大小集會時,三線總是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三線傳入日本

赤犬子的創作後的60年後(永樂年間),隨著琉球貿易又將三線傳到了日本本土,三線(日本本土稱為三味線)便移傳到日本盲人之手。日本盲僧原來是用撥彈奏三味線的,但因為容易刮壞三味線上的蛇皮,且日本又沒有錦蛇,只要蛇皮一破,便難修補樂器的情況下,大阪的民間藝人發明瞭用貓皮代替蛇皮來做三味線的鼓膜。到了江戶時代,三味線成為貴族庶民間雅俗共賞最為普遍的樂器,成為日本代表性的樂器。後來,日本藝妓更是以三味線為生命的。日本三味線除了貓皮和中國所使用的蛇皮不同之外,它的絃也是較特別的。日本三味線的絃是用蠶絲撚成的,以春蠶的絲為最好,一隻春蠶同時吐7根細絲。三味線的第三條絃是用40隻春蠶吐的絲(280根細絲),第二條絃則是用了2條的第三絃撚成的(560根細絲),第一條絃用了3條的第三絃撚成的(840根細絲)。

筆者很幸運的三種類型的三弦都曾經彈奏過。雖然是屬於同種樂器,但筆者發現各地的三弦樂器是有很大差異的,不管是彈奏方法、樂器構造、樂器音色上、甚至是樂譜上都有著極大的差異,可能也因為這些關係使得各地的三弦都具足了各民族強烈的色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韓娥原為韓國人,因發生了天災,便離開家鄉,前往齊國。這一路上韓娥都靠唱歌來維生。
  • 唐代女音樂家張紅紅原是跟隨父親在街頭賣藝的。一天,他們沿路賣唱到了一位將軍韋青家前,韋青聽到了張紅紅歌聲,不由自主的走出門外。韋青不但武藝高強,對文學音律也頗有研究,他聽出張紅紅的嗓子得天獨厚,決定收留他們,親自傳授張紅紅歌藝。
  • 這個月最為重要的節日不外是端午節,因為中日從古代以來就一直有文化、經濟上的交流,所以在日本也有所謂的端午節,但它的正確的名稱是「端午的節句」、或者是「菖蒲的節句」。這也是日本的五大節日之一。當然日本的端午節是從中國民間的端午節而來,只是傳入日本後,又和日本的習俗結合變成了日式的端午節。日本人在這一天不滑龍舟,但也跟中國人一樣會吃粽子。比較特殊的是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在它的前後一個月左右,家家戶戶就開始掛上鯉魚旗,當天則在門前懸掛菖蒲草來祈求平安。
  • 鐘離春是齊國無鹽邑人,她的相貌極為醜陋,據說醜到幾乎沒有辦法形容的程度,最常被用「極醜無雙」來形容,也因此她到了30歲還沒有辦法把自己嫁出去。

  • 古琴原來稱為「琴」,原本只有五條弦,在周朝時增加為七條弦,所以又稱為「七弦琴」。怎樣才算是一把好琴呢?古琴要具備「九德」才算上等: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
  • 《風俗通義》記載著「風禮風師者,箕星也,箕主簸揚,能致風氣」這樣一句話。聽說因為「師」和「獅」同音,故民間便相信風獅爺能鎮住風砂。風獅爺又稱為風獅、石獅爺、石獅公等等。因為獅子是萬獸之王,所以獅子的形象常被人們引用來作辟邪、避凶外,有時候也拿來作迎福、納喜的象徵。聽說像是在黃土高原有著這樣一種習俗,「在除夕晚上到大年初一時,將紅線的一端綁在小娃娃手上,另一端則綁在一小型的拴娃獅上」能祈求小孩一年的平安。台灣的廟宇常能見到石獅子佇立在門口前,有的腳下還踩著綵球,具有張燈結綵、祈求太平之意;而母獅腳下的小獅,則顯示親子間和樂氣氛,是中國重視天倫的表現。
  • 中國的傳統習俗裡面有紅包這一項。人們每年到了過新年須發放壓歲錢,因紅紙象徵著好運,除夕夜的圍爐過後,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發放給晚輩。因為「歲」和「祟」諧音,所以有「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這樣一種說法,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年。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