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欣賞:重過聖女祠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

重過聖女祠

李商隱

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作者簡介】

李商隱(公元 約813─約858) 字義山,號玉溪生,擅長律詩、絕句,富於文采,詩風獨特。所作「詠史」詩常托古諷今;其「無題」詩很有名。有《李義山詩集》傳世。

【字句淺釋】

解題:作者重過聖女祠,聯想到許多天上神女淪謫人間的故事,寫下了這首意境撲朔迷離、被稱為具有典型朦朧美的詩篇。巖扉:岩石上的門。蘚:這裡泛指苔、蘚之類的植物。上清:指道教的靈寶道君,並兼指其所居仙境,後用來泛指仙境。淪:淪落。謫:古代官吏因罪降職或流放,這裡指仙人被降到人間。夢雨:若有若無的極細的細雨。靈風:因有神靈居住,故稱那裡的風為靈風。不滿旗:不能把旗完全吹開、使之飄揚起來。

萼綠華:道書上記載的仙女,於晉穆帝昇平三年的一個晚上,降到羊權家裡,從此經常往來,後來授羊權屍解藥,引領他升仙而去。杜蘭香:本來是漁父在湘江岸邊收養的棄嬰,長大後有青童自天而降,攜其升天而去。臨走時對漁父說:「我仙女也,有過謫人間,今去矣。」移時:歷時、經時。玉郎:天上掌管神仙名冊的仙官。通仙籍:取得登仙界的資格。天階:天宮的台階。紫芝:一種仙草,修道人用作食物。

【全詩串講】

白岩石托起的祠門長出碧綠苔蘚,從仙界淪落貶謫下來遲遲難歸返。
一個春天絲雨如夢常飄落在瓦面,整天裡習習靈風無法使神旗豐滿。

萼綠華仙子行無定處自由來人間,杜蘭香謫仙一長成人就重返九天。
玉郎仙官曾在此為聖女引路成仙,她還記得采紫芝在天宮的台階前。

【言外之意】

看到依托在白岩石上的祠門周圍苔蘚滋生,因而斷定聖女淪謫人間已經很久了。夢雨飄瓦,隱含著聖女心中久不得歸而生起的惆悵和朦朧的希望;靈風無力、神旗不舉,使人感到聖女心中的無奈和難以言傳的婉轉情懷,意在言外、極難確表。

又從聖女久不得歸而想到另外兩個順利歸去的仙女萼綠華和杜蘭香,前者是下來引度人的,後者和聖女一樣是謫降人間的,但都很快就回去了,不像聖女這樣久久不歸。再想像到聖女可能回憶起當初自己登仙時,玉郎前來接引,以及登仙後曾在天界與仙人們共采紫芝、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更令人生出對聖女無限的同情和希望其早日返歸的願望。

自古以來,有不少神女謫降到人間,人們所能知道的原因,多半是與情有關的錯誤。人類社會的一切都被情推動著,每個人都纏在情中很難解脫。就是解脫了,成為天上的神,也有因為前緣未盡而再次下來重續前緣者,一旦下來再入情網,重返天界談何容易!杜蘭香雖然也是謫降下來的仙人,但她顯然不是來續前情的,因此返回去也快。

聖女久謫不歸,作者「一春夢雨」句中已經隱然有情絲飄忽,使人感覺聖女久滯人間、別有所期。情啊,人們比之為情絲、情線,卻能縛住人中的英雄漢;人們比之為柔情似水,卻能消融鋼鐵的意志和決心。唯有真修者,不離於情而又不制於情,以法之洪大威力,時時化情為慈悲,成為普度眾生的巨大力量。聖女故事,可為常人之啟迪、修者之警惕。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此詩所說的事情,平淡無奇;此詩所用的詞語,簡單明易。按理人人都能作、都能寫,何以單單讓孟浩然成就了這首唐詩中的名篇?意其真正奧妙,無非一個「真」字。有了這個「真」的因素,就能生出靈氣、入人心扉、搖動性靈!陶淵明的詩能讓蘇東坡崇拜得五體投地,也無非至真而已。從這一點來看,也就明白為什麼這首詩越讀越像淵明的詩了。此理真平易,奈何人不知!
  • 人生如旅,人生苦短,老而不悔,死而不悟,不亦悲乎!
  • 師當時知道宣宗日後能成大業嗎?多半是知道的。凡是歷史上真正的高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宿命通,即預知功能。可以預知幾十年後未來事件的修行者是相當普遍的。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 古代詩人常借月光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因為月亮的清輝是兩地共有的,所以這裡作者要贈送的是思念之情;因為相隔兩地,不能將這濃濃的思念親手送給你,那我們還是期待在夢中相見吧!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其中「鷗鷺忘機」典故出自《列子‧黃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識人亦然,不僅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還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遙知馬力,歲久見人心。」
  • 「巴山夜雨漲秋池」言外之意是說,本身秋天因為天時的關係,河水開始上漲,河道開始暢通,就讓人有想回家的衝動,更何況是因夜雨河水都上漲了,河道已經暢通,能不想念嗎?而第三第四句中重複「巴山夜雨」四個字,是為了說自己在這個時候最想家。《唐詩繹》評曰:「於寄詩之夜,預寫歸後追敘此夜之情,是加一倍寫法。」
  • 宋玉、杜甫等先賢,將落泊生涯化為優美的詩篇。讓我們後人在拜讀了這些詩篇後,領略了有可說道的、有可借鑑的、有可受益的傳統文化內涵;並重新演繹、弘揚給現今的世人。正如北宋‧歐陽修《感二子》詩中寫的:「英雄白骨化黃土,富貴何止浮雲輕。唯有文章爛日星,氣凌山嶽常崢嶸。」
  • 「暮鼓朝鐘自擊撞,閉門孤枕對殘缸。白灰旋撥通紅火,臥聽蕭蕭雨打窗。」蘇詩詩中的熏香可不是為了所謂的「附庸風雅」,用篆香及木炭隔火熏香,在唐宋時期發展到了頂峰。用木炭火熏香,香氣的能量場是純陽的,吸到肺部後,陽氣足。古代將病毒、細菌通稱為病氣、邪氣,它們是屬陰的。所以,用傳統的方式熏香,就能防止一些流行性的疾病。
  • 宋‧梅堯臣《依韻和孫都官河上寫望》一詩,作者以淡泊的心態,用詩的語言描繪出了紅塵中的幾處場景;而尾聯的言外之意,表達的是作者身在其中,心不在俗世的修行感悟。換一種方式說,如果名畫《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紅塵百態,那麼作者就是靜觀紅塵的畫外之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