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完整的皇家園林——北海公園

人氣 2
標籤:

北海公園位於故宮的西北面。面積約71公頃,其中水面超過一半。北海因與中海、南海分稱 三海而得名。這裡原是遼、金、元、明、清5個朝代逐漸修建而成的帝王宮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 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
  
全園以神話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萊、方丈、瀛洲)構思佈局,形式獨特,富有濃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從南門入園,踏上建於元初的永安橋,見名為「堆雲」、「積翠」的兩座彩繪牌坊,迎面就是全園的中心——瓊華島,簡稱瓊島。島上綠蔭如蓋,殿閣相連。對面便是初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的白塔寺,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為永安寺。主要建築有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配殿、廊廡、鐘鼓樓等。自下而上,依山勢而築。

當年帝后們遊園後,常來寺燒香拜怫。正覺殿前,建有「滌靄」、「引勝」、「雲依」、「意遠」四亭,對稱而典雅美觀。由此拾級登上白塔。白塔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 這座藏式喇嘛塔,高35.9米,塔身呈寶瓶形,上部為兩層銅質傘蓋,頂上設鎏金寶珠塔剎,下築折角式須彌塔座。塔內藏有喇嘛經文、衣缽和兩顆舍利。塔前有座小巧精緻的善因殿。
  
瓊島的西面原是清代皇帝遊園時休息、議事或舉行宴會的悅心殿。殿後的慶霄樓系乾隆帝陪其母后冬季觀看冰上擲球競技的地方。在西北面有閱古樓,樓內存放自魏晉至明代的法帖340件,題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內壁嵌存的摹刻故宮中的《三希堂法帖》,堪稱墨寶,為清乾隆年間原物。這一帶還有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銅仙承露盤」。
  
瓊島的東北坡古木參天,這裡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沿著乾隆帝御題的「瓊島春蔭碑」旁的小路前行,可直通迂迴曲折的「見春亭」和「看畫廊」,眼前的景色猶如一幅天然山水畫,美不勝收。廊外有湖石堆砌的幽洞石室,變幻無窮。
  
沿湖邊北面的山麓下,有原為帝后們垂釣、泛舟後休息、進膳的漪瀾堂。漪瀾堂向東有「濠濮間」和「畫舫齋」兩組建築,佈置精巧,環境幽靜,構成園中之園。清代的帝后、大臣們常在濠濮間宴飲。畫舫齋系清代皇家行宮之一,也是皇帝約集著名畫家作畫之所。

門外是檢閱射箭的地方。其南為「春雨林塘」殿,東系「鏡香室」,西是「觀妙室」。它 的西北面有個建在水上的小院,稱「小玲瓏」,與曲廊相連接。由此折向東北院的「主柯庭」前,可觀賞一株800多年的古槐。再往北有座方形的「蠶壇」,系清代后妃們祭祀蠶神之處,也是北京九壇之一。

從蠶壇西行,不遠就到靜心齋,面積4700平方米,原為乾隆帝書苑,稱乾隆小花園。後來闢作皇子的書齋。靜心齋往西是天王殿。正殿系楠木建築,這裡是翻譯和印刷大藏經的地方。後面的琉璃閣為發券式無梁殿結構,壁上嵌滿琉璃佛像,光彩奪目。天王殿西側,有座用424塊七色琉璃磚砌成的九龍壁。它建於清乾陵二十一年(1756年),長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為中國三座著名的九龍壁中最精美的一座。

沿九龍壁南行,有座「鐵影壁」,長3.56米,高1.89米,顏色與質地如同鐵鑄,雙面雕到雲紋與怪獸,為元代浮雕藝術珍品。鐵影壁北面,有三進院落。主建築曾是乾隆帝禮佛前後的更衣處和遊憩的別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為保護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增建了一個院落,名「快雪堂」。

西面,沿湖有五座亭子,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五亭主次分明,飛金走彩,遠望如同五龍浮動,故稱「五龍亭」。這裡為清代帝后們賞月、釣魚、觀看焰火的遊樂之處。亭的西隅,有一大片建築群,總稱「小西天」。其中「萬佛樓」與「極樂世界」是主體建築,這是乾隆帝特地為生母孝聖皇太后祝壽祈福而建造的。

(資料來源:世界旅遊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五彩斑斕的大同九龍壁
五嶽歸來不看山 黃山歸來不看岳
古代建築的奇蹟——萬里長城
「天下第一壇」——戒台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