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机器人走迷宫 成群结队最快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台北报导〕2005年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台湾区选拔赛,昨日在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举行决赛,从小学到高中的动力积木迷用尽巧思,以电脑程式驱动积木机器人,比赛谁最快走出轨迹迷宫、克服迷宫障碍,竞赛和创意赛冠军将代表台湾,参加泰国曼谷11月举行的国际大赛。

今年总决赛分为竞赛、创意赛和足球赛,竞赛又分为轨迹、拔河、轨迹迷宫和迷宫障碍,后两者是为进阶的中学组而设计的高难度项目,机器人沿途会遇到好几个十字交叉线和色块,考验机器人的自行判断能力,拿到高中组冠军的万芳高中“成群结队”张家玮、汪家庆,最快成绩八点一七秒仅比第二名快了零点一九秒,可见竞争之激烈。

国小竞赛组冠军“爱因斯坦”队,由刚升国一的龙门国中林国印、仁爱国小苏上仁和郭聿唐组成,同队还获得足球赛冠军,抢眼的成绩羡煞其他小朋友;第二名则是薇阁小学的“冲锋队”。

今年机器人创意赛的主题为“动感机器人”,参赛选手需针对主题创作或发明出新的运动型态,冯于伦、彭纪轩、李政泽组成的“少林队”,拼造组合出四个机器人组成的乐团,让它们按照电脑程式的设计敲木琴、打大鼓、摇铃铛,可爱造型和精彩创意获得评审肯定,夺得国中创意组冠军;国中组竞赛冠军则由“红日队”黄维翊、黄至书获得。

不过,由于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限定用某民间厂商出产的积木和材料来组合,小小一盒售价动辄上千,参赛者除万芳高中由学校资助材料费成立“机械动力社”,其他多数都得花一期数千元的学费到坊间开授机器人学程的才艺班上课,参加学生花在练习材料的费用从数万至十几万不等。

几位关心科普教育的学者对此竞赛的商业气息过浓并不认同,还有学者直言抨击这根本是“有钱人的游戏”,负有大众科普之责的国立科教馆不该涉入。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