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神話 紐約華人晚會締造傳說

2006年01月21日 | 21:32 PM

【大紀元1月21日訊】(大紀元韋實報導)世界上每一個民族的歷史都是以神話開始﹐新唐人新年晚會秉承大唐盛世海納百川的氣度﹐欣賞和包容一切正統藝術。2006年新唐人電視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紐約主場首場演出于1月20日晚在紐約無線電城(Radio City Music Hall)圓滿上演。晚會在爆竹聲中以傳統的獅龍舞開場﹐在曾伴炎黃子孫千年喜慶的鼓聲中落幕。晚會以「再造神話﹐締造傳說」為主線﹐創作題材遍及上下古今﹐包括西方的交響樂﹑聲樂和舞蹈。

晚會歌曲﹑舞蹈頌高尚的道德﹐表達人與人的關係自然朴實和人類社會和諧美好。整臺晚會沒有宣泄人的激情和暴力﹐更沒中共黨文化的驕狂和造作。晚會基調平和﹐既展現生命謙卑﹑敬天知命的處世態度﹐又表現出雍容大氣的風采。

所有觀眾對晚會的天幕﹑服裝留下深刻印象。

節目基調平和光明

中華五千年文化中的興衰榮辱﹑是非善惡或成歌﹑或為曲﹑或入舞﹔西方的傳統古典精華同臺以和。節目基調平和光明﹐表演現場莊嚴恢宏。現場的五千余觀眾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六百多名演員分享了一次以中華傳統的神傳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盛宴。

曾接待過三億觀眾的紐約無線電城是世界最大的室內劇場﹐被譽為「國家演出地」。本次晚會利用無線電城的聲光電技術﹐ 用兩萬五千盞燈和四色舞台燈輔以電腦合成的天幕﹐在三層活動舞台上營造出天上的盛景和人間的變幻。

天幕背景從煙雨樓臺﹑江南水鄉到金戈鐵馬﹑名山大川﹔從碧竹紅花﹐寒暑霜雨到日月星辰﹑九霄祥雲。神州大地萬載千世曾演過的一幕幕陸離多姿的戲﹐今夜被完美的再現在這世界矚目的舞台上。

感謝上蒼 歡度佳節

晚會第一個節目講述了燈的由來﹕舞台上金龍飛舞醒獅賀歲﹐人們載歌載舞感謝上蒼歡度佳節﹐天神陡降﹐向人間傳燈。舞者起伏進退﹐長袖翩遷﹐羅帶流轉﹔音樂莊嚴雍容不失喜慶。燈入人間﹐笛在天宮﹐隨後的群舞正如天宮中仙女們奏笛起舞﹐美好仙境盡現眼前。

古箏四重奏「鳳鳴九霄」樂如鳳舞凌雲。樂如鳳群在旭日中翱翔﹐俯瞰山川雲氣。鳳鳴各有鮮明的個性﹐卻又合為一體﹐相與合鳴。樂音與鳳翔呼應﹐時而黃鐘大呂﹐時而靜逸寧靜。箏乃太古遺音,樂而近雅。群箏默契配合﹐從沉寂轉至警覺﹐激昂後而回歸平靜﹐樂曲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樂有起承轉合﹐人有旦夕禍福。姜敏的獨唱道出她在這個變幻無盡的世界中對人生的感悟。姜敏歌喉婉轉,音若笙簫﹔旋律如星光閃爍﹐相得益彰。

講述傳統的善惡有報

表演劇「紅眼石獅」講述了傳統的善惡有報故事。村裡善人敬神愛人﹐惡人自大放肆。觀音大士化身乞丐被善心婆婆救助﹐九霄瑞靄散繽紛,祥瑞金光護法身﹐菩薩現身告訴婆婆石獅眼睛變紅時要趕快離村。婆婆馬上把消息告訴村人﹐信者告謝離開﹐不信者嘲諷恥笑﹐人的一念間決定了自己的未來。

十二人組成的「燃燒之河」銅管樂團帶來了源自宋代的曲牌「如夢令」和西班牙輕歌劇「阿郎溯的婚禮」間奏曲。長號沉穩厚重﹐小號輕靈詼諧。唯一一位口中無管的指揮技術已入化境﹐隨手拿起響板或玲鼓或銅錘都可以統領樂隊的節拍。小號和長號圓號時而以二聲部和聲﹐時而小號手們各成聲部﹐聲部的自然變換把旋律的烘托渲染得恰到好處。

銅管徐徐引出如夢令

銅管徐徐引出如夢令的旋律﹐古朴厚重的樂音正如那見證了幾千年興衰榮辱﹐朝代變換的件件銅器﹐歷史的一幕幕被祥和地婉婉道來。人生中遇到生命的轉折的欣喜和華彩被小號帶出﹐旋律又慢慢歸于沉寂和永恆。

蓮花初起時清漣蕩漾﹐蓮花藝術團的群舞「花仙」以蓮花的姿態出現。舞者臂若花瓣﹐掌似葉緣。身披彩綢如花苞于風中飄舞﹐背景樂音如花心流動的露珠。蓮花的聖潔美好令人向往﹐舞者寧靜安詳而不失靈動﹐正如朵朵淨蓮。

當紅的芭雷舞明星夫婦

世界當紅的芭雷舞明星夫婦艾伊娜(Irina Dvorovenko)和馬克西姆(Maxim Beloserkovsky)表演的芭蕾舞劇《帕基塔》講的是個「好事多磨」的故事,純真熱情的吉普賽女郎帕基塔與法國軍官盧西昂歷盡艱辛才結成伉儷。

兩位舞蹈家的動作默契如同節日焰火﹐包括了幾乎全部的古典芭蕾動作﹐腳步的變換組合更是如奔放的西班牙風格一樣出人意料。熱烈奔放的群舞又用肢體的語言表現了少女的幸福歡快。

新紀元的開始

歡快的氣氛被赤龍的嚎叫打斷﹐一個邪靈—一隻赤龍﹐降落在原本和諧的大地上﹐瘋狂地殘害人﹐人們被邪靈在人間的爪牙肆虐﹐山川變得血紅。天象突變﹐史詩般壯麗的旋律預示着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天神授意﹐人間的修真者手擎「九劍」﹐迎向惡龍。正邪交戰中﹐作為法器的九劍劍意渾然天成﹐或鋒銳﹐或剛猛﹐或古朴﹐散而成陣﹐聚而合一。赤龍被斬﹐天地復明。

下半場的大幕在紐約Repertory交響樂團演奏的<花之圓舞曲>中拉開﹐花之圓舞曲描寫的是花朵慢慢綻開,花仙子現身然後展開一段狂歡般的圓舞曲,精靈在曲子中引導着四季的變換。這首充滿生機的曲子中﹐法國號帶來了旋律和和諧﹐小提琴加入了節奏和質感﹐整個劇場洋溢著一種童話世界裡的幸福感。

贊美人性和生命

如果說上半場是由舞入畫﹐那麼下半場則是以歌成詩。來自歐洲十四國的「為你而來」合唱團與Repertory交響樂團合作演唱﹐為贊頌神的男女高低不同聲部的組合來自于西方的教堂的吟唱。而今夜﹐他們贊美人性和生命,歌唱信仰和道德﹐引起人在曙光中對未來的憧憬。渾然一體的和聲如手中的一捧清泉﹐正如歌詞中得那句「願生命永遠芬芳」。關貴敏帶來了「祝愿」﹐年過六旬的中國「帕瓦羅蒂」的演唱技巧已經爐火純青﹐嗓音卻依然清澈嘹亮。在新年時刻﹐他唱出了人世間的緣份和新年的美好願望。

在歌聲之後﹐南北朝時花木蘭的故事登台亮相﹐一隊木蘭軍馳騁彊場,八面威風。不過﹐這次的木蘭回鄉之後還有其他要做的事情。

一個亙古的誓約

戚曉春用二胡講述了一個亙古的誓約﹐一個歷經滄桑為了真理的誓約。由躊躇猶豫到為誓約前行﹐漫漫長路不乏艱辛困苦﹐弦弓的悲涼之聲中卻多了一種因責任而生的剛毅與堅定。

女低音楊建生的獨唱「婆羅花開」來源于一件人間盛事﹐二零零五年南韓順天市海龍面須彌山禪院觀音佛像上開了十朵優曇婆羅花。佛經記載,優曇婆羅花貴重無比,三千年才得一開﹐一朝盛開便關聯著轉輪聖王正在人間傳法。她用歌聲來回味着這件盛事﹐深沉淳厚的聲音中透出經過歲月滄桑後一種安定的平和。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的女孩們今年為新唐人晚會帶來了「歡樂滿山谷」﹐居住在台灣的原住民雖然擁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上天賜給他們動人的節奏及韻律﹐能用最樸質簡單的舞步,跳出令人震撼的舞蹈。在幾可亂真的青色竹林為背景的舞台下﹐戴白色頭飾的盛裝少女歡快起舞。她們手持竹筒相擊﹐腳腕佩戴銀鈴﹐竹筒和鈴聲與音樂相合﹐配合着充滿活力的舞蹈動作﹐表現了純朴少女的歡快。

又一個新年來臨之際﹐白雪為全球的華人送來了「辭舊迎新祝愿歌」。白雪展開了她的歌喉﹐她富有感染力的歌聲成為了冬日裡的一股暖流。歌中唱道﹕「辭舊迎新年,相逢在今天。願您得平安,願您結善緣。」

新年擊鼓驅邪求吉利

暮鼓晨鐘曾伴隨中國人幾個世紀﹐傳統中國人每年要在新年擊鼓以驅邪求吉利。與戰鼓的激昂急促﹐花鼓的熱烈歡快不同﹐法鼓雄渾厚重。法鼓洪音響徹寰宇﹐把真理和佳音傳給世人﹐隆隆鼓聲氣勢龐薄﹐威嚴如同雷震﹐祥和好比煦風。

鼓聲停歇後﹐演員們集體謝幕﹐在觀眾如潮的掌聲中﹐紐約首場晚會成功的落下了帷幕。(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