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類人文主義的貧困

劉宗正

人氣 18
標籤:

【大紀元8月23日訊】人類近3千年的歷史,已經明顯呈現了人文主義的各種嚴重貧困現象。在這種貧困的事實之下,人類文明的總體發展,並不是往高度的精神與道德價值方向發展,而是朝向人性墮落與物欲橫流的形態發展,21世紀的今天,可以說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黑暗時代。

在西方中世紀時代,人普遍擁有信仰,因此大多數的人,都具有高度的精神、心靈與道德修養。雖然那個時代物質較為貧乏、文化較為保守、科學落後、人文思想較為單純,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較為和諧﹔雖然那個時代也曾經發生泛道德思想與宗教迫害事件,但是整個自然世界與人文社會,大抵上屬於十分和諧的狀態。有些後代的人文學者,稱它為黑暗時代,事實上,它是人類精神與道德的光明時代。

自從西方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發生之後,人本主義興起。這種人本主義的思潮,使人類逐漸擺脫了對神的信仰與精神歸依﹔許多人本主義的學者,嘗試以人文的理性,來取代神的信仰與道德信念,他們的做法,是在創建一種新的人文理性神,也就是人可以詮釋一切事物,人可以用科學宰制自然世界,人可以用理性與律法統治世界,人可以否定神的存在與價值,並且不用受到神的任何約束。

這種人文理性的思潮,使人背棄了神的價值,也使人阻絕了認識了最高精神價值與生命終極的理念﹔所有的人文學者,用各種俗世化的觀點,來任意詮釋各種思想或理念。由於人的客觀限制,人類很難擺脫功利主義、道德相對主義與人性原罪的制約,所有的人文邏輯與理性觀點,都被這種功利主義、道德相對主義與人性原罪,切割成各種任意絕對化、自相矛盾與狹隘範疇的理論模式。

我實在很難想象,一個人文學者不從宗教去汲取最高的價值,而能夠從人文思想的學問堆裡,找到那些人類終極的價值。例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老子、孔子、墨子等人,他們都有明顯的人文理性貧困性,他們都無法從專制文化的體系裡,創造出現代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的核心理念﹔所謂的現代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的核心理念,都隻能從宗教的價值體系中,才能夠逐漸開展與創造出來的價值。

我也很難想象,一個人文學者不從宗教的理念體系,去建立個人內在最高良心審判的角色﹔一個人怎麼可能,既是球員,又是裁判員?同理可証,一個人文學者,怎麼可能是一個理念的創造與審判者,同時又是自己良心監督自己的人?除非人心中,有一個客觀又絕對的最高價值的神,經常能夠監督與指導人的行為,否則人很容易被人的客觀理性與人性弱點所控制。

這就好像一艘船,如果沒有一個堅強與有經驗的舵手掌舵,那麼憑借著船的本身,如何能夠在海上經常性暴風雨與浪潮翻滾之下,順利地到達理想的目標?人的理性與人性局限性,絕對需要一個最高價值、精神與道德的指導者,經常來監督與指導個人的思想與行為,否則人很難在經常性環境變動與人性沖突的生存結構裡,創造出高度精神與道德的人文事業。

例如,自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之後,人文思想界,出現了各種科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政治學、法律學、人類學、人口學、經濟學、倫理學等﹔在人文哲學界,也出現了理性主義、經驗主義、懷疑主義、唯物主義、自然哲學、機械哲學、道德哲學、美學、邏輯學、現象學、實証哲學、分析哲學、法蘭克福學派、詮釋學等。這些人文思想與哲學,大都無法擺脫其精神與道德理念的貧困性,因為這些思想,已逐漸離開了人文高度精神與道德的價值,最後墜入了狹窄的人文範疇與體系之中,成為缺乏精神、道德與人文完整聯系性的存有。

所謂的神,並不是那些人本主義學者、唯物論與無神論者,所認知與理解的對象﹔他們總會用實體存在或可具體証明的方式,來決定神的存在性。事實上,神不是人文邏輯可証明的範疇,它是一種信仰,不是一種實體或人文邏輯。換言之,人類對於信仰,是相信與否(Believe)的範疇,而不是接受與否(Accept)的概念﹔人類對於科學或數理的概念,是接受與否(Accept)的範疇,而不是相信與否(Believe)的問題。

所謂的神,就是一種對存有高度精神價值的信仰。這種信仰,通常會涉及到生命的終極價值與意義,它可以幫助人類建立高度的心靈與道德價值﹔如果人類缺乏這種信仰,經常會陷入到人文邏輯的矛盾性與人性善惡的糾結之中,使人類的人文思想,產生各種混亂與沖突的迷思。

人類有不同的宗教,每一種宗教,都有可能是神不同面貌的呈現﹔隻要這個宗教所信仰的神,其本質符合絕對的愛與正義的原則,那麼它就是神在人類世界中的啟示與呈現。人需要透過一種上述具有正面性價值宗教的信仰,才有可能接觸與感應神的存在﹔這種人認識神的活動,必須透過高度認同信望愛的理念與虔誠的祈禱,才能有效地認識神與神的理念。

那麼什麼是神?神就是愛,神就是正義,神就是光明,神就是恩典,神就是創造者,神就是力量﹔那麼什麼是神的理念?神的理念,就是慈悲,就是寬容,就是真善美,就是福音,就是謙卑,就是忠誠,就是信義,就是自由與平等,就是積極助人,就是不畏懼黑暗與邪惡,就是維護公義,就是承擔人道責任,就是認識罪惡,就是懂得懺悔,就是認真救贖﹔那麼神如何幫助人?神會幫助人擺脫黑暗與邪惡,棄絕罪惡與私欲,維護人權與公益,增進美德與善念,學習忍耐與謙卑﹔那麼人如何回報與榮耀神?人類可以透過犧牲之愛與舍己之愛,來回報與榮耀神的聖名。

20世紀著名的神學家拉內神父(Karl Rahner, 1904-1984),曾經提出“無名的基督徒”(Anonymous Christian)的概念。所謂的“無名的基督徒”,是指那些行善的義人,雖然並不是基督徒,但是基督徒應該肯定他們的存在與價值,並視為“無名的基督徒”。這個觀點,代表了基督教更大的宗教包容性,事實上,在基督教為出現之前,那些行善的義人,也應該受到基督教的充分肯定。拉內神父,是站在信仰他的宗教立場上,來包容其他宗教或非基督徒的行善價值。

同理可推,佛教徒也可以將那些非佛教徒的行善義人,視為“無名的菩薩”或“無名的佛教徒”﹔伊斯蘭教徒也可以將那些非回教徒的行善義人,視為“無名的回教徒”﹔其他的宗教,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稱謂。從這個包容性的宗教觀點,可以得知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透過信仰一種宗教,來達到行善去惡的目的,也可以因此認識神最高價值的愛與正義。

人類經由宗教的信仰,比較能夠直接進入到對最高價值愛與正義的認識,經由這種信仰認識的過程,比較能夠幫助人進入到人類人文理念的核心價值,減少不必要與錯誤性的人文摸索過程。那些無法充分掌握這種最高價值愛與正義的人文學者,經常會陷入到狹隘、矛盾與自我劃約的人文困境﹔這種人文的困境,經常會導致人類人文理性,走向各種毀滅、破壞或沉淪的方向。

以19與20世紀為例,許多書籍與思想,都具有嚴重的人文危害性,甚至混淆或破壞人類的道德與生命價值,使人類的心靈與道德,逐漸走向沉淪與墮落的困境。例如,《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我的奮斗》(希特勒)、《毛主席語錄》、《金賽性學報告》、《民主主義與教育》(杜威)、《資本論》(馬克思)、《女性的奧秘》(Betty Friedan)、《實証主義哲學》(孔德)、《善惡之外》(尼採)、《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凱恩斯)、《人口爆炸》(Paul Ehrlich)、《怎麽辦》(列寧)、《權威人格》(阿多爾諾)、《論自由》(John Stuart Mill)、《超越自由和尊嚴》(B.F.Skinner)、《反思暴力》(Georges Sorel)、《美國生活的前途》(Herbert Croly)、《物種起源》(達爾文)、《瘋狂與文明》(福柯)、《蘇維埃共產主義︰一個新文明》(韋伯夫婦)、《薩摩亞人的成年》(Margaret Mead)、《第二性》(西蒙波娃)、《獄中筆記》(Antonio Gramsci)、《寂靜的春天》(Rachel Carson)、《地球上受苦的人》(Frantz Fanon)、《精神分析引論》(弗洛伊德)、《綠化美國》(Charles Reich)、《增長的極限》(羅馬俱樂部)、《人類的起源》(達爾文)等著作。

上述那些人文思想與著作,很明顯地造成了20世紀兩次,促成蘇聯、中共與各種集權國家的興起,並且導致了20世紀與21世紀初期,世界性普遍左派思想的大規模泛濫。

那些缺乏高度精神與道德信仰的人文學者,不論他們讀再多的書,發表再多的言論,寫再多的文章與著作,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沒有人文的質,隻有人文的量,是沒有意義的。這樣的學者,即使是十分博學與雄辯,也隻不過等同於知識的儲藏庫或販賣者罷了﹔他們的存在價值,與地上辛苦搬運與囤積食物的螞蟻群,或者大街上賣青菜蘿卜的小販,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那些恆河上的泥沙,撒哈拉沙漠上的流沙與埃及金字塔裡的石頭,與現代所有缺乏信仰人文主義學者汗牛充棟的著作與思想,有什麼本質上的差異?

那些缺乏高度精神與道德信仰的人文學者,正是現代世界科學泛濫、物質至上、追求權位名利、自私自利思想、媒體暴力、浪費行為、功利主義、道德相對主義、盲目工業化與城市化、富國不仁、破壞大自然生命、污染地球環境、濫取地球資源、人心腐敗與道德墮落的推動者﹔他們也是世界上各種不公不義、專制主義、共產主義、左派思想、恐怖主義、軍國主義、武器競賽、核子擴張的容忍者。這些人不斷地在毀滅人性、自然生命與地球環境,也在破壞人類、自然生命與地球環境的永續生存機會,他們都是有罪的。

自從西方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發生之後,人類的人文學者,逐漸悖離了追求最高精神與道德價值的方向,造成了各種嚴重的人文與自然危機。我很嚴正地提出,現代的人文思想與教育內容,基本上99%以上,都對人類的思想、心靈與道德,具有嚴重的危害性﹔我希望,全人類能夠重視這個問題,並且所有有識之士,能夠積極地站起來,勇敢對抗這股世界性人文黑暗的大潮流。

如果人類能夠謙卑地信仰神,並且按照神最高的價值理念行事,那麼全人類的精神、道德與生命意識,必然能夠逐漸提高,如此大自然的生命界才能夠充分展現自由與和諧的生機,地球環境才能夠充分展現美麗與和諧的面貌,人類才能夠永久維系幸福與和諧的理想關系。

2005-8-22(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詩】雪域高原的歌聲
劉宗正:今夜,我站在青藏高原上
劉宗正:搶救西藏
劉宗正:世界聯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