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傳去琉球的音樂—御座樂】研究御座樂的方法

廖真珮
【字號】    
   標籤: tags:

目前先行研究所記述的御座樂大多都是上江戸時演奏的。對於琉球王國來說,上江戶之事是如同中國去琉球冊封的事一樣重要的。為何稱為 “上江戶” 呢? 並不是單純的指江戶的位置是在琉球的北邊,而是還包含有,琉球去向江戶的支配者(將軍)請安問候的一層意思在裏面。在沖繩有一種男性舞蹈叫 “上口說” ,歌詞內容是在描寫著從琉球的到薩摩一路上的風景。在琉球的歷史史書上,前往薩摩的事被稱為 “上國”。從這點看來,終究還是指著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的關係而使用的單詞。

一直到1970年代以前的琉球*沖繩的歷史書中,多少也有些上江戶的敘述。但這些記述之中大多是描寫和薩摩之間的關係,而上江戶只是薩摩藩為了向幕府和其他大名們顯示出薩摩藩統治支配著琉球這樣的國家,是很強的。而琉球的使節們穿著中國風的衣裝也是為了增強琉球和日本是不一樣(外國)的這個印象,才強制讓琉球人穿上中國風的衣裝的。
到了1980年代,又出現了關於 “上江戶”不同視野的很多研究。代表性的有宮城榮昌氏的『琉球使者的上江戶』和橫山學的『琉球國使節渡來的研究』等等。宮城榮昌氏的書中,詳細的記載從上江戸的準備階段到上江戸的行程、行事、服装、音樂、獻上品等等。而『上江戶的資料』中的藝能史料」掲示很多的上江戸時候的演奏記錄。另外『琉球使者的上江戶』指摘出上江戸之前,唐榮(久米村)出身的歌師為教師教習音樂的事。這些歌師從早到晚讓音樂練習生們在寺院(安國寺、廣徳寺)裏練習音樂。要注意的是宮城在提示這些論證進行中用了很多的家譜資料。 

家譜一般也稱系圖,在舊王府時代、士族層把自己家系(戸籍)及家系内容各人的履歷所集成的文書。『那覇市史』的家譜的解説是這樣的「從家譜是個人的履歷的集大成這個觀點來看,可能給與私有文書的印象,事實上家譜是設置在王府系圖座的管理下、以個人和王府之間的關係(任職、叙位等等)為中心所記錄的公的文書。記錄中不限於任職、叙位,也有任職中主要的事或功勳等等、在内容上包含有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
 
另外、家譜的史料有什麼樣的性格呢?舉下面三點。①是公的文書。②在記錄中附有詳細的資料。③是被編集成的文書。這些都是家譜優良的特點。也就是說家譜的特徴是事實的記述。但是相反的、雖然是公的事實但對當事人來說如果不是關於自身的事就沒有詳細記錄,或者關於自己的功勞就詳細的記述。另外,因為家譜是公的記述、所以只有在被派遣的時候才會書寫、而平常的音樂活動就沒被記錄下來了,有這樣的一個界線在。

在上江戶的御座樂已經漸漸的被很多學者研究了,而對於這點,首里城内的御座樂的實態還未明朗化。首里城的座樂是在什麼時候被演奏的、座樂的傳承是怎樣的一個情況、還有在首里城的座樂是什麼樣的人所演奏的,這些問題都須要再使其明朗。而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這些關係,或許可以從家譜中找到些蛛絲馬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隋唐兩代是中國樂舞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唐代宮廷設置了各種樂舞機構,如教坊、梨園、宜春院、太常寺等,其中的樂工、歌舞藝人多達數萬人。士大夫階層和豪富之家還有很多能歌善舞的官伎、舞伎。這些人中間集聚著大批優秀的藝術人才,他門以自己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獻身於藝術創造,將樂舞藝術推向中國封建社會的高峰。

  • 俞伯牙創作了許多曲子,其中“高山流水”是他最滿意的作品。




  • 御座樂是從中國傳去琉球的中國系宮廷音樂,因為沒有廣傳給大眾,隨著廢藩置縣沒有了承傳、也失去了演奏的機會。這之後、樂器本來在中城御殿保存著,在二次世界大戰被燒失殆盡!平成4年(1992)、因為復歸20周年,首里城被復原(復興)。
  • 說起中國和琉球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25年(1392),皇帝賜閔人36姓給琉球時,這些人在沖繩教了中國的禮樂等等,據說從那以後,中國傳去的音樂便盛行了起來。
    根據上江戶的演奏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御座樂的樂器跟曲子是隨著時代的改變而增加。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1764年(1764年以後,樂器和曲子都固定)。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御座樂初次傳去琉球後,又時而會從中國再把曲子或樂器帶回去琉球。
  • 近年來,發現御座樂的樂器在尾張德川家、水戶德川家被保存下來,分別在名古屋市的德川美術館和水戶市的德川博物館。但是因為這些樂器非常的貴重被珍貴的保管著,因此要親眼見到這兩批樂器實非易事。關於樂器的考察,筆者參考了這兩家的照片及其資料。

  • 琵琶是寶永7年(1710)開始到天保3年(1832)毎次演奏都會被使用的樂器。1710年的『琉球聘使記』記載了「琵琶似此方者、四隔圓如横筒、更設九柱于其腹、極厚、而五長四短。手趨不用撥。鳳眼纎。揺則鏗爾有声、想其腹中有物、是為異耳」(標點筆者註)。就是說「琵琶是和這邊的琵琶很相似的。相是圓的、有四個、而且琵琶琴身有九個柱。柱的厚度稍厚、這裡面有五個是較長、四個較短。演奏琵琶的時候,用手彈不使用撥。鳳眼較細。琵琶的音色很清楚又大聲,琵琶的琴身不知道有什麼東西放著,可以聽到奇怪的聲音」記載這樣的一段話。
  • 宮城榮昌氏認為 “樂童子雖有五人到八人不等,卻要有演奏十幾首曲目。因為這樣,一個人必須得會三、四種樂器”。根據資料看來,演奏御座樂的樂童子僅管是年輕的少年們,如是彈撥樂器、一個人好像同時擔任了三線、四線、琵琶的演奏。那麼,實際上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呢?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