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思敬老

張羽良
font print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不僅傳誦千古,並成為九九重陽節的代表性詩作。中國文化向以「九」為陽數 ,因此將九月九日雙九這一天稱為「重陽」,而九九音久久,係長壽之意,又有了敬老的內涵。

重陽節相傳是由桓景和費長房故事而來,南朝梁人吳均《續齊諧記》中記載,東漢時代有名的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裡將有災難,若能帶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便能避禍消災。桓景於是依師父指示帶全家上山避難,等到傍晚回家一看,只見所有家禽家畜全都死光,桓景這才明白,原來這些家禽家畜,都做了他們全家的替死鬼了。

到了晉代以後,重陽登高避災已大為流行,成為歲時節令中的一件盛事。歷經千餘年的文化積累,1974年,向來致力於中華文化傳承的台灣為了弘揚「敬老崇孝」的傳統,特別訂定以重陽節為「敬老節」,一來希望每位老人家,都能健康長壽,二來藉各地展開的敬老活動,喚醒民眾重視老人需求、懂得尊敬老人。

值此重陽佳節的到來,讓我們一起醒思這個節日所展現的意義,共同認真面對「生老病死」這個人人都會面臨的課題。

邁向超高齡社會的隱憂

國際間通常以聯合國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百分之7是高齡化社會、百分之14是高齡社會、百分之20為超高齡社會,環視今日世界各國,都同樣正面對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加的課題。在亞洲國家,今後 50 年中,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翻六倍。

日本在2005 年時,65 歲以上人口超過 20%,首先邁入超高齡社會;香港人口到2030年時,每4 人便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新加坡預估到2030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的老年人口也將於2026年攀升至百分之20;在一胎化政策實行近20年的中國,因人口老化所延伸的老年人照護問題,可以預見將沉重地壓在人數相對更少的中青年一代身上。

歐美等國較亞洲各地更早面臨挑戰,美國在2003年時,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17.6%,推估至2015年時65歲以上人口達到1/5,成為超高齡社會。美國未來十年用於老人的預算將逼近1.8兆美元,幾占聯邦政府預算的一半,遠超過1990年的29%和2000年的35%。

目前歐洲65歲以上人口佔人口比重達1/5。歐盟預估,2050年時65歲以上人口將佔人口總數逾 1/3,同時醫療保健支出佔GDP的比重將由2004年的6.4%提升至8%。

顯見歐美的社會福利制度,並不是解決人口老化問題的萬靈丹,因為當勞動人力高齡化後,個人及國家財政負擔加重,對經濟與國力都會產生負面影響。美國知名作家布坎南出版了一本《西方之死》的書,就指出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將使西方文明崩潰。

試想在多數國家都還未步入超高齡社會的今天,許多政府的社福支出都已經如此捉襟見肘,我們還能奢望人口急速老化的未來,可以仰靠政府提供什麼更好的社會福利政策嗎?或許靠自己還是比較可靠些!

今日我敬人 明日人敬我

那該如何靠己呢?中華文化淵遠流長的敬老傳統或許正是我們所要尋找的答案。甲骨文中的「孝」是一個會意字,由兒子用頭承老人的手行走,意思是人老了,行動困難,應由子女來扶持。孔子認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增廣賢文》有「羊羔尚有跪乳之恩,烏鴉也有反哺之義」的警世之言,提醒世人,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類!孟子更進一步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張。

孔子說,禮說到底就是一個敬字。敬是人與人相處的潤滑劑,唯有懂得尊敬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又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意思是,一個懂得愛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敢厭惡別人的父母﹔一個懂得敬奉自己父母的人,就絲毫不敢怠慢別人的父母。

在不婚與少子化愈益明顯的今天,有許多人可能連小孩都沒有,而有小孩又期盼將來能有所依靠者,也必須先想想自己的父母正如未來的自己般,需要子女及時的關懷,若自己不能先盡孝道,在子女面前做個好榜樣,卻希望子女將來能夠懂得反哺之道,天下應沒有如此的因緣果報之理。

再者,從孝敬自己的父母出發,進而懂得尊敬與照護與父母年紀相若甚至更長的老者,確實做到如孔子所言:「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則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理想世界必將實現,若此,有子與無子實無多大區別,政府有無良好的社福措施也在其次了。

我們今日如何對待身邊的長者,正決定了明日的年輕人如何對待將有一天也要成為長者的我們,重陽節顯敬老意,能不慎思嗎?(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蒲松齡寫《聊齋》寫活了狐鬼的靈異傳奇,也讓人對看不到的世界多了幾分想像和理解,相傳亦是蒲松齡所寫的《醒世姻緣》,更讓人對因緣果報的真相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和感受。正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生在世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都是天理所訂,只可嘆!這世上執著對私利滿足而盡做損人害己之事者,又何其多呢!
  • 【大紀元10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慧真台北二十五日電)九九重陽節將至,台北市長馬英九為表示對長者們的敬意和祝福,今天到萬華區百歲人瑞代表汪張足妹家中道賀,致贈敬老禮金、禮品和獎牌。汪張足妹對馬英九的來訪顯得很高興,也希望馬英九要和她一樣活到百歲。
  •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二十六日電)重陽節快到,消基會近日抽檢17件市售老花眼鏡,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說,整體分析排名表現較差的共5件,4件來自眼鏡行,顯示眼鏡行販售的老花眼鏡品質,不見得較好。消基會呼籲消費者買老花眼鏡至駐有醫師門市配戴。
  • 琴韻雅集畫會會長彭玉琴老師,去年加入華山基金會老人服務的行列,深感於老人照顧的需要,在專屬於長者的節日重陽節,發起『歡樂銀髮健康九九』重陽敬老園遊會活動。希望可藉此機會喚起社會大眾對於老人的關懷。
  • (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南報導)為慶祝即將到來的敬老重陽佳節,台南市立圖書館與遠東商銀日前舉辦「阿公阿嬤兒時記趣」圖文創作大賽,訂於28日重陽節前夕,在台南市立圖書館育樂堂舉行頒獎典禮。
  • 運輸署預計重陽節其間有大批掃墓人士往將軍澳、和合石及沙嶺墳場,有關地區的道路將實施特別交通安排。
  • 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就反映了古人過重陽宴飲友人,賞菊的風俗。
  • 「天公落水」大概是客家山歌中,最廣為台灣民眾所熟悉的客家山歌旋律,即使不是客家人,許多人也都能哼上幾句。山歌一詞被學者公認是起自唐朝的竹枝詞,並以竹枝詞做為山歌的起源,李益說:「無奈孤舟夕,山聞竹枝。」便是一例。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山歌中的「山」字,可當做鄉野、民俗來解釋,它和宮廷中的「雅樂」是相對的。
  • 名列世界7大奇景之一的泰姬瑪哈陵象徵著偉大的愛情,印度詩人泰戈爾用「臉上永恆的淚珠」來形容泰姬陵所代表的愛情。話說蒙兀兒王朝國王沙賈汗與妻慕塔芝瑪哈結縭19年,感情甚篤。公元1630年,泰姬39歲時死於難產,多情的沙賈汗於1631年開始著手興建皇后陵墓,動員了2萬工匠,網羅了全印度的建築師及數不清遠從波斯、土耳其、阿拉伯、中亞來的書法家、石匠、建築師參與,前後花了20年才駿工。
評論