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奇觀」的踢踏舞蹈演員在票房前做宣傳。(Getty Images)

聖誕奇觀缺樂隊 華人新年晚會引期盼

2005年11月18日 | 00:25 AM

【大紀元1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自1933年以來就被譽為「美國最盛大的節日傳統之一」的「聖誕奇觀」(Christmas Spectacular)正在曼哈頓無線電城音樂廳 (Radio City Music Hall)熱演,因為樂隊音樂家與演出公司的合同糾紛沒有解決而罷演,一直用錄音代替現場音樂,觀眾引以為憾,媒體紛紛就「假樂」品頭論足。

「聖誕奇觀」將於明年1月2日閉幕,緊接著新唐人華人新年晚會將於1月20日和21日首次在無線電城登場,新年晚會如何表現才不負眾望?大紀元採訪了晚會的藝術總監陳汝棠。

「聖誕奇觀缺半拍」

這是美聯社15日給予今年這部世界著名聖誕大戲的評價,並為花250美元賣門票的觀眾心痛。每年此時都要在無線電城音樂廳演出9-10週、吸引數百萬人前來觀看的「聖誕奇觀」,於11月3日拉開帷幕時,卻沒有了應在台上行進的36名樂手,聖誕老人在錄音聲中穿過舞台。

雖然演出公司解釋說,錄音是由55件樂器在高保真技術下錄製而成,用最先進音響系統播放,比樂隊的演奏不差,甚至更好;雖然台上跳「大腿舞」的演員們「沒有跳錯一個節拍」;雖然得到票根和一份紀念禮物的孩子們,只會在乎能驕傲地告訴別人他們已看過這個「偉大」的節目了,媒體仍然毫不留情地仔細回憶每一個因缺樂手而不能再現的情節。

譬如,以往是Wurlitzer風琴開場,三維影片帶觀眾遊覽紐約,鏡頭漸溶入到舞台變成身著雪花服的踢踏舞蹈隊,樂隊敲打出乎意料的性感爵士樂,然後聖誕老人迸發新歌「處處皆聖誕」。現在這些都缺席了。

原創傳統藝術還看中華

看過「聖誕奇觀」的原中國中央交響樂團的著名音樂家陳汝棠,卻沒有像美聯社那樣刻薄。作為新唐人2006年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的藝術總監,陳先生認為,「無論是否有樂隊伴奏,『聖誕奇觀』毫無疑問是經歷了時間考驗的經典藝術作品,總能給觀眾帶來興奮和喜慶。『聖誕奇觀』的成功也與無線電城音樂廳的一流設備分不開,明年新唐人新年晚會也將在此演出。」

陳汝棠透露,明年的華人新年晚會將著重於以藝術手法詮釋中華民族從古至今的神話傳說,無線電城音樂廳的一流設備都會派上用場。05年晚會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鐵杵磨針」、「八仙過海」等節目就都用到了動態天幕佈景,今年會用到升降機、轉台等,以更好地表現主題,給觀眾帶來難忘的感官享受。

無線電城音樂家與演出公司的合同兩年一簽,幾乎每隔一年就要罷工一次,樂手們平均週薪是$3000,加上全年的醫療保險。音樂家工會要求資方不得降低樂手薪水並每年提薪3%-4%。其實任何成本增長最終出在觀眾身上,資方會逐年提升票價,也會影響到上座率。

明年的華人新年晚會則不會出現「罷演」,陳汝棠說,參與演出的演員「無論是大牌還是義工都非常齊心協力,因此晚會才能一年比一年辦得好,紐約主會場也一年比一年選得大。」

陳汝棠認為保持藝術的特色很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籌備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要比『聖誕奇觀』這樣一個已經立足的傳統節目難度要大得多。因為華人新年晚會的綜藝性質,我們的舞蹈音樂每年都是一流藝術家的原始創作,編排大型節目還需要克服人員分散等許許多多實際問題,但我們盡最大努力對觀眾負責。」

現正罷工的無線電城音樂家樂手們指出,文化之都紐約就是要有現場音樂,這亦是「聖誕奇觀」的傳統;市長彭博也出面為樂手們說話。陳汝棠說,紐約客的確有藝術之福,聚集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新唐人新年晚會主會場也是年年在紐約。此次與「聖誕奇觀」首尾相聯,紐約客可同時欣賞到中西藝術盛會,實在是一大幸事。

06年華人新年晚會(網址http://gala.ntdtv.com/)除以紐約為主場外,還將在全球15大城市巡迴演出,包括紐約周邊城市波士頓(1月7日),大費城地區的威明頓(1月24日),及華盛頓特區(2月17日)。免費訂票電話888-260-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