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1:新唐人台中晚會 中山堂簡介

2006年01月18日 | 19:35 PM

【大紀元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魏若華/台中報導)第三屆全球新唐人新年晚會在台灣北中南共舉辦三場,台中場訂1月18日開演,演出地點為台中市中山堂。這次晚會製作總監邢祖榮表示,台中市中山堂得天獨厚,舞台、後臺、觀眾座位的條件,都很適合新唐人晚會這一類大氣勢、大排場的節目。

邢祖榮表示,中山堂的後台是台北、台中、高雄三個場地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因此,演員有很大的表演空間,新唐人一場晚會動員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就有三百人到五百人,因此,中山堂是新唐人台中晚會的第一選擇。

其次是中山堂的天幕非常棒,不只可從前面放映,還可自布幕後方投映,從後方投影,再運用燈光交錯,效果相當好。

他說,這種特殊效果在神韻舞蹈團演出的「農家樂」裡表現地最為淋漓盡致,這個節目運用天幕所做的三種變化,可以表現出雲兒悠悠飄過的情境,以襯托前方演員的演出。

知名的「小城故事」天幕則以水墨的江南水居為底,船兒悠悠行過,桃花繽落。采奕舞蹈團的「迎上元」也搭配了天幕的豐富變化。本次使用的主色調有三種:藍、紫、橘,將視不同情況相互搭配運用。

新唐人的標誌將全程在天幕上方懸掛,邢祖榮解釋,當初海外華人選擇以「唐」做為電視台名稱,是因為在海外華人聚集地方多為「唐人街」,唐朝文化也是古代文化中最為包容、盛大的,電視台也以放眼四海為己任,因此以唐為名。


表演場外布置喜氣,掛有條幅「風調雨順豐年兆,千家萬戶春光照。普天同慶百鳥鳴,彩蝶翩翩舞娉婷」。(大紀元記者唐賓攝)
表演場外布置喜氣,掛有條幅「風調雨順豐年兆,千家萬戶春光照。普天同慶百鳥鳴,彩蝶翩翩舞娉婷」。(大紀元記者唐賓攝)


新唐人旗鼓隊緊鑼密鼓的練習,期望帶來最精彩的演出。(大紀元記者蘇昭蓉攝)
新唐人旗鼓隊緊鑼密鼓的練習,期望帶來最精彩的演出。(大紀元記者蘇昭蓉攝)


晚會主持人之一莫大衛(大紀元記者蘇昭蓉攝)
晚會主持人之一莫大衛(大紀元記者蘇昭蓉攝)
(http://www.dajiyuan.com)


將粉墨登場的小演員(大紀元記者蘇昭蓉攝)
將粉墨登場的小演員(大紀元記者蘇昭蓉攝)

<中山堂簡介>

晚會於中山堂登場(大紀元記者唐賓攝)


中山堂廣場有一座名雕塑家謝棟樑的作品「歌舞昇平」,其意喻「立足傳統、放眼現代」,呼應晚會將為喧囂城市的人們獻上經典的藝術饗宴。(大紀元記者唐賓攝)
中山堂廣場有一座名雕塑家謝棟樑的作品「歌舞昇平」,其意喻「立足傳統、放眼現代」,呼應晚會將為喧囂城市的人們獻上經典的藝術饗宴。(大紀元記者唐賓攝)

全台灣各地都興建有「中山堂」,乃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而建。台中市中山堂在1979年動工,1989年4月1日啟用。共有三層建築,以多功能設計為主要考量,希望容納歌劇、音樂、舞劇等各式演出。中山堂交通方便,可容納觀眾人數達1665人。

台中市中山堂的後台空間為全台灣劇院中最大者,並擁有全台少有的德國進口背照幕(RP),前後投射均可,全面無接縫;中山堂配備的是一萬流明的投射品質,若不使用投影效果,單用顏色變化,也能為表演者帶來一定的質感。

升降樂池也是中山堂特別之處,載重量每平方公尺為三噸,使用加拿大GALA出產之馬達帶動特殊鋼片傳動系統,是當年耀視全台的首座升降樂池,在樂池行程上可達九公尺,比起油壓、剪式傳動系統都更為安全。

中山堂兩年前又添購史坦威(Steinway Sons)鋼琴,音色亮麗、層次分明,非常適合公眾場合演出。在觀眾席兩側,是檜木所打造的牆面;新添購的線性陣列式喇叭(主聲道)也是台灣劇場設備中少有的,水平角度可達100至120度,水平涵蓋範圍寬廣,可為觀眾帶來最佳效果。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