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會劉清香、王禎妃演唱民謠賀新年

2006年01月19日 | 03:11 AM

【大紀元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漢昌/台中報導)第三屆新唐人全球新年晚會第四場於1月18日於台中「中山堂」盛大演出,這場演出的主題是點燃璀璨新希望;獲得中部民眾熱烈支持,票早已銷售一空。晚會中特別邀請劉清香、王禎妃與高雄市立國樂團搭配演唱台灣歌謠。

劉清香,台灣高雄縣人,現任高雄縣美濃國小音樂教師、台灣合唱團女高音、客家歌謠演唱首席兼指導,曾獲北部七縣市歌唱大賽客家民謠組第一名,多次代表台灣赴各國演出,是台灣演唱客家歌謠第一代歌手。去年在與高雄市立國樂團合作演出的(台灣四大族群歌謠選粹)演唱會大展歌藝,委婉動人的歌聲,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禎妃,台灣高雄市人,現任台灣合唱團副指揮,經常在國內外各型音樂會中獻唱,也曾參與音樂劇坊、「果陀劇團」等多項音樂演出。今年隨高雄市立國樂團赴美國林肯中心獻唱數首經典台灣歌謠,包括描寫少女情懷的「望春風」「春花望露」,讓美國觀眾對台灣音樂及本土清麗寬厚的精神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亦隨台灣合唱團赴韓國、香港、加拿大及法國等國演唱,擔任指揮、獨唱及領唱,深獲好評。

王禎妃、劉清香演唱「小城故事」「手攀花束盼哥來」

劉清香表示演唱「手攀花束盼哥來」是廣東曲目,輕快討喜的旋律配合新唐人新年晚會喜氣洋洋的演出,最適宜不過。這曲山地情歌表示舊的一年過去,新的一年就要到來,女孩期待新年帶來新希望、新願望,盼情郎早日歸來。王禎妃表示演唱「小城故事」是希望唱出台灣人的民謠,藉由新唐人電視台及全球晚會的演出,播放給全球離鄉背井的華人,聽到歌聲都感覺回到家鄉的溫馨。

劉清香表示客人渡海而來,平地都已被先來台的閩南人佔據了,所以客家人只好往山區發展,客人生活勤勞刻苦,養成硬頸精神。客家女人勤儉持家與男子分擔工作任務,晚上還要操持家務,照顧孩子,往往最早起最晚睡;客人家訓:「晴耕雨讀」,並流傳「富人不忘書、窮人莫斷豬」之語,就是注重教育及道德。意含富人生活安逸後,更要讓子女知書達禮,重德修心性等美德;當時的窮人因生活困苦,往往養豬掙來的錢可提供子女生活及上大學的教育費用。

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

劉清香表示客家文化源於黃河流域,為求生存及躲避時代動亂,五次南遷後渡台來,因渡海而來故稱客人,其腔調分南北腔加上大陸腔那可能就更多腔調,所以九腔代表多的意思。至於十八調是指客家山歌小調,有固定歌詞、旋律。山歌民謠與生活息息相關,當時上山工作寂寞、害怕野獸侵襲,故藉歌聲呼朋引伴,唱歌拉很長聲,山頭之間都可相互聽到歌聲來壯膽;另外客家人保守,男女情感被壓抑,山上工作中的男女,因工作地點開放,男女情歌對唱,互傳內心感覺及愛意,當然山歌也不只都是情侶間的對唱,也有暗諷或責罵的一些歌唱方法,因為大部份都在山上唱故稱山歌。

晚會提升人類道德兼具教育價值

劉清香表示,新唐人工作人員非常重視這次晚會,不停的在學校、街道、市集等逢人就宣傳,感受到晚會的用心,非常別於其他的表演團體;王禎妃表示很榮幸參加演出,既能愉悅民眾,又能將人類道德、心性提升,與一般流行音樂喧囂演出不同,晚會具教育價值,並能導正社會風氣。@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